宋文慧
“一帶一路”戰略思想自2013年由習近平主席提出以來,已成為新時期我國對外交往的新亮點。“一帶一路”的本質上是中國主導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其目的是要針對當前亞太地區的各種各樣的國際公共品進行整合,促使它們相互連接,相互促進,沿線國家對基礎設施的建設有著巨大需求。本文在國內外學者對于跨國公共產品供給及風險控制研究成果,分析了現階段“一帶一路”所面臨的風險及對今后國家間風險協同控制提出建議。
一帶一路 公共產品 風險
“一帶一路”的提出對我國穩固西北,經略東南,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現代化建設水平,推動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該倡議以實現共同利益為目標,以“共商、共建、共享、和“合作共贏”為原則方式以國際合作為核心,通過加強亞洲各國為主的合作互補,促進經濟發展與復蘇,實現共同現代化。
公共產品供給模式綜述
“一帶一路”公共產品的研究上,學者們主要從他的定義,分類及特點進行研究。HLChang等(2016)探討了利用眾酬的方式提高在預算決策過程的透明度以及促進公私合作。唐祥來( 2009)分析了公共供給、私人供給、第三部門供給、PPP供給四種供給模式所適用的范圍,并比較了其在不同公共產品種的優劣。黃河( 2015)指出提供區域性或區域間公共產品必須有相應的融資機制作為保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眾多,各國的政治經濟環境不同,導致風險也大相徑庭,國家風險和多邊開發型金融機構對“一帶一路”項目融資資本結構具有顯著影響。沈夢溪( 2016)指出沿線經濟風險較高的國家,借款機構往往借貸,而多邊開發型金融機構的參與,不論是以貸款人、擔保人還是股權投資人的角色,都能顯著帶動其他社會資本參與項目融資。
綜上所述,學者們對區域、國際公共品的定義、“一帶一路”現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應大力推廣多元融資模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較為豐碩的成果。但這些研究依然還停留在理論階段,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穩步推進,關于公共產品的供給模式的選擇,如何帶動官方和金融機構資金的投入,社會資本以何種方式參與到公共品建設中還需進行深入的研究。
國家間風險協同控制研究現狀
(1)金融風險
曲麗麗、韓雪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中相關的金融風險,如匯率風險、信用風險、聲譽風險、以及企業相關的投資風險、法律風險。最后提出了金融風險控制措施。對于發達國家,加強微觀項目的監管審核力度。對于發展中國家,建現代化的監管機構和培養專業監督管理人才,不斷提高本國對外聯系工作人員的素質,此外,制定普適性法律監管組織和規章,建立和完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2)投資風險
韓民春、江聰聰選取“一帶一路”沿線主要43個國家直接投資的面板數據,運用面板矯正誤差方法估計,重點研究東道國政治風險、文化距離和雙邊關系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并將樣本分為“新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比較兩條路線上的異同,最后提出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政策建議,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風險評級體系和投資保險制度;開展積極的外交政策,與東道國建立良好的雙邊關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核能,減小對化石能源進口的依賴;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互聯互通,對一帶一路投資風險控制具有較大貢獻。
(3)法律風險
朱建元、王海玲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公共采購中存在一些法律問題。目前,我國對外投資法律與“一帶一路”國家缺乏銜接,國內政策與當地的招標投標法存在沖突,基于此類問題,提出公共采購制度須接軌國際采購規則;積極參與沿線國家公共采購法律體系的建設,創新招投標機制;建立完善的招投標制度;建立研究公共采購法律機構,用法律手段化解政治風險等建議。
目前,學者對“一帶一路”風險來源分析與控制措施研究較多,也較為全面,并且大都針對某一方面的風險因素做深入分析,但是整體定性分析較多,定量分析較少。“一帶一路”關系著沿線國家經濟的長遠發展,風險管理對經濟發展的結果具有重要的影響,應當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并通過數據的收集,采用數學模型驗證風險管理的效果,是研究的重要趨勢。
[1] HL Chang, JL Zhao,G Hassna.Government-incentivizedcrowdfundingfor one-belt ,one-road enterprises: design andresearch issues[J].FinancialInnovation, 2016,2(1):2.
[2]唐祥來.公共產品供給模式之比較[J].經濟與管理評論,2009,25(1): 13 -18.
[3]黃河.公共產品視角下的“一帶一路”[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5(6):138-155.
[4]沈夢溪.國家風險、多邊金融機構支持與PPP項目融資的資本結構一一基于”一帶一路”PPP項目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 37 (11):3-10.
[5]曲麗麗,韓雪.“一帶一路”建設中金融風險識別及監管研究[J].學習與探索,2016(8):132-136.
[6]韓民春,江聰聰.政治風險、文化距離和雙邊關系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一一基于“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的研究[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7(2):84-91.
[7]朱建元,王海玲.“一帶一路”戰略下公共采購法律風險探析[J].行政管理改革,2016,1(1):55-57.
[8] Wang W. The”One Belt One Road"Initiative
under
the GlobalPerspective: Risks and Challenges[J] .Frontiers,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