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山
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有效建設對提升保險經辦機構工作質量與服務水平,促進我國社會保險事業僥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于社會保險經辦具有周期長、服務對象廣泛、業務操作復雜等特點,對內部控制要求相對較高。對此,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質量,推動內部控制規劃化、系統化、科學化發展勢在必行?;诖?,在實踐經驗總結與資料分析基礎上,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建設策略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內部控制 管理制度
引言
社會經濟體制的深化改革推動了我國社會保險體制的發展與完善。為更好的服務社會保險事業,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進行了轉型升級。在此過程中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問題愈發凸顯,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傘、執行力不足、風險防范意識不高等成為制約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作用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索。因此,如何建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控機制,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優化發展成為相關工作人員關注的重點。對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出發,提出建設意見。
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自律化”建設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建設與“人”存在密切關聯性,只有人人了解內部控制、支持內部控制、參與內部控制、落實內部控制才能實踐內部控制作用的有效發揮,保證內部控制建設的成功。對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采取多樣化的方法進行經辦人員內部控制自律性的提升,使其樹立內部風險控制意識。
首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組織開展教育相應的教育培訓活動,通過教育培訓豐富經辦工作人員內部控制及其相關知識,使其認知到內部控制對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并樹立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例如,邀請專業人員講授《預防職務犯罪》及其相關內容,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傘體員工對內部控制知識、內部控制重要性等具有明確、清晰的認知與理解;以我國社會保險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為教材,通過案例分析與講解,幫助經辦工作人員樹立責任意識,提升經辦工作人員內部控制制度、規范的執行力。
其次,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策略,構建高素質、專業化的內部控制隊伍,用以改善現階段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人員參差不齊,專業化人才短缺的問題,從根本卜提升內部控制執行力度。例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面向社會或高校招聘專業化高素質人才,采用科學應聘與人才選拔機制,引入優質人才從根本上提升自身智慧水平;引進發達國家相關工作經驗,結合我國國情進行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管理模式的革新,實現工作人員對內部控制的認知與支持;指派優秀工作人員進行外出學習,通過學習與交流引進先進內部控制理念與方法,并在專題講座與會議中進行滲透。
此外,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企業文化建設提升經辦全體工作者職業素養、思想道德品質,樹立傘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使經辦工作人員在參與各項企業文化建設活動的過程中實現理論向實踐的轉化,并基于企業文化活動,如內部控制制度評選活動、優秀班組競選活動、社區宣傳活動等,提升全體員工在內部控制建設中的積極參與性、自主性,養成良好風氣,營造良好內部控制建設氛圍。
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建設
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規范化”建設,對保證內部控制工作順利開展,增強內部控制工作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的重要基礎。對此,可通過制定健全、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內部控制組織體系進行具體體現。
首先,規范內部控制業務流程。在明確內部控制對象、執行目標、控制方式的基礎上,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對經辦內部控制業務流程進行優化設計,并根據各環節特征與要求制定科學、可行的操作程序及與之相關的崗位職責權限,從而將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到部門、崗位與個人。在此過程中,需注重職務不相容問題,如通常情況下
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不能由同一崗位人員完成,需保證崗位獨立性。
其次,優化經辦組織結構。從與內部控制存在密切關聯性并有利于經辦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具體職責人手,結合業務運行特點、運行實際情況、運行要求以及業務操作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以整個業務流程為基準,進行內部控制職能部門與崗位的科學設置,針對重點業務,可通過部門共同合作完成任務。與此同時,注重決策、監督、執行的有效分離,明確其工作職責與權力,用以提升內部控制規范性,避“職能交叉”、“權力真空”等問題的產生。
與此同時,制定完善控制制度。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根據自身內部組織結構與業務流程制定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用以規范工作人員行為,明確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提升工作人員內部控制參與性。例如,就經辦會計控制而言,在提升會計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的基礎上,建立崗位責任制、基礎業務操作規章、崗位手冊等,通過制度要求與規范,是其明確自身崗位職責、要求、任務日標與內容,提升資產安傘性、財務信息準確性與真實性。
此外,提升經辦內部控制信息化水平。在傘面實施信息化建設的背景下,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也緊跟時代發展,進行了信息化建設,開展了業務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應借助信息化建設優勢,提升各部門信息共享性,提升內部控制效率與質量;另一方面需認知信息風險,建立信息監督與控制體系,遵循“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進行系統模塊操作權限設置,保證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的各項信息皆在進過授權后被各部門人員所應用。同時,在信息記錄過程中需保證信息的完整性、真實性與準確性,在系統操作界面對不同工作人員給予數據庫數據更新功能,使數據庫數據得到及時更新,且保證業務處理具有歷史可追溯性,實現信息應用的準確性與安全性,提高操作人員保密意識、防范意識與責任意識。
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常態化”建設
基于市場的動態變化,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存在的控制風險也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在建設內部控制時,需根據風險動態變化特征,實現內部控制工作的常態化發展。在此過程中,一方面應組織開展定期評估工作,在自我評估與外部審計評估的有機結合下,制定風險防范策略,并針對經辦業務薄弱之處,進行及時、科學修復與處理。另一方面,提升業務經辦流程的公開性與透明度,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提升員工內部控制執行力度。此外,依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暫行辦法》相關規定,建立完善的稽核部門,由稽核工作人員通過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沒計、規劃、執行、改建等情況進行監督與管理,并利用分析與反饋職能將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及時反饋,從而為未來工作決策、規劃提供參考依據,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質量。
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的“業務檔案一體化”建設
檔案管理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證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的順利開展,提升經辦服務質量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對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需依據《社會保險業務檔案管理規定(試行)》相關要求,借助信息技術構建“業務檔案一體化”管理模式,實現業務資料由收集、整理、歸檔、保管到移交與利用的統一管理,并在業務操作中做到紙質資料與數字化資料的同步更新,從而提升檔案管理與控制力度,促進檔案資源作用的高效發揮。
結論
總而言之,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對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與服務質量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是實現社會保險經辦規范化、系統化、科學化、安全化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此,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結合自身丁作特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提升內部控制與管理意識,規范內部控制行為,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內部控制對社會保險經辦業務的有效指導、監督與管理。
[1]左振略.強化內部控制,規范社保經辦一一我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控狀況調查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 11):129+323.
[2]喻玲.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 15):48+47.
[3]周明,張銳.社會保險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影響因素研究一一以漢中市(區、縣)社會保險業務經辦中心為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 42( 03):52-62.
[4]孟祎琳.淺析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4(11): 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