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美玲 陸新文
利用文獻分析法,以安徽省為代表,分析農產品電商銷售現狀,總結出其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針對性提出解決對策,旨在為安徽省農產品電商銷售提供建議與意見,從而創新以后農產品電商銷售的管理。
安徽省 農產品 電商銷售
引言
安徽是一個農業大省,擁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然而傳統的農產品交易方式存在著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嚴重滯約了本省農產品的銷售。這不僅影響了城市物價水平虛高,更是打擊了農民生產者的積極性,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安徽省農產品應該利用電子商務這一新興的技術手段,實現農產品的網絡營銷,來彌補傳統農產品交易的不足。
安徽省農產品電商銷售現狀分析
目前,農產品電商銷售在安徽省逐漸步入高速發展軌道,已經有很多本地特色的農產品利用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如在淘寶平臺中專門開設的安徽館、蕪湖館、寧國館、宣城館;同時,省內的一些農業類網站相繼推出,如安徽農網、安徽農業科技網、等等,這些都為各個地市縣的農產品提供了更多的交易電商平臺。
當前安徽省的農產品銷售正在從傳統銷售邁向電商銷售。但是,由于安徽省整體經濟較弱,農業生產方式落后,農戶綜合素質不高,導致農產品在電商銷售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1)電商銷售意識不足
一方面,安徽省的一些基層政府機構配備的計算機數量有限,鄉鎮基層干部思維固化,對網絡接觸不積極,不能帶動農民發展電商銷售。另一方面,安徽的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農民的整體思想意識和文化水平較低,他們習慣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實買賣,對于新出現的農村電子商務,認識度不高,接受度不強。
(2)網絡基礎設施差
網絡基礎設施是農產品電商銷售發展的前提。但目前安徽省的農村地區個人電腦擁有率較低;另外,地方政府對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較少,也使得農村經濟發展受到了限制。
(3)物流環節落后
農產品電商銷售是否成功,關鍵就在于農產品能否及時保質保鮮送達消費者手中。而對于安徽省的大部分農村來說,物流狀況不容樂觀。首先,農村交通基礎設施落后,縣、鄉和建制村之間缺乏連通;其次,近年來安徽省雖然加大發展冷鏈物流的力度,但是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最后,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整體來看安徽省物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對于管理信息系統等利用也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物流服務的準確性與時效性。
(4)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
安徽省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不完善,現有的標準結構不合理,其次,農產品標準化推廣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宣傳。最后,監督檢測不到位,缺乏與標準化規定的技術指標相配套的分析儀器和完善的檢查體系,有些檢測站對種子、化肥等農資的監測還停留在感官評定階段,檢測抽樣方法不科學、不完善。1.5人才匱乏
農產品電商銷售的發展需要兼具農業知識、商務銷售知識和網絡知識的綜合型人才,從而可以準確的分析市場反饋的信息,快速的做出正確決策。而對于安徽的大部分農村來說,人們不愿意留在農村。人才的缺乏是當前安徽農產品電商銷售亟待解決的問題。
解決對策
為了解決上述農產品電商銷售模式下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安徽省相關政府部門與農產品的生產者、消費者等需要提出針對性意見與對策,力求創新以后的農產品電商銷售管理。
(1)提高對農產品銷售電商的認識
安徽省作為農業大省,必須釆取有效措施來全面提高農民對電商銷售的認識,促進農產品電商銷售發展。一方面可以通過各種農業技術的應用來解決農民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促進農民接受新知識和新科技;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以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對農產品電商銷售進行宣傳,灌輸線上交易理念。
(2)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政府應該轉變觀念,明確網絡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加大財政資金投入來切實推動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對農村通信產品進行專項補貼,減輕農民負擔,為農村信息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3)完善農產品網絡物流配送系統
首先,加強基礎交通建設,完善農村交通網,進而完善物流配送體系;其次,立足省情,因地制宜的發展冷鏈物流;第三,加強物流信息化水平建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 VR等現代先進技術對農產品進行跟蹤、監控,提高了物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加強農產品標準化
要加強農業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就必須加強優質和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及供給,就必須走標準化、品牌化道路[4]。一方面,必須由當地政府及農業等相關行業部門的指導下,根據農產品的生產產地和產品種類,通過規范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全流程,從而統一電商銷售平臺上農產品的標準;另一方面,加大對監督檢查技術和方法的研究,提高檢測效果和效率,實現檢測手段的現代化。
(5)培養和引進農產品銷售人才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過開設錄像、講座、培訓班等形式來加強農產品電商銷售相關知識的普及宣傳,讓農民真正掌握電商銷售的相關技能;另一方面,要拓寬人才引進的渠道,通過優惠政策、提高待遇等措施向外招聘專業優秀的銷售人才。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安徽農產品電商銷售存在著電商銷售意識不足、網絡基礎設施差、物流環節落后、品牌化和標準化程度低、人才匱乏、安全性低等諸多問題,需要政府、農產品生產者以及消費者這三者共同攜手,出謀劃策,來解決安徽省農產品電商銷售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創新以后的農產品電商銷售管理,從而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1]降雪輝. 阿里巴巴視域下河南農產品網絡營銷新模式[J].新營銷,2014(11):28-30.
[2]潘園園. 安徽省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及模式創新[D].安徽:安徽農業大學,2012.
[3]劉紅軍,祖 明,楊海龍. 安徽農產品銷售走電子商務發展之路實證分析[J]. 管理經緯,2007.
[4]王倩.淘寶村的演變路徑及其動力機制:多案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作者簡介:方美玲(1991—),女,安徽樅陽人,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6級研究生,主要研究從事農村經濟與管理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