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我每接手一個班都會建立班級“成長銀行”,發行“班幣”,根據學生的表現發“薪酬”,記錄學生的成長足跡。
設計“班幣”,激發學生和家長對班級的認同感
“班幣”是班級“成長銀行”的名片。我在全班征集“班幣”設計稿,很多家長和孩子都參與進來了,有的家長根據孩子的想法用電腦繪制了不同寓意的“班幣”圖案,有的家長和孩子一起用畫筆畫出了一張張寓意深刻的“班幣”。我組織學生和家長投票選出設計較好的作品,頒發“優秀設計獎”和“最佳創意獎”。最終我們選用了兩幅圖:一幅圖是一塊石頭上刻著一個鮮紅的“勤”字,旁邊有一棵小松樹;另一幅是深受孩子喜愛的小頭兒子,他正高興地向前跑著,再配上學校的辦學理念。
我將班規和“班幣”發放辦法結合起來,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商量,征求家長意見,形成評價制度,利用班會課一起學習,明確要求。讓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班幣”發放辦法的制訂,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班級中的一員,激發學生和家長對班級的認同感。
評選“富豪”,激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班幣”的發放主要從課堂、活動、作業、衛生和家庭5個方面進行考核,由班級5個小組長分別進行記載,對表現好的學生,除實施“無作業日”,還獎勵相應“班幣”。
每周五的班會課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我們會組織孩子數“班幣”、曬“班幣”,每組小組長統計好各小組的“班幣”數額,然后把“班幣”存到班級“銀行”中,使“班幣”真正流通起來。選出周“成長銀行”儲蓄最高的前20名孩子,評為“周成長富豪”,進行隆重表彰。課后,我會把每名學生的儲蓄額打印出來發到班級群,貼在班級表揚欄中。
每月的月底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月成長小富豪”就要誕生了,成長儲蓄值最高的前20名學生將被評為“月成長小富豪”,我為他們拍照留影,發在班級QQ群中,讓家長分享他們成長的快樂;頒發印有小獎杯的作業本或者是我為他們買的文具;將他們的留影作為班級電腦上的“周桌面人物”;可自由選擇同桌,可以當一周的班長或組長,或路隊長。
一學期“成長銀行”儲蓄值最高的前20名學生被評為班級“學期成長富豪”,我聯系家長滿足孩子一個愿望。前35名的將推選到學校,學校“成長超市”開放的那天,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到指定區域兌換自己喜歡的東西。
有“成長富豪”,也一定有“成長負翁”,為了激勵表現不好的學生,我在班級“成長銀行”設置了“貸款”制度,“底薪”被扣完的學生,需要到“成長銀行”“貸款”,并支付一定利息,鼓勵學生努力改正缺點,“掙錢”還“貸款”。
家長喜報,搭建家校互學競技橋
我根據孩子“成長銀行”儲蓄情況,發布“成長富豪家長”喜報,與家長一同分享孩子成長的喜悅。喜報的面涉及很廣,每次喜報至少是30份,只要有點兒進步的孩子,我們都會注意到。每周的喜報都有一個側重點,有時側重衛生,有時側重課堂作業,有時側重課間文明,有時側重課堂發言。
每次喜報發下去的當天晚上,總會有些家長給我來電或留言,他們表示會更加配合我們做好孩子的教育,一來二去,搭建起了家校互學競技橋。
“成長銀行”撬動了學校、家長、孩子共同學習,競相提高的杠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更讓孩子心中多了一份期盼,給孩子的成長添了許多快樂。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