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宇
張家口位于環首都貧困帶地區,屬于經濟發展落后地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如何牢牢抓住京張聯合申辦冬奧會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發揮比較優勢,積極主動作為,實現與北京協調發展就成為當務之急,也是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
分析背景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展中,環首都貧困帶與北京協同發展更為重要。一般來講,承接產業轉移可以使落后地區得到跨越式發展,張家口緊臨北京,承接北京產業轉移是張家口市跨越式發展、實現京張協同重要途徑之一。
北京產業發展目標
(1)擴大首都經濟優勢,鞏固和強化北京經濟特征。
知識經濟是首都資源稟賦優勢的集中體現,要大力發展科技農業、高科技產業和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推動科技要素向多行業、多領域延伸發展。綠色經濟是首都資源環境條件和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要堅決實施更加嚴格的產業準入、資源利用和環境約束標準,推進產業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2)深度推進產業升級,構建北京現代產業體系。
堅持優化一產、做強二產、做大第三產業,推動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北京現代產業體系。一是,要推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二是,要提升高技術和現代制造業發展水平。三是,打造服務全國、輻射世界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城市。
北京產業結構現狀
(1)產業結構不斷得到調整,確立了首都經濟的服務業主導產業地位。
(2)形成了北京以服務業為主的“三二一”產業結構格局。
(3)北京轉出產業分析
總的來看,北京考慮轉出的產業應該有:
1.勞動密集型產業。北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集中在服裝業、食品加工業、皮革業、玩具制造業等產業中。帶動了首都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近年來,這些曾經是主導產業的產業,隨著成本的提高,給首都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管理造成了較大壓力,因此勞動密集型產業是首先要轉移出去的。
2.自然資源密集型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被首都地區充分開采后,有些資源已經面臨枯竭,造成了資源開采的不可持續性,相關資源的產業也就需要轉移出去。
3.處于成熟階段的產業。首都有相當一部分產業,在改革開放初期作為重點產業進行發展,隨著市場競爭程度越來越激烈,利潤也逐漸降低。這些產業在首都地區發展的潛力已經非常小,因此需要進行產業轉移。
4.處于衰退期的產業。根據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業在衰退期會因為新產品的出現或者消費者消費習慣的變化而出現虧損等現象,支撐不下去的產業自然就轉移出去。
5.高污染產業。這類產業在帶來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對社會和經濟的成本造成很大壓力,這些產業也要轉移出去。
張家口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分析
承接產業轉移中,既要考慮其優勢條件,又要考慮到其約束條件,既要考慮到已有工業基礎,同時也要考慮到水源涵養功能區定位與環境保護。
(1)科技研發產業
可以利用北京中關村科技同區、大批科研院所、海量科技人才的資源,針對北京市一些企業總部、央企和高新技術產業要加快發展但缺少空間,前臺研發、設計基地和后臺延長產業鏈條項目可能轉移的實際,通過合作共建和承接產業擴建項目。
(2)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張家口裝備制造業主要集中在煤礦機械、工程機械、專用汽車、鍋爐制造、地質鉆探設備、采掘機械、電力空冷設備、糧食加工機械等領域。引進優質資本和先進技術,建立相關產業同區,發展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業。
(3)食品加工產業
在張家口,壩上縣區以蔬菜、乳制品、肉制品加工為主,壩下縣區以雜糧、葡萄、杏扁等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為主,食品加工業是張家口的傳統優勢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
(4)文化旅游產業
張家口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又有著京張聯合申奧這一巨大優勢,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實現旅游、文化、體育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大力引進北京文化產業基地轉移項目,重點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產業,重點吸引駐京總部和機構在張家口建立培訓中心、會展中心、療養基地,大力發展高端休閑產業。大力推進旅游產業對接行動。
(5)商貿物流產業
商貿物流由于對交通、人口具有巨大的吸附和聚集效應,是目前北京城市功能轉移的重點。加強與北京商貿流通領域的信息交流與合作,組織引進外遷市場和商貿物流企業落戶,積極引進建設各具特色的專業化或綜合性物流同區。
(6)養老醫療產業
目前,北京地區養老醫療市場快速增長和城市功能不斷向外擴張。針對北京醫療衛生資源集中,療養康復產業發展空間嚴重受限的情況探索建立與北京合作的異地休閑養老服務模式。
張家口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對策
(l)發揮市場和政府的協調作用
在區域產業轉移過程中,首先必須承認既有行政區劃,尊重既有行政格局,在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礎上,推進經濟體制和行政體制改革,協調好各行政區域的利益關系,治理好跨越行政邊界的區域產業轉移問題。
(2)建立承接產業轉移組織機構
張家口要成立承接轉移領導小組和辦公室,用于加強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研究與領導,以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尤其京張協調發展步伐。一方面要和北京相關部門加強聯系,另一方面,加強與各區縣聯系,各區縣也應成立相關機構并加強聯系,推動承接成果最大化。
(3)優化承接產業轉移政策環境
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建立高效廉潔的行政管理體制和監督有力的運行機制,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和規范審批事項,提高行政效能,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積極推進符合產業政策的轉移項目,消除妨礙公平競爭的各種壁壘。研究制定張家口吸引承接北京產業、資金、項目、技術轉移的具體政策,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4)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同區平臺
推進張家口各種產業同區建設,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市級重點產業同區,進一步完善同區的基礎設施和配套建設,提升產業同區發展水平,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高技術產業等高端產業,加強與北京產業的對接力度。
(5)加強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力度
為更好地承接北京產業轉移,張家口要積極發揮財稅金融的保障、支持、激勵作用,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承接產業轉移,壯大各區縣主導產業,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