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杰 李孜旭
扶貧是共同富裕的本質要求,是目前全國上下重點關注的話題s努力地方向。但是在扶貧中,很多的貧困人口因為自身條件和所處環境較差,或是被自身的懶漢思想所困,亦或是遭受意外,致使這些人本身不具備持續性的創造財富的能力或意愿,如果再沒有相應的防范返貧機制,這部分人很容易在扶貧后再返貧。故此,在扶貧的同對應當加強防范返貧的措施研究,如此才可以讓貧困人口真正脫貧。
貧困 脫貧 返貧
背景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而扶貧對于共同富裕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一百年——“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到來,這是檢驗全黨全國努力地最好標準。為了更好更快的達到這一奮斗目標,自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扶貧脫貧工作,并且取得了許多重大成就。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走訪湖南湘西時,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這一劃時代的扶貧概念。2013-2017年這五年間,全國農村累計脫貧5564萬人,近乎相當于英國的人口數量。這種成績是可喜的、驕人的。但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中國農村貧困發生率從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7年的3.1%。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萬喆曾在《國際經濟評論》(2016年第6期)的《新形勢下中國貧困新趨勢和解決路徑探究》一文中提到,農村的返貧率通常較高,其中2009年貧困人口中就有62%為返貧人口。就目前而言,脫貧再返貧仍舊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正如國務院扶貧辦劉永富所言,最后的30%的貧困人口是最難脫貧的,因為老年人、病人、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群眾越往后比例會越高。
返貧原因的思考
(l)孤寡老人、殘障人士。這部分人群是脫貧攻堅行動中,最難幫扶的一群人,也是脫貧后最容易返貧的一類人。首先,由于其本身年齡、身體因素決定了其不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在相對文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解決自己的溫飽。如果他們有著家人幫著照料,那么脫貧后通過家人的辛勤與努力,其自然不會返貧;如果他們孤身一人或者親人亦是同樣的問題,那么其在失去貧困救濟金與政府補貼后會立馬再次陷入貧困。故此這部分貧閑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是最難保證其在脫貧后不返貧的人群。
(2)外部環境困苦。“要想富,先修路”,這說明富裕在自身努力的同時也離不開好的外界條件的配合。比如,交通便利地區可以由工商界和當地政府共同實行相關策略,通過就地幫扶農產品、建廠、開展旅游開發等方法,這是實現脫貧的好方法。但是同樣情況下,沒有好的交通環境或者沒有良好的經濟環境,想要維持這樣子一個狀態是不易的,因此會導致部分返貧情況的發生。
(3)思想未脫貧人群。思想未脫貧并不代表著這群人不愿意脫貧,而是說他們的思想覺悟比較低,有一種懶漢思維,希望依賴他人搭一搭便車,而不是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脫貧致富。哪怕政府、企業幫這群人安排了工作,他們仍舊會在不久的未來,因為這種或者那種等等各種因素而放棄工作,重新回到以前貧困生活。
(4)意外事件。這些意外事件,主要是指一些突發的不好的導致了不好結果的事件。比如,某家人平平常常的日子,卻因為家人身患重大疾病,為了治病而拖垮整個家庭的;或者是因為交通意外事故等,導致家人重傷未亡等等。諸如此類的意外事故使得家庭遭受巨大打擊使得原本普通的家庭編的貧困。
防范返貧的方法
考慮到上述情況的存在,應采取釜底抽薪之法,從根本解決返貧的可能,真正的鞏固扶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健全社會養老與幫扶機制。對于鰥寡孤獨者,基本沒有親人或者親人也是自身條件極度有限,家庭贍養能力極低。這類人是扶貧防止返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想要讓他們真正的遠離貧困,真正有效的辦法之一便是由政府牽頭、企業與志愿者加入共同從資金、陪護等方面給與他們全面的幫助,但是這種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識別出真正無法靠著勞動的養活自己的人群。
(2)整體搬遷村落。對于交通極其不便利的地區,應當考慮實行異地搬遷的扶貧政策。正如前文所考慮的,交通不便利的情況,外部資助是有限的并不能真正打開脫貧的局面。因為交通的不便且政府與工商界不能無窮盡的援助,所以外界的資助并不能源源不斷的輸入,而且如果在這些地區建設道路等,難度很大不易操作且回報較低。故此,異地搬遷扶貧是個好的選擇。
(3)推進教育扶貧。在目前而言,不少貧困人口存在懶漢思想,渴望“搭上福利的便車”,從宏觀來看,大部分貧窮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擁有懶漢思想的人受教育程度也是普遍不高。在目前高度現代化和信息化的社會中,受教育程度不高意味著可獲得的勞動崗位變少了,而且額意味著思想覺悟的不高。故此,想要讓貧困人口更好的額就業、擺脫懶漢思想就必須要深入推進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4)大病保險制度。這一項目覆蓋面極度廣的基礎醫療保險制度是中國獨創的,也是符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在2012年就被提出并且實施了。此制度,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推廣,主要預防的是居民因重大疾病而產生的高額醫療費用。
總結
深究返貧的原因與尋找預防返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為了集中高效的扶貧。當然真正的導致返貧的因素可能并不止這些,解決返貧的方法也不止上述列的,必然還有本文未考慮到的內容。故此,想要真正的消除貧困,實現全面小康,不是一個人、某一群體努力就可以的,這需要接下來幾年中全黨全國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1]王嘉毅,封清云,張金.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教育研究,2016, 37(07)
[2]宮留記.政府主導下市場化扶貧機制的構建與創新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精準扶貧視角[J].中國軟科學,2016(05)
[3]張永麗,盧曉.貧困性質轉變下多維貧困及原因的識別一一以甘肅省皋蘭縣六合村為例[J].湖北社會科學,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