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君玉
堅定文化自信,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發(fā),提出的重要戰(zhàn)略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國夢的美好愿景。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期,我國發(fā)展也處于新的歷史方位,必須要進一步認識到堅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與核心理念,深刻意識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明確新時代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踐行者,以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行,并不斷展現出更加強大的創(chuàng)造活力。
一、堅定文化自信,需筑好文化的“壓艙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于華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生根發(fā)芽,在黨帶領人民浴血奮戰(zhàn)、重建家園、致力改革的過程中茁壯成長。實踐是文藝的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正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繁榮昌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與紅色革命文化作為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是中華文化航行于世界文化之海堅實的壓艙石。
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如一串串璀璨明珠,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是華夏民族代代相傳綿延發(fā)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的精神根基,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紅色革命文化以特有的革命情懷、革命精神、革命實踐為豐滿血肉,以馬克思主義精神為堅韌筋骨,以愛國主義為高尚靈魂,凝結著我們黨在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里,為堅守革命信仰而拋灑的赤忱熱血。在傳統(tǒng)文化與革命文化的基礎上誕生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靈魂,在新時代吹響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號角,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因此,堅定文化自信,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立場,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現實,結合當前發(fā)展的新使命新任務,不斷夯實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豐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化內涵,發(fā)揮好文化根基的源泉作用,充實新時代的先進文化。
二、堅定文化自信,需把牢文化的 “定盤星”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質的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精神追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其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在價值理念和價值實踐上頂層設計的高度。當前面對新時代新要求,面對新征程新使命,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文化自信的堅守與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猶如浩瀚星空中閃耀智慧光芒的“定盤星”。
習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的講話中提到:“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中華民族精神的獨特紐帶,承載著中國人民的精神追求,是堅守文化自信的核心理念。要圍繞堅守文化自信的根本任務,推動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
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必須要把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方位、各層次,切實增強干部群眾忠誠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國民鑄牢新時代的理想信念、堅守新征程的價值追求的重中之重,聚合黨和人民的磅礴之力,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用高度的文化自信,引領著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闊步邁向新時代。
三、培養(yǎng)時代新人,挺直文化的“主心骨”
文化自信最本質的體現是價值觀的自信,堅定文化自信的重中之重便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因此時代新人作為堅定文化自信的“主心骨”,必須要挺直胸膛,勇擔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大任。
我們黨歷來重視人才培養(yǎng)問題,無論是舊社會的改造過程中,還是新社會的建設發(fā)展中,始終把培養(yǎng)時代新人作為重要任務。革命年代,我們黨用新理念新知識新經驗解放人民群眾思想,幫助勞苦大眾從苦難壓迫中奮起反抗爭取獨立解放;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培養(yǎng)了一批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帶領著人民在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提出了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過程中,樹立了優(yōu)良的民族作風。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黨更要培養(yǎng)一批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擔負著實現中國夢的重任的青年一代作為時代的新人,為堅定文化自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在思想道德建設、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等方面,有著新的風貌、新的姿態(tài)。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求時代新人們堅定“四個自信”,樹立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道德水平和文明修養(yǎng);繁榮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就是要求時代新人們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知識,提升文藝原創(chuàng)力,不斷推動文藝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高水平的文藝作品;推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是要求時代新人們在黨的領導與號召下,不斷開拓進取,落實文化體制改革的細節(jié),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是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這艘巨輪的“壓艙石”,讓其在國際文化的巨浪中穩(wěn)步前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這艘巨輪的“定盤星”,讓其在思想的迷霧中堅定前行的方向;社會主義時代新人是這艘巨輪的“主心骨”,讓其乘著時代的新風,鼓足船帆,銳意進取,向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標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