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樹鳳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對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單純的應付考試不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人民追求的是學生對基本技能的良好掌握和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并且教學質量的高低會直接會影響學生的發展,并對國家人才質量的優劣造成影響。因此,在新的背景下,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教學與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學會學以致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運用能力。本文旨在通過探討高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的方法,為高中地理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知識點;生活化教學
生活化教學指的是將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獲得有活力的知識,陶冶學生的情操,通過學習更好地生活。地理的復雜性和抽象性較強,如果教師單純講解課本知識,在聽課的過程當中學生很容易感覺乏味,并且難以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無法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不利于教學的目標的實現[1]。因此,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生活實際與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領悟到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視,讓學生在發現地理的用處之后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學習。
一、把生活常識當作教學的切入點
相比其他科目,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和抽象,如果教師單純講解知識點,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沒有將知識點的講解與生活實際相結合,那么學生會覺得所學知識無用,從而不重視對地理知識點的學習。其實,高中地理教材中包含很多與人類生活相關的知識點。因此,教師可以把生活當作課堂教學的切入點,激發學生進行思考,將知識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質量[2]。通過生活化教學,使學生認識到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與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懂得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質量。
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的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將生活中常見的水資源的浪費和缺乏情況現象進行調查,并以此作為課堂討論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水資源不合理利用現象。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浪費和缺乏的原因進行分析,就可能存在的原因展開討論,讓學生結合課本的知識點探討出解決水資源浪費或水資源不足的方法;期間教師可以適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建議,讓學生懂得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將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的能力,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樂于學習和善于學習。
二、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合理運用生活實例
為了實現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教師可以創設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將生活實例合理運用到地理教學中,根據課本知識,構建教學情境,用生活實例將學生引入課堂。高中地理知識點在某些程度上存在規律性,因此,教師應合理地運用生活中的實例,將知識的講解滲透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3]。教師可以讓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讓學生發現并了解在蘊藏在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以“地球的運動”這一課的教學為例,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就學生都了解的生活現象提出能讓學生產生好奇心的問題,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夏天天黑得比較慢,而冬天天黑得比較快呢?”、“為什么有的時候月亮升起了太陽卻還沒有落下去?”等問題,使得學生對平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都產生了疑問,為了探索現象背后的答案學生會對相關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后,教師講解知識點的同時也解答了學生的疑惑。如此,學生不僅能夠充分理解和牢記地理知識點,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學習地理的濃厚興趣。
三、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
豐富教學的形式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地理課本篇幅有限,所呈現的知識點也就受到限制。在傳統的高中地理知識點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單純按照課本內容進行講解,然而,由于知識點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并且教師講解時缺乏參照物,導致過程枯燥無味,會讓學生感覺“言之無物”,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較低,更談不上知識點的運用了[4]。因此,在知識點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體會和印象。
在教學“氣候類型”的內容時,由于氣候的類型較多,且學生所處的地域相對固定,難以領悟所有氣候類型的特點。此外,有些氣候類型特點較為相似,如果學生沒有領會到位就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記憶知識點,那么學生很容易將相似知識點弄混,對往后知識點的運用也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與各類型的氣候特點相關的視頻,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氣候類型所特有的氣候特點,通過對典型的視頻例子來分析各種氣候的特點,加深學生對氣候類型的印象,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記憶。
地理知識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在高中地理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助于學生學習的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使教學的質量顯著提升。因此,教師必須以日常生活為教學的切入點,合理營造教學情境,并借助生活的實例以及豐富教學的形式向學生教授地理知識,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將復雜的地理知識簡單化,將枯燥的學習變得有趣,讓易于學生理解、接受、記憶、運用知識點,從而有效提升地理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桂香.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9):330-331
[2]宋昊洋.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6,(18):214
[3]蔣玉華.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分析[J].新課程(中學),2016,(04):238
[4]訾振鳳.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點的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