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英語課程是高職的基礎課程之一。近年來,隨著高職對外招生規模的擴張,高職在校學生人數激增,英語教師的數量增長卻相對緩慢。因此,公共英語課堂的聽課學生基本都在80人以上。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想要關注到課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顯然是不現實的。然而,隨著信息化技術的興起和廣泛運用,師生互動也漸漸由課堂內拓展到課堂外,由線下提升到線上,從而實現了教師與學生的無縫隙溝通和交流。鑒于此,本文在對傳統模式下高職英語大班教學中難點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對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英語大班教學過程管理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英語;過程管理
一、高職英語大班教學過程管理難點分析
1.師生互動效果差
在英語大班教學中,一個班級的學生有80人左右,而課堂授課老師只有一名。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與每一位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通常以集體問答或者個別交流的方式進行。但是這種方式過于傳統,集體問答中難免會有一些同學“濫竽充數”,而個別交流也帶有很大的概率性,絕大多數學生是沒有機會和老師進行一對一的交流和溝通,師生交流溝通受限。
2.課堂教學活動單一
高職英語大班教學模式下學生人數眾多,因此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難度較大。以簡單的小組對話為例,在大班教學模式下,如果要求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對話練習,那么可能前面的學生和老師距離較近,受老師影響會進行一對一的對話練習。但是距離教師較遠的學生課堂氛圍感受不夠濃烈,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也較低,一個簡單的小組對話練習教學活動都可能會演變成“茶話會”,真正進行練習的學生少,很多學生說悄悄話、聊天等。因此,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維護一個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教師只能以簡單的課堂講授為主。
3.學生管理難度大
在高職教學中,教師通過以采用點名的方式對學生出勤情況進行考察。但是英語大班學生過多,老師一個一個點名的話耗費時間太多。因此,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教師通常以抽點名的方式進行學生出勤考察,或者有的時候直接不進行點名。這就給一些學生帶來了可趁之機,他們抱著“不會被抽到”的心理遲到早退,甚至無辜缺課,給班級教學帶來了惡劣的影響。
4.教學模式單一
高職英語大班教學模式下,教師以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為主。現階段我國教育界非常重視各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混合式應用。但是對于高職英語大班教學來說,考慮到學生人數眾多,很多教師提起教學就“頭痛”,即使有一些成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教師也是“望洋興嘆”,不敢隨便試用。對學生來說,長期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但會造成學生的授課“免疫”,而且也限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職英語大班教學過程管理策略
1.以微課為切入點加強課前預習導入
微課形式簡單、制作方便,可以是一個簡短的小視頻,也可以是一小段錄音,甚至一段PPT播放。微課主要應用于課前學生自主知識學習環節。每一節英語課都會有特定的句式、句型和類型事件學習。課前教師先根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制作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微視頻,然后通過QQ群、微信、Email等新媒體技術手段將課件傳遞給學生;隨后,學生通過手機、電腦等智能電子設備自主觀看教學視頻,并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獨立完成相關知識學習與練習。一般主要是以課本素材事件為基礎,讓學生對相關素材事件進行查閱和了解。以《Greeting and Introducing People》教學為例,在學習之前,我先制作了一段簡短的微視頻——用英語進行介紹,然后要求學生在課前仿照我的介紹形式也進行一個簡短的介紹,課堂上進行抽查。如下圖所示:
2.以學生實際焦點問題為主線重視課堂學習效率
信息化背景下師生課堂互動學習環節的重點在于知識的內化。學生經過課前的相關素材搜集和知識學習已經對教學內容具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在作業任務和素材搜集時也必然會遇到各種問題,這些疑難經過提煉匯總,形成的焦點問題都可以作為課堂師生互動的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先對學生在前期獨立學習和相關教學任務完成時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提高學生對教學重點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隨后,師生互動。老師和學生針對教學素材進行交流,可以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也可以是學生提問教師回答,或者是師生共同探討。通過師生互動完成學生教學知識的內化,學生完全拋開課本,自己說、自己想、自己答,通過課堂互動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學以致用”和“舉一反三”、真正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以小組學習為撬點實行層級職責管理
小組學習模式主要應用于課前準備、課堂實施、和課后拓展。傳統小組學習模式中老師只是簡單的任務布置和成果檢驗者,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參與者。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為教師參與小組學習活動提供了平臺,信息化技術下的小組學習是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學生的學習小組也是相對穩定的。在確定學習小組之后,老師通過教學平臺對小組學習任務進行分配,并選出合適人選擔當小組長,小組長具有一定的類似小老師的權利,對其組員負責,這樣一來,小組長通過分配細化任務,組織各成員在教學平臺上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和討論,再向老師及時反饋小組成員的個體學習情況、小組討論情況、任務完成情況、焦點問題等等。老師也可以通過抽查的方式對小組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 如此雙管齊下,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比如在藥學專業英語《DIARRHEA》教學中,在導入部分,教師通過討論群進行小組學習任務下發,由小組自主管理。學習小組收到學習任務之后,組長分配任務,通過在線學習小組對學習任務進行討論和規劃。教師所講授所有班級學生的最新小組討論均有信息顯示。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查看和聽取小組長匯報的方式督導小組的任務討論情況,并對其中出現的偏差進行糾正。學習小組學習任務也可以通過在線的方式進行課件提交。
4.以在線學習為抓手加強學生課后學習交流與管理
信息化技術的出現為在線學習提供了可能。各種APP英文學習軟件,例如英語百詞斬、配音秀等等,這些學習軟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了英語課后自主學習的有利補充,而且當前,國內很多高職院校也可積極打造在線學習資源庫,學生可以通過學校自主研發或者已經存在的公共資源,比如耳熟能詳的騰訊平臺,均能進行在線模式的英語學習,便捷高效。學生可以進行集體簽到,什么時間登陸、什么時間離開、查閱了哪些內容、學習了哪些知識、做了哪些活動和任務完成得如何等等都可以通過大數據進行記錄,一目了然。如下圖所示。
三、結語
高職院校大班英語課堂中教師管理學生眾多,單純以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管理頗有弊端。因此,教師應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通過信息化技術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貫穿、實現教師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參與。信息化技術在高職大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接觸面,有利于每一位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利于營造良性的師生互動課堂教學氛圍,以此強化優化大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過程管理。
參考文獻:
[1]蘇可.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英語教學設計探究——以《英國節日》為例進行教學設計[J].信息記錄材料,2017,(02):140-141
[2]海杰、張懷超.合作學習對情感因素的影響[J].才智,2016(22)
[3]于勇.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微課教學的應用研究[J].北方文學(下旬),2017,06:137-138
作者簡介:
覃勤(1980--)女,常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