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持7三十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國民生產總值在2010年攀升至世界第二。經濟成就舉世矚目。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中國的城鄉二元經濟問題日益突出。目前的金融體制無論從服務模式還是從服務內容都難以滿足個體差異大的農民們的金融需求。作為農村金融的重要補充,我國農村小額信貸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幫困扶貧模式,它為我國農村扶貧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農村 小額信貸
我國農村小額貸款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1)我國農村小額貸款的發展歷程
從小額信貸的引進以及后來我國小額信貸試點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經過二十多年的時間,經過了從學習個別技術,借鑒制度,到試圖從中吸取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分的過程。按時間順序,將小額信貸在中國的發展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1.第一階段一一1981年到1993年,完全的小額農貸試驗階段。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小額信貸只為國際援助機構扶貧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和一種特殊的資金使用方式,只在較小的范圍內試驗。如90年代初,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在我國開展的項目,將扶貧作為優先考慮的領域,主要是探索緩解中國農村絕對貧困的途徑和中國城市扶貧的領域,在中國的16個省(區)的48個縣(市)執行。
2.第二階段-1993年到1996年,非政府組織操作的小額農貸與小額農貸共同試驗階段。
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開展的“扶貧經濟合作社(簡稱扶貧社)小額貸款扶貧”項目是第一次將小額信貸作為一種制度借鑒到中國。扶貧合作社項目當時的目標就是針對中國扶貧政策執行,特別是扶貧資金使用中的偏差,通過鄉村銀行模式的試點,為中國政府信貸扶貧資金的有效使用提供一些可供借鑒的國際經驗。
3.第三階段-1996年到2000年,小額農貸的推廣階段。
由于政府認識到小額信貸對于扶貧的作用,逐步開始采用小額信貸的方法開展扶貧,在把小額信貸推廣到全國多數貧困地區的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1996年中央扶貧開發會議提出扶貧資金不僅要到縣,而且要到村、到戶;1998年國務院扶貧辦召開的全國扶貧到戶工作座談會指出,從當年開始,凡是沒有進行小額信貸試點的省區,要積極進行試點工作。
4.第四階段-2000年到2004年,正規金融機構的農村信用合作社大力開展小額農貸的階段。
2000年初,人民銀行總行出臺了《農村信用社農戶聯保貸款管理指導意見》和《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貸款管理暫行條例》兩項政策,在大部分省區農村信用合作社推行了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形式,正式拉開了正規金融機構開展和推廣小額信貸的序幕。從此,國家正規金融機構從農村金融改革的實際需要出發開始介入到小額信貸中。農村信用合作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支農小額信貸業務。
5.第五階段——至今,商業小額農貸持續發展階段。
2004年的中央1號文件就要求“繼續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積極興辦直接為‘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的金融組織”。2005年中央1號文件已經明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貼近農民和農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業發起的小額信貸組織”。2006年中央1號文件則進一步指出“鼓勵在縣域內設立多種所有制的社區金融機構,允許私有資本、外資等參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業法人或社團法人發起的小額貸款組織,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規范民間借貸。
(2)我國農村小額貸款的發展現狀
小額信貸是為了滿足低收入的農民缺少資金,向農戶提供的一種額度小,持續性的服務活動。早期的農村小額信貸被認為是一種扶貧方式,后來作為一種商業化方式進行運作。
1.發展速度較快
發展農村小額貸款公司不僅獲得各省的高度重視,而且迅速得到民間資本的積極響應。指導意發布后,各省區迅速出臺適合本地的試點辦法和扶持政策,同事民間資本參與小額貸款公司的積極性也很高。
2.運行良好
貸款方式靈活。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伊始,即在貸款的運作模式方面狠下功夫,開始顯現出一定的優勢。如,貸款對象鎖定,大銀行不屑做、不愿意做的農戶和農村小型企業;放貸手續簡便快捷,擔保方式多樣靈活,甚至不需抵押擔保;還貸期限靈活,極大地迎合了農村經濟主體資金需求時間緊、期限短、季節性強的特點,深受農戶和小企業的歡迎,也給各地農村金融市場帶來新的氣息。
3.經濟、社會效益初步顯現
農村小額貸款公司靈活的經營機制從根本上滿足了農戶們不同的貸款要求,對緩解縣域和農村資金困難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彌補了商業銀行退出農村金融市場后形成的金融服務空白。
完善我國農村小額貸款業務的對策建議
(1)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明確監管機構。針對小額貸款公司多頭管理的問題,首先要明確小額貸款公司的所處身份地位。小額貸款公司如果定位為一般的公司,監管部門應為審批部門,工商局應為工商管理部門和省金融辦。對于轉制為村鎮銀行的小額貸款公司,則監管部門應為銀監局,由銀監局對其進行財務審查和日常監管。
(2)提高農村小額信貸服務水平
豐富農村金融服務主體。鼓勵建立農業產業投資基金、農業科技創業基金。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鼓勵涉農優質小額貸款公司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使產業做大做強。探索新型農村合作金融。堅持社員制、封閉性、民主管理原則。完善農村金融網點布局。優先支持各類金融機構到縣域及鄉鎮布設網點,延伸服務半徑。鼓勵保險機構依托基層政府建立健全鄉、村兩級保險服務體系,提升涉農保險服務水平。
(3)建立農戶信用誠信體系
農村小額信貸機構在提供金融服務的同時,不僅要為農民提供農業生產所必須的資金,同時也要對農戶提供的項目進行篩選,附加各種必要的技能培訓和輔導等,以更好地方式幫助貧困戶脫貧。因為只有這樣農民才可以提高對項目的綜合經營能力,從而通過小額信貸資金獲得較好的收益,增強償還貸款的能力,同時通過教育培訓系統還可以提高農民還款還貸的意識和責任感,各經營機構才愿意而且有能力持續性開展農戶小額信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