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鳳
摘 要:高職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專業技術隊伍之一,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思想政治觀念是否能順應時代與民族的發展可影響著高職學生未來工作與發展前途。為避免在網絡時代不良信息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的負面影響,在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網絡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教學模式上有效利用網絡技術優化教學模式,實現課程資源、教學模式、學習方法等方面的結合,提高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網絡時代;教學模式
在網絡時代廣泛應用的背景下,高職學生在校期間使用網絡進行學習已成為不可扭轉的發展趨勢。網絡具有共享性、開放性與實時性,通過便捷的信息傳播方式獲取相關的信息。在這樣的網絡時代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需求不斷優化與創新教學模式。在網絡時代的影響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模式單一、互動少等劣勢逐漸突顯出來。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受到極大限制,不僅降低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還制約素質教育下學生主體地位的實現[1]。故在思想政治課上開啟網絡時代的教學模式,是提高高職思想政治教學新的教學渠道之一。
一、網絡云平臺的教學特點
網絡信息平臺作為最為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信息載體,具有開放性與時效性的特征。通過網絡云平臺可突破傳統的信息交流界限,極大跨越傳統的教學媒介,繼而實現教師與學生雙贏的局面。在網絡信息豐富的時代背景下,網絡云平臺的共享性與開放性被諸多教育工作者所青睞。在資源豐富的網絡云平臺中,教師可充分利用資源搜索,尋找需要或符合思想政治教學的信息,在對教學內容整合的基礎上,優化教學模式,提高高職學生思想政治領悟能力;利于網絡教學工具,增加與學生間的溝通,調動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將網絡云平臺的教學價值充分展現出來,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下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思想政治課教育,最終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與效率。
二、網絡時代對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影響
1.突破課堂教學的時空局限
受傳統授課模式的影響,在過去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集中式講授是最為突出的特點,學生需要集中到特定的教室內進行學習,這樣的面對面的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但是受空間環境的限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某些知識點傳授過程中其教學效率仍然比較低。隨著網絡媒體的發展和普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逐漸被改變,網絡時代的到來顛覆了傳統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傳播,其手段和途徑更為多樣性,學生在獲取學習資訊以及學習資料過程中更為方便、高效,其自由性也更高[2]。
2.為思想政治課教育提供更多教學途徑
互聯網信息技術存在諸多的優勢,其中即時性、共享性以及開放性是最為典型的特征。在生活學習中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隨時隨地地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信息搜索、采集。將網絡技術引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可以將傳統封閉式的課堂教學環境轉變為開放式的課堂模式,從而逐漸淡化傳統課堂教學的強制性和封閉性特點。借助網絡平臺將一些優秀的思想政治課教育成果發布于網上,可以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榜樣,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當然,在網絡平臺共享的時代背景下,也存在諸多的負面信息,在建構網絡思想政治課教育時需要科學引導學生,使其學會甄選、辨別繁雜的網絡信息,避免負能量產生。
3.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文化課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在構建學生思想體系,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身心健康成長方面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而網絡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構建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并為學生營造了更為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學生在這樣一個網絡平臺里,其自主性和自由度更高,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
三、網絡時代下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新模式的策略
1.整合網絡信息優化教學內容
網絡就相當于一個巨大的信息核,既有積極向上的信息資源,同時亦有消極負面的信息資源。要想使網絡的教學作用最大化,就需要教師堅守和不斷完善這個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充分發揮網絡信息資源的作用向學生宣傳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以促進學生政治敏銳力與洞察力的有效提升,使其能夠自覺抵制不良思想。總的來說需要各高職政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最大化地在網絡中挖掘具有時效性的資料與信息,并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作用以圖文并茂等形式向學生直觀地宣傳相關知識內容,以營造高效性思想政治課堂;其次,巧妙篩選整合網絡信息資源,為學生構建內容豐富多彩且形式多樣化的網絡教學資源庫,進一步發揮網絡在思想政治課堂中的教學作用。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思想政治網絡教育信息資源庫務必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設計,由此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3]。
2.利用網絡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
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和傳統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絕大部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都以“滿堂灌”、照本宣科等既守舊落后又枯燥乏味的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狀態,長此以往,難免會導致其產生一定的厭煩和抵觸情緒。由此可見,利用網絡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創新很有必要。徹底打破傳統落后教學模式以促進思想政治教師與學生能夠進行積極交流是利用網絡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的本質所在。一方面,教師應懂得如何利用網絡平臺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拉近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實現其思想政治觀念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教師應適當轉化與學生之間的教學地位,在實際教學中以引導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為學生思想覺悟的啟發和正確思想政治理念的樹立打下良好基礎。由此可見,利用網絡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不僅可拉近師生間的距離,還有利于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創新教育渠道
網絡環境可拓寬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育的渠道。學校圍繞思想政治教育主題建立教學網站,將網站作為新型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在網站上引進先進的思想政治理念,投放的內容應豐富多彩,學生可以在網站上自行瀏覽內容,提高學生的自主性。輔導員或思政教師以管理員的身份不定期在校園BBS、班級微信群、QQ群等網絡交流平臺上傳學習資料,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注重對思想政治理念的宣傳,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生共同探討思想政治內容,對對個別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應加強監管力度,對交流平臺中具有攻擊性或情緒化嚴重的言論或帖子進行處理,并對發帖者和發言者進行人性化教導[4]。此外,對于思想出現嚴重偏頗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借助網絡交流工具,與學生良性溝通,打開學生的心結,并進行鼓勵和引導,端正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4.將網絡信息當作教學案例
網絡信息的時效性很強,這些信息通常為社會熱點事件、政治新聞、民生新聞等,可引發大量網友瀏覽和討論。因此,教師可以篩選網絡信息,將其靈活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并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對新聞信息進行解讀和分析。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可以避免課堂的枯燥,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理論知識。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思政教師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具有討論意義的熱點新聞,將其靈活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幽默的語言引入信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師應意識到開啟網絡教學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的積極意義。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開放性與有效性,加強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并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促進高職學生健康發展,成為今后經濟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與高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文旭.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05):56-57
[2]劉煉、鄧紅彬.自媒體時代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創新研究[J].文教資料,2017(03):165-166
[3]郭獻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求知導刊,2017(25):115-115
[4]盤幼初.網絡時代提升高職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的探索與思考——“分享交流”教學環節的實施與思考[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11):17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