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和貴 劉秀麗
上課無精打采,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提不起一點學習的興趣;下課追逐打鬧,喜歡對人動手動腳;作業(yè)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書寫相當潦草……每天不是科任教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這就是班上的“名人”小蘇。
我多次找他談話,希望他能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以學習為重,按時完成作業(yè)。他開始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后來口頭上答應了,但行為一如既往,毫無長進。如此三番五次,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許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我又覺得身為教師,不能因一點困難就退縮,不能因一個學困生無法轉化而影響整個班集體,必須面對現(xiàn)實!我暗下決心:不轉變你,誓不罷休。
他不愿改變,或許是他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沒有想要做一個讓大家喜歡的人的念頭。在一次談話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二年級的班主任。這會不會是一個讓他認識錯誤的機會呢?
我心平氣和地問他:“你為什么會恨那個老師?”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為她常常批評我。”我順著問:“老師為什么會在課堂上批評你,你知道嗎?”他說:“因為我常違反紀律,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書寫也不工整……”
“你已經(jīng)認識了自己的錯誤,說明你是一個勇于認錯的好孩子。想改正錯誤嗎?想做一個受他人歡迎的孩子嗎?你覺得要怎樣做才好呢?”
“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認真完成作業(yè)……”
“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
“好!”
這次談話后,當他無論是在紀律上、學習上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他處處感到我在關心他,也逐漸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端正了學習態(tài)度。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除了在思想上感化他,我還特意安排一個責任心強、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耐心細致的女生小周跟他同桌,目的是發(fā)揮同桌的幫扶作用。事前,我先和小周進行了一番談話:小蘇只是成績不太好,你可不要歧視他,要盡你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幫助他,這樣才是一個好同桌。小周滿口答應,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給小蘇補課,或課堂上幫助他。有時,小周也會產(chǎn)生一些厭煩情緒,向我抱怨小蘇不太聽話,不愛學習……此時,我勸說她:要有耐心,慢慢來。
當小蘇取得進步時,除了表揚他,我也在班上告訴大家,小蘇的進步離不開同學的幫助,特別是小周同學。如今的他學習上更努力了,也能遵守紀律了,甚至主動當起了值日生。一年的潛心努力,精心轉化,終于有了可喜的成果:小蘇搖身一變,由“搗蛋鬼”轉變?yōu)榧o律委員。他無論在哪里見到我,都會親切叫上一聲:“老師,您好!”
轉變學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關愛之外更要有足夠的耐心。愿我們攜起手來,共乘賞識之風,捧起關愛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使每一名學困生都能沐浴在關愛之中。
(作者單位:湖北省鐘祥市柴湖鎮(zhèn)東湖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