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
本文通過分紹我國創業板市場的發展現狀,提出我國創業板市場存在顯著的價值高估問題及其危害,并著重研究了價值高估的形成琛因,在此基礎上綜合我國國情提出適應我國創業板發展和完善的建議,積極探索我國創業板市場發展的正確道路。
創業板 價值高估 市盈率
我國創業板市場的創立和發展使得上市公司在短期內獲得了巨額財富的積累,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資金基礎。但過熱的創業板上市熱潮也暴露出我國資本市場發展的諸多問題。一方面,高市盈率意味著上市公司在短時間獲得顯著價值增值,公司財富驟增。但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受自身能力局限,不可能通過主營業務完全吸收這筆財富。另一方面,投資者之所以積極投資高新技術企業,就是看中了其“高新”背景下的巨大發展潛力,然而“高新”從另一個角度講往往也對應“規模小”“發展不成熟”,中小高新企業無法有效消化巨額財富的后果就是直接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受損,股票內在價值隨之降低。
成因分析
(1)宏觀環境因素 一方面,宏觀經濟環境的改變是導致創業板高市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國自主創新戰略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的提出也導致了創業板相關問題的產生。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都擁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再加上國家對其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投資者普遍看好這些以自主創新為特色的成長型企業,創業板作為為這些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新平臺,自然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對象。
(2)創業板自身內部因素
1.投資者自身因素——“炒新”的歷史偏好
我國股市“炒新”偏好由來已久。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和技術性缺失的問題,我國股票市場上的很多散戶投資者投資都不夠理性,總是盲目地跟隨機構投資者追新炒作,購買股票時隨波逐流,盲目地追漲殺跌都容易導致“羊群效應”的產生,推高了高發行價、高市盈率與高超募的出現。
2.利益相關方的助推
在股票市場不成熟和相關法律制度缺失的今天,在新股發行過程中有著太多的利益相關者,也正是由于他們的原因致使新股發行價格偏離其真實價值。
1.保薦機構
一方面,保薦機構的收費方式有理由使我們相信他有推高市盈率、高股價的動機。隨著創業板的走俏,保薦機構在原來的收費方法上又增加了浮動收費比例。即除了原來的固定費用和按募資金額比例收取的費用,對超募部分也將按浮動比例收取一定的費用,其中浮動比例可高達5%到8%。也就是說上市公司募集資金越多,保薦機構可以獲得的浮動承銷費用也就越多。另一方面,保薦行業的另一個潛規則“保代持股”也是誘惑保薦機構推高股價的原因之一。
2.承銷機構
目前,我國新股IPO采用承銷方式。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承銷商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不可避免的和保薦機構一樣會和機構投資者捆綁成利益共同體。在對二級市場的交易有較好預期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利用一些特定的炒作方式吸引大量的投機者,形成一種新股熱炒的操作模式。尤其是保薦機構由于其有持股的要求,與發行人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不會太考慮如果發行人出現問題所可能導致的消極后果,一味推高股票的發行價格,使新股炒作的局面進一步強化,通過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循環造勢使高發行價得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針對創業板市場價值高估的對策建議
(1)提高創業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
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加強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監督的有效方式,要進一步規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尤其是加大重大事項、或有事項等的披露,增加會計報表附注的內容,更全面、完整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
(2)引導投資者理性投資
投資者的投機行為是導致創業板市場產生泡沫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投資者損失慘重,有關部門應加強宣傳教育,使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正確認識股票投資的風險性,理性決策,謹慎投資。
(3)加強市場監控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12年修訂)的頒布實施給我國創業板市場帶來的巨大震動表明創業板市場上存在過度炒作、股價虛高等問題,尤其是IPO的連續破發更說明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我國證券管理部門必須建立高效、科學的證券監管機制,切斷這一利益鏈條的源頭,規范市場利益主體行為。
[1]袁知柱.股權價值高估、投資者保護與企業應計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行為選擇[J].南開管理評論,2014(5).
[2]李增福,鄭友環,連玉君.股權再融資、盈余管理與上市公司業績滑坡一一基于應計項目操控與真實活動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1( 12).
[3]張衛東.定向增發股份解鎖后機構投資者減持行為與盈余管理一一來自我國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解鎖的經驗數據[J].會計研究,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