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冬武
摘 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給教育事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zhàn),應摒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不良因素,積極提倡綜合素質教育和文化。而德育教育作為衡量學生道德素質及學習價值的重要指標,是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要求,是教育事業(yè)良性發(fā)展的重要基石。把德育教育貫穿于整個教書育人和學生成長全過程,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更是扎扎實實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規(guī)范。
關鍵詞:班主任;職責;德育教育;先行者
一、通過相應管理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中最核心任務,凝聚著整個班級團體的靈魂,管理工作的全面開展,賦予班主任面對瑣碎事物的能力及勇氣,特別是在這個關鍵的成長階段,班主任的庇護與關愛,鍛煉提升了學生心理素質與精神面貌,因此,加強德育工作管理,充分發(fā)揮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大量管理實踐,不斷提升班主任業(yè)務素養(yǎng)和教育管理水平。
若要在班級內構件和諧的師生關系,優(yōu)化學生課堂學習體驗,可在班級內積極開展豐富的集體活動,推動班級文化建設,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增進同學間的友好關系。同時,通過班級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加深了班主任對學生性格特點、成長經歷、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了解,在工作實踐中鍛煉班主任綜合素質能力。班主任需結合班級活動實際情況,對具體活動方案及計劃進行提前擬定,估計學生積極投入班級活動,回歸本質,釋放天性,在學生和班主任之間建立互相信任的關系,樹立團隊意識,凝聚共識產生集體榮譽感,明確未來前景和發(fā)展目標。從形式上來看,班級活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這種特點使得活動開展中必須堅持學生主體地位,充分滿足學生精神需求和社會需求。此外,教師可通過班級旅游活動或者文娛活動的創(chuàng)建,豐富學生社會實踐真實體驗,激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
二、通過交往拉近彼此距離
一方面,真誠的對話。在高中系統(tǒng)學習階段,是學生能力分化最為明顯的階段,學習成長過程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與敏感性,若要保證學生健康發(fā)展,需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而溝通可以在班主任和學生之間搭起一座橋梁,消除傳統(tǒng)對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偏見,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該關系的建立,無形中增加了對班主任的要求,如,與學生交談中,堅持“以誠相待”的原則,聆聽學生學習成長中的煩惱,并給予相應的幫助;班級交流中傾聽困擾學生的疑難問題,并將自身感悟分享于每一個學生,引導學生勇于面對問題。
另一方面,公正的評價。高中階段是學生人格鍛造和重塑的新時期,對于班主任的評價異常重視,教師評價的優(yōu)與劣在很到程度上容易影響到學生學習情況。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改變傳統(tǒng)觀念和陳舊的分數(shù)評判標準,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愛好特長、精神面貌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公正、公平的評價,尊重欣賞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被尊重、被欣賞中自主地、努力地學習文化知識。
三、通過整合資源提升能力
在高中階段,影響學生發(fā)展的最主要環(huán)境就是學校與家庭,因此道德教育并不但需要教師主導,而且必須通過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參與,班主任在此過程中必須整合協(xié)調各種資源,為學生營造寬松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
一是協(xié)調好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關系。僅憑班主任一人力量,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全面開展,須全體師生全身心投入方可實現(xiàn)。目前,在新課改背景下,追求高升學率及高分數(shù)儼然已經成為教育時代的主流,為有效避免過度追求分數(shù)與升學率這一現(xiàn)象,減少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確保學習進程的正常推進。因此,班主任作為整個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與教學任務實施者,用加強與其他任課教師的全面協(xié)調,建立班集體團隊精神,改善學生與各學科教師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健康成長提供強大的支撐。
二是協(xié)調好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學生和自己家長之間存在矛盾在所難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其出發(fā)點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但是由于現(xiàn)階段學生認知能力不足,無法理解家長一番苦心,執(zhí)拗的認為家長的關心是虛偽的,加深了學生對家長的誤解。而此時班主任的主要任務是聚集家長與學生,對雙方進行協(xié)調,消除青春期學生叛逆心理,遏制矛盾沖突的持續(xù)惡化,為學生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四、理解并關心學生
對于班主任而言,想要對學生進行全面了解,需挖掘學生內心真實想法。通過開發(fā)各種溝通渠道,對學生家庭成員、成長經歷、學習成績等進行全面調查,這些因素在某種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只有掌握學生基本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在生活和學習上給予學生更多的安慰與關心,促使學生打開長期緊閉的心扉,從而有的放矢的開展相關德育教育工作。從另一角度來看,關愛學生是班主任實際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個人專業(yè)素質和道德素養(yǎng)的集中反映,是其一切工作開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有對學生投以真摯的關愛,才能達到一名合格班主任的標準。此外,作為班主任應發(fā)自內心的去愛護班上的每一位學生并處處表示對他們的愛護和關心,我們的一點點愛就可能會改變他的一生。
五、發(fā)展學生個性
學生作為一個單獨的個體,每位學生均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孔子追求“因材施教”,維護學生自尊心,尊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據(jù)觀察,絕大部分中學生存在追時髦、愛面子的現(xiàn)象,班主任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不能就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對學生性格秉性進行約束,應當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優(yōu)點的機會。目前,國內教育發(fā)展中提倡對尊重學生發(fā)展,鼓勵學生發(fā)揚自身性格特點,更是對班主任提出更高要求,需站在學生高度,挖掘學生內在品質,從而是學生能夠更加自覺、更加充分、更加生動的全面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教師應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個性充分的自由發(fā)展”為目的,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努力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提高其整體素質。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德育科研興校”理念的指導下,逐漸構建起一個具有時代特色的教育模式,而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中當之無愧的先行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且還應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讓學生信任和接近,并通過班主任的悉心指導,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找到學習目標、發(fā)展方向,從而更好的規(guī)劃未來。
參考文獻:
[1]柳叢茂.高中德育工作淺淡[J].吉林教育,2011,14(Z3):205-207
[2]王國民.如何在班級開展德育工作[J].黑河教育,2016,02(17):419-421
[3]康小芳、梁曉鶴、張亞飛.淺談如何在教育中滲透德育工作[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4,11(12):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