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倩 劉天藍
現今,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招收對象大眾化趨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就業機制和大學生勞動力市場供需的不平衡等,致使大學生就業競爭異常激烈,女大學生作為就業中的弱勢群體,受其自身生理、心理條件及社會觀念等影響,就業難問題尤為突出,值得進一步關注和探討。
女大學生 就業難 性別歧視
就業是民生之本,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黨和政府關注的焦點。女大學生就業難現象不但會加大我國勞動力市場供給矛盾、人力資源的浪費,且不利于當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我們非常有必要認真研究女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問題,從多方面尋找造成這一社會現象的主要原因,最終從政府、學校、女大學生自身三方面出發,探究當今新形勢下解決這一現象的建議和措施。
當今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成因
(1)就業市場形勢嚴峻,供求矛盾突出
現今,我國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整體情況不容樂觀,就業市場不斷出現工作機會減少、結構性失業人數增加、性別歧視等新挑戰。勞動力市場供需矛盾突出,使就業門檻提高,性別限制無形增加,就業條件苛刻使女大學生陷入就業困境。
(2)封建傳統觀念的束縛
“男尊女卑”、“男強女弱”等封建腐朽思想,成為女性職業發展的障礙。女大學生對自身認識不全面,低估其綜合素質與能力,阻礙其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用人單位對女大學生的智力和體力存在偏見,導致男性勞動力在簡歷篩選等招聘環節占優勢,加劇女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在招聘女性員工過程中,過分重視外在形象而忽略內在素質能力,影響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3)企業過分追求利潤最大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力圖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利潤。女大學生一畢業基本到了23歲,上班后不久不可避免的面臨結婚、生育等現實,生活重心會偏向家庭一方,加之女職工應享受的各種醫療福利等,都需企業自身來承擔,無疑給企業發展造成很大壓力。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招聘男生更經濟合理的理念,導致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愈發嚴重。
(4)女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制約
1.生理特征
生理構造方面的弱勢,是女大學生就業難的首要原因。女性特殊的生理保護,加大了企業的開支,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升。企業招聘時對男大學生的垂青,入職后男女大學生的工資差距,以及升職過程中的“玻璃天花板”現象,都可在不同程度上歸結為此方面原因。
2.心理特征
女性天生普遍具有膽怯、自卑.猶豫、敏感等特點,易受外界環境和他人言論的影響,經常低估自己的能力。缺乏果斷處事、顧全大局的能力,對職業發展沒有清晰長遠的規劃,喜歡從事安逸、穩定、無風險的工作。
3.擇業觀
女大學生群體普遍對自己的就業期望較高,傾向于選擇政府機構、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具體表現為,從期望就業行業來看,“希望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女大學畢業生比例為38.7%,比男大學生的比例高出了7.1個百分點,從實際就業去向來看,分別有31.2%的男性和29.6%的女性大學生進入了國有企事業單位[數據來源:《2016年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不注重全方面提升綜合素質,激化了與社會實際需求間的矛盾。
(5)“二孩”政策的影響
“二孩”政策的實施,使更多城鎮青年女性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家庭中,生活重心向家庭偏移,工作效率和質量普遍受到影響。《2016年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顯示,有兩個孩子的城鎮青年女性”為了家庭而放棄個人發展機會”的比例高達50.98%,是同類男性的3.35倍,比只有一個孩子的城鎮青年女性高17個百分點。
緩解女大學生就業難的舉措
(1)政府角度
1.建立健全女大學生相關法律體系,營造公正公平的就業環境
建立健全與女大學生平等就業的相關法律體系,為其平等就業提供法律支持和援助。政府應該強化用人單位消除就業性別歧視的社會責任,并給女職工相關補貼,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在招聘、篩選、培訓與開發及薪酬福利等方面消除性別歧視,給女大學生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
2.加大教育宣傳力度,提升社會文明的程度
政府應從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兩方面出發,提高全民素質,將“男女平等”作為一項社會共識,為女大學生就業提供有力的支持條件。在社會教育中,應解放思想,樹立文明的生育觀、家庭觀;在家庭教育中,應充分尊重子女(尤其是女兒)在擇業和就業方面的意愿,幫助子女樹立性別平等的觀念。
(2)學校角度
1.設置適合社會需要的專業,適時更新課程設計
高校應跟隨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深入了解勞動力市場的真實需求,合理的增設和刪減相關的專業,更好的順應社會的需求,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在課程設置方面,應注意立足于我國的社會現狀,適時地更新課程的內容,培養創新精神,更好的實現就業。
2.為女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
定期舉行職業生涯教育和就業創業指導講座,集中解決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困惑和疑慮,幫助女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定位。應設置女大學生心理輔導室,配備心理輔導教師,及時疏導女大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和困惑。
(3)女大學生自身角度
1.保持居安思危的信念,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我們要樹立危機意識,認真分析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生活和學習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女大學生應在認真分析所學專業特點、自身的特長、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2.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積極主動的尋找就業或創業機會
積極了解我國最新的就業政策和信息、保持樂觀的心態、提升自身形象氣質、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做好充分的就業準備。把握好政策性就業機會,如、“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村官計劃等;積極利用無息貸款、免稅等優惠政策自主創業。
[1]師雯靜.高校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探析及對策研究[J].知識經濟,2015. ( 22):109-110.
[2]馬于強.女大學生就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 (6):143-145.
[3]高旭.女大學生的就業困境歸因及對策新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0,( 11):63-64.
[4]喬俊鴿.女大學生就業問題影響因素及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5. ( 17):38-42。
[5]數據來源:《2016年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