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靜
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加快外匯管理理念和方式轉變,主要對銀行進行事中事后監管,外匯業務事前審批權限則下放銀行。本文立足于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面臨的外部監管,指出在實際工作中面臨的外部監管風險,并就如何防范外部監管風險進行深入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便商業銀行更好地適應當前外匯管理新常態。
商業銀行 國際業務 監管風險
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面臨的外部監管
近年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波動性明顯增強,呈現出“新常態”。在這一背景下,國家外匯管理局不斷推進外匯管理領域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推行了貨物貿易、資本項目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逐漸簡政放權,由銀行自行遵循“展業三原則”對各類外匯業務進行識辨風險、審核辦理,增加了銀行的代監管職責。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工作重心則轉為事中事后監管,對銀行內控制度、政策執行情況、數據報送、外匯合規考核等進行全面監控,監管范圍更廣,監管標準更嚴。我國要求金融服務要回歸實體經濟,因此,國家外匯管理局每年多次通過現場檢查、非現場核查等手段,加大對銀行和企業的監管力度,重點關注業務背景的真實性及交易的合理性,并通過在金宏系統實時檢核銀行國際收支數據。
銀行國際業務中的外部監管問題
由于外部監管愈加嚴格,每年均有商業銀行受到外匯局處罰,且處罰原因涉及多個業務種類,這也進一步說明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發展面臨的監管風險越來越大。
(1)銀行代位監管職責增加,存在相關職責履行不到位的情況。
外匯局不斷簡政放權,大力縮減事前審批、核準環節,使企業手續進一步簡化。與此同時,銀行代位監管職責卻不斷增加,金融機構可憑借相關系統或備案信息直接辦理業務,并按照“了解你的客戶”、“了解你的業務”的原則盡職審核企業業務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因此,一旦在業務真實性與合理性方面出現問題,銀行則需承擔因代監管職責履行不到位而形成的責任。
(2)外匯政策文件傳導及梳理有待進一步規范
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外匯政策多由總局制定出臺,繼而經由商業銀行總行逐級傳導至支行,歷經時間較長,部分文件傳達到支行時可能已過文件生效日期。因此,對于在生效日期后、收到文件前辦理的業務,由于未及時掌握新政策,可能出現業務辦理不合規的情況。截至2017年底,現行有效外匯管理主要法規文件共分為八大項,總計223件。某類外匯業務可能涉及多個政策文件,且時間跨度較大,易出現政策文件掌握不全面導致業務出現漏洞的風險。
(3)外匯局加強監測檢查力度,罰款力度加大。
為促進銀行提高外匯合規經營水平,外匯局在金宏系統中上線了國際收支核查模塊,實時對國際收支數據進行檢核,同時通過相關系統提取商業銀行外匯業務數據進行非現場分析,對涉嫌違規業務形成線索,必要時開展現場檢查。因此,銀行每筆業務都處于監管之下,國際業務面臨的外部監管壓力加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金融機構存在違反相關外匯規定情形的,外匯局一經核實將按照問題性質而非業務金額進行處罰,最低處罰金額為20萬元。
(4)外匯業務人才缺乏,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商業銀行要對國際業務外部監管風險進行強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具備優秀的專業人才,但實際工作常面臨著人才缺失。目前,商業銀行尤其是基層機構中,仍存在外匯業務人員專業化水平程度不高的問題,業務人員素質與外部監管的嚴格程度不能匹配,易因操作不合規出現監管風險。另外,商業銀行外匯業務在全行業務中占比較小,貢獻度相對于人民幣業務來說較低,因此,各層級管理人員對國際業務的重視程度不足,未從制度層面對外匯業務人員履職能力、操作標準、考核政策提出明確要求。
銀行國際業務外部監管風險防范措施
安全運營是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發展的基礎,切實防范國際業務外部監管風險是需要時刻關注的一項工作。現結合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外部監管問題,明確幾點外部監管風險的防范措施。
(1)增強對企業的了解,認真履行代位監管職責。
國際業務辦理人員要堅持“了解你的客戶”、“了解你的業務”的原則,積極對客戶進行實地走訪,加強與客戶經理的溝通交流,增強對企業經營狀況及進出口情況的了解,對企業收付匯款項是否與實際業務相符做到心中有數。另外,在為企業辦理業務前,嚴格按要求審核企業相關單證,保證業務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達到監管要求后才予辦理,確保銀行代位監管職責履行到位。
(2)明確專人關注新政策,及時傳達通報工作。
在外匯政策傳導中實行“兩手準備”:一是商業銀行總行接收外匯局文件后,第一時間通過正式文件逐級傳導新政策;二是銀行明確專人關注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實時掌握新政策發布情況,并及時通過郵件、微信群等將新政策轉發條線全體外匯業務人員。另外,商業銀行總分行層面要做好新政策、新業務解讀工作,指導經辦機構按要求操作,對業務辦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風險提示,防止在政策執行過程中產生偏差而形成風險。
(3)梳理外匯政策文件,歸納要點成體系。
為便于外匯業務辦理中進行政策查詢,商業銀行要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有效外匯政策文件目錄,加強對外匯政策文件的梳理,按照業務類別整理成電子書籍,便于業務人員查閱。同時,還可借助微信等新媒體,將外匯政策嵌入銀行內部微信公眾號中,讓外匯業務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詢政策。經辦人員要善于在實際工作中總結歸納,將不同文件中關于相同業務的規定匯總成體系,并嚴格執行。
(4)加強國際業務專業隊伍建設,提升管理水平
優秀的人才隊伍是國際業務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提高人員素質是商業銀行的重要工作。因此,銀行要高度重視國際業務專業隊伍建設,選拔業務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年輕員工充實到國際業務條線,穩定并壯大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外匯業務人員隊伍。同時,要加強對業務人員外語水平、溝通能力、操作水平的培訓培養力度,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提升銀行的整體國際業務服務水平。同時,銀行要從總行層面建立一套完整、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業績考核方案,從制度層面對外匯業務人員履職能力、操作標準、考核政策給予明確要求,督促外匯業務人員嚴格遵循相關外匯規定,積極防范外部監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