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本節寫作指導課是在第五屆“蘇派作文教學名師精品課堂觀摩與研討活動”時執教的,訓練點為“怎樣選材”(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本節課教學設計的主要設想就是“三精”:精選例文、精準指導、精要訓練。精選例文就是精心設置教學支架,為學生學會選材提供有效的參照;精準指導就是緊扣目標、循序漸進、攻其一點;精要訓練就是在課堂上凸顯學生的訓練活動,精講多練。
【課堂實錄】
一、明示課題,明確目標
師:同學們,怎樣寫好作文,這里面的經驗、方法、技巧太多太多。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怎樣選材”。選材就是選擇材料。選擇什么事情來寫最合適,用什么樣的事情來寫最好,這對于寫好一篇文章來說非常重要。這里有句話:素材好,文,才好。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一下。
生(齊讀):“素材好,文,才好。”
二、怎樣選材?有何要求?
師:素材好,文,才好。我們要有這個意識。下面,請同學們看例文一。我找一位同學來讀一下。大家思考一下:這篇文章想表達什么?它寫了哪些事情?從選材的角度看,你覺得這篇文章怎么樣?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可以拿筆寫寫。
(生1讀例文一《有你,真好》)
師:Very good,sit down please!(臺下笑)這篇文章在選材方面,你們覺得怎么樣?哪位同學有什么想法?
生2:我覺得這篇文章選材太普通,沒有什么新意。寫母親關愛自己,又是冒雨為“我”送傘,而且還是帶病送傘;還有就是夜里送“我”上醫院。這些事情,我們早就聽膩了。
師:你們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嗎?
生(齊):同意。
師:不瞞你們說,老師我今年50多歲了,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是這樣寫的。估計這樣的素材不亞于百歲了。這個同學說得好,這篇文章選材最大的問題就是太老套。也許事實上媽媽確實深夜送過“我”去醫院就診,冒雨送傘的事情也常有,但這是寫作文,我們得選擇新穎的材料。難道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寫了嗎?好,還有什么問題嗎?這位同學,你說說看。
生3:我覺得第一個材料和第二個材料跟整篇文章的主題沒有太大關系。整篇文章的主題應該是表現媽媽對“我”的愛,可是材料一和材料二寫的都是媽媽平時的生活,沒有表現出媽媽對“我”的愛。
師(對另一名女生):請你說說看,她說的是什么意思?
生4:她認為材料一和材料二與文章主題無關。
師:對!有點偏離中心,是吧?這個文章主要想表達什么?
生4:主要想表達媽媽對“我”的愛。
師:既然文章要表達的是媽媽對“我”的愛,那么,媽媽確實喜歡跳廣場舞,媽媽工作很積極且得過獎杯這些素材就與這一主題沒有什么關聯。下面,哪位同學能歸納一下,一篇文章好的選材應該是什么樣的呢?你說說看。
生5:我認為首先是要貼近主題,不能偏離主題;其次,素材選擇不能太多,太多太雜就不能凸顯主題。
師:很好!你試試看。
生6:我覺得文章選材不能太普通。如果別人都寫過了,再寫就沒有什么新意,讀起來也不覺得新奇。
師:是的。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讀了例文一《有你,真好》,我們知道,小作者想表達媽媽很關愛“我”,于是呢,他就寫了媽媽工作很積極、愛跳廣場舞、夜里送“我”就診以及帶病給“我”送雨傘4件事。剛才同學們的分析非常好。像第一、第二個事例就有點偏離中心,第三、第四個事例又老套陳舊、不夠新穎,有的事情還有可能不真實。你們發現可能不真實的地方了嗎?老師說的是“可能”。有沒有懷疑哪個地方不真實?
生7:我覺得“那個聲音怎么聽起來那么耳熟……”這個地方有點不太真實。
師:就是媽媽送雨傘的那一段。媽媽生病了,在“狂風暴雨”中“拖著瘦弱的身體”來給“我”送雨傘。老師也覺得不夠真實。所以我們說,選材要做到……我們一起來讀讀看——
(屏顯:要圍繞中心,不要偏離主題;要真實可信,不要胡編瞎謅;要新穎獨到,不要陳詞濫調)
(生齊讀)
三、我來選材,該當如何?
師:學習怎樣選材,基本要把握的就是這“三要三不要”。知道并不代表“學會”,下面,我們來做個練習:這個小作者的選材有點偏離中心,有些還不夠新穎,假如讓你來寫“有你,真好”,同樣表達媽媽對“我”的愛,你會寫什么事情?請在紙上寫出來,等會兒我找同學講一講。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
師:下面,我們開始來說說看。
生1:我選的第一個材料是,媽媽在夜里到我房間來給我塞被角;第二個材料是我跟媽媽鬧矛盾之后,她賭氣外出,但不一會兒就回來了,手里還拎著一袋我最喜歡的面包;第三個材料是,我們一家去購物,媽媽拿著東西,我提出要幫她,她卻只把最輕的一袋遞給我。
師:哦,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同學們看,這些事情都是這位同學獨特的感受,別人也許沒有,或者說,別人沒感受到。那么,這三件事中你會重點寫哪件事呢?
生1:我覺得我會重點寫第二件事。
師:你和我想的一樣。把這件事作為重點寫,很好。來,還有哪位同學試試看?
生2:我寫的第一件事是,每次考試考砸了,媽媽都會對我“冷嘲熱諷”。雖然我當時很生氣,但是她的“冷嘲熱諷”確實讓我后來變得更加努力。(學生笑)我寫的第二件事是,小時候,有一次我走丟了,媽媽沒命地到處找我;等找到了,她極其生氣地把我訓斥了一頓。我寫的第三件事是,有一年夏天特別熱,我跟她出去,想買一個冰激凌吃。媽媽為了省錢,就沒買,只是給我買了一瓶水。(學生大笑)
師:你寫這些事,是想表達媽媽愛你呢,還是想表達媽媽不愛你呢?
生2:媽媽愛我。只是她的方式與別的媽媽不一樣。
師:原來如此!你媽原來是一個“虎媽”。這位同學的材料就更為獨特,寫媽媽對自己“冷嘲熱諷”,對自己狠狠地“訓斥”,連一個冰激凌也不買,“只是給我買一瓶水”。但正是如此,媽媽的良苦用心盡在其中。很不錯!我告訴你,像這樣的素材,寫下來,你媽媽看了以后一定會很感動,因為媽媽的愛你懂了。如果給閱卷老師看到了,他們一定會眼前一亮、心頭一動,于是,分數也就上來了。好,下面再要發言的同學請從三件事中選擇一件說一說。(對生3)你不是寫得很好嗎?怎么不舉手呢?舉舉看呢。(臺下笑,生3舉手)
生3:夏天的晚上,媽媽看見我很熱,頭上直冒汗,就拿扇子為我扇風。
師:很好啊!寫的時候,當時天氣的情況,你熱的情形,媽媽怎么給你扇扇子的,你們當時有怎樣的對話,你的心里當時是怎么想的等,都要寫詳細了。還有哪位同學說說看?
生4:我的體育不是很好,媽媽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陪我一起鍛煉。
師:哦,你看,這也是很獨特的事情。你來說。
生5:從小學一年級開始,6年來,我練書法,媽媽總是陪我練習。每次考級的時候,她都要把我送進考場,幫我放好筆墨紙硯才離開,然后在考場外等我。
師:非常好!關鍵詞是“陪伴”,長年累月地陪伴你練書法。現在,你的書法怎樣了?(看學生寫的字)哎呀,真的很漂亮!不愧是從小學時開始練的。軟筆可能更好一些。還有哪位?難得在這個時候說說媽媽對自己的關愛,在內心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生6:我記得有一段時間,我媽生病住院,爸爸和我一起去看她。當時,爸爸是煮了一條鱈魚給媽媽吃的。雖然我們已經吃過了,但媽媽在吃的時候,還是把最嫩的一塊留給我吃,自己去吃旁邊那些有刺的地方。
師:哦,最嫩的應該是魚鰓邊上的一塊吧?(眾生笑)
生7:我和媽媽之間一直有些誤會,總是說不到一塊。有一次我跟她出去,她竟把我弄丟了。(臺下笑)后來得知,她為了找我近乎發瘋了。(眾生笑)
師:Good!重點要寫出你媽媽是怎么個“瘋”法的。好了,同學們!剛才大家說得非常好。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讀讀例文二《有你,真好》,看看這位同學又是怎樣選擇素材來表現媽媽對“我”的愛的。
(生8朗讀例文二《有你,真好》)
師:同學們,其實,好的素材多得很,它們就在我們日復一日的尋常日子里。來,我們一起讀讀這段文字——
(屏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好的素材就在我們日復一日的尋常日子里,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發現。只要我們能通過大量閱讀和留心觀察,不斷提升自己對生活的敏感度與感悟力,好素材就會源源不斷地匯集到我們筆下。)
(生齊讀)
四、我再選材,別有創意
師:同學們剛才說的這些素材,如果能夠寫下來,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既圍繞中心,又選材獨特,且真實感人。這道作文題叫作“有你,真好”,通常情況下,這個“你”不是爸爸媽媽,就是老師同學;不是同桌鄰居,就是伙伴熟人。那么,除了這些熟悉的人之外,還可以是什么呢?我們在選材上,是不是可以再獨到一點呢?下面,請同學們相互討論,看看是否可以打開思路,找出與眾不同的創意選材。
(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師:哈哈,有些同學還是離不開身邊熟悉的人。但這個同學就與眾不同,我估計你們誰都想不到。有你真好,“你”指書。(繼續巡視)
師:下面我們來交流看看。你想說嗎?來!
生1:我寫的“你”是指我的妹妹。
師:我的妹妹?這個與我們前面說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是不是一樣的思維?
生2:我寫的“你”是指我家的相冊。
師:相冊?怎么回事呢?
生2:有了相冊,我就仿佛能看到我家的從前,看到年輕時的爺爺奶奶、小時候的爸爸媽媽。一本相冊里,記錄了我們家的歷史。
師:有“相冊”,真好!它讓我們能夠重溫家的歷史,感受家的親情。
生3:我寫的“你”是指小狗。
師:小狗,小狗,有你,真好。
生3:有一次,我考試沒考好,情緒很低落。放學回家后,我家的小狗也許理解了我,就過來一直陪著我。
生4:我寫的“你”是指一支毛筆。因為這支毛筆不僅助我練就了一手漂亮的字,而且磨煉了我的毅力,更讓我對中國傳統書法有了更多的領悟。
師:多好的毛筆啊!有你,真好!
生5:我寫的“你”是指書,因為書給了我許多。我在傷心時,只要一看書,就能沉浸在其中,讓心情平靜下來。書還教會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師:書給我們知識,書讓我們明理,有書,真好。在文章中,你可以寫寫讀過哪些書,說說這些書給你帶來哪些幫助、哪些收獲等。
生6:我寫的是籃球。因為我個子比較矮,所以爸爸推薦我打籃球,說是可以長高。而且,我覺得打籃球還給了我很多啟發,培養了我的好品質。
師:你現在個子長高了沒?(眾生笑)
生6:現在還沒有。(眾生笑)
師:不要急!要堅持,堅持就有奇跡。籃球既給你帶來了快樂,也鍛煉了你的身體。而且,你在與同學們打籃球的過程中,也收獲了友誼,培養了拼搏、團結的精神,對不對?籃球,有你,真好。還有哪位?
生7:我的素材是我家的小貓。有一天早上,因為前一天晚上我做作業做到特別晚,到了要上學的時候,我還在做夢。突然,不知道什么東西一直在舔我的頭發,我一下子醒了,才發現是我家的貓一直在舔我。那時候都已經6點10分了,我趕緊起床,幸好沒有遲到。
師:我們說,好多狗能救人,你們看,這小貓也在提醒小主人該上學了。如果沒有這小貓的提醒,他那天就要遲到了。遲到了就要吃批評,也許還要被罰站、被罰作業、被罰勞動什么的。小貓,有你,真好!
生8:我寫的“你”是指書法。我就是從小苦練,而且是超級苦練書法的。現在,我覺得練出頭了,就覺得它真的對我影響很大。現在,過年的時候,我可以寫個對聯。平時寫作業,我的字也很端正。幾種書體我都會。親戚、老師也都夸我字寫得好,這讓我很自信。書法確實讓我享受其中。
師:書法讓你懂得了審美,讓你有了氣質。書法還磨煉了你的意志。我告訴你,會寫書法的女孩,一定是一個懂得審美,有內涵、有氣質、有情趣的高雅女孩。我很欣賞你的!
生9:我寫的“你”是指音樂。在我心情不好的時候,聽音樂可以讓我心情舒暢。而且,聽音樂還可以開發我的想象力。
師:怪不得好多同學喜歡戴著耳機做作業,原來音樂可以激發我們的想象力。還有哪位同學想分享一下?你舉手嗎?你來!
生10:我寫的“你”是指我下載的一款手機APP。它經常發視頻或語音。我覺得這些內容讓我受益匪淺。在我情緒低落的時候,它給了我一些正能量。
師:哦,下載的APP。每當你情緒低落的時候,它發的視頻或語音就給了你正能量。同學們,這位同學已經把APP作為“有你,真好”中的“你”了,還有什么不可以呢?只要你對它感興趣,只要它對你有幫助,都可以寫,對不對?好,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段話——
(屏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文章的好素材,還需要我們具備廣博的知識,具備創意的思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并運用獨到新穎的素材,讓自己的文章有新意,給人眼前一亮、心頭一動的美好感受。當然,有創意的素材也是要真實與真切的。)
師:同學們,剛才那位同學說,某一個APP“有你,真好”,如果我是閱卷老師,改到這篇文章,一定是眼前一亮、心頭一動。哎呀,這個同學竟然想到了這個!如果我是作文類雜志的編輯,看慣了那些俗套的選材,突然看到這位同學標新立異的選材,馬上就會給他發用稿通知的。下面,請同學們閱讀例文三,看看這位同學筆下的“你”又是指什么呢?
(學生瀏覽文章)
師:這位同學竟然認為“古詩詞,有你,真好”。不瞞大家,讀到此文的時候,我的心確確實實是“咯噔”動了一下的。好,同學們,回家以后,請你們試著寫一寫“那是一個溫暖的地方”這道題。這“溫暖的地方”,你會選擇怎樣的材料來表現呢?讓我們再齊讀:素材好,文,才好!
(生齊讀)
師:下課!
(本節課為2018年4月于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舉行的第五屆“蘇派作文教學名師精品課堂觀摩與研討活動”展示課之一,執教者劉恩樵為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現任教于江蘇省昆山市兵希中學)
【名師點評】
丁衛軍:學生寫作文至少有兩個難點:一是無話可說,二是能說的又大多是別人說過的話。這堂作文課主要通過“怎樣選材”解決第二個問題。
劉老師以“有你,真好”的病文引入教學,至少有兩個妙處:一是文題本身帶有“對象意識”,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流欲望;二是“好為人師”乃人之本性,學生在評判別人的同時又進一步蕩開思維,亮出自己更多的“干貨”,從而巧妙地進入對“選材”話題的更高層次探討。
“選材”的本質是“不俗”。白石道人姜夔有言:“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詩便不俗。”同一人、事、物中,不常言“人所易言”,這是從同一材料中求“不俗”。但教者并未滿足于此,而是巧借文題中“你”字的多重意蘊,深入引導學生從另外的角度挖掘更為新穎的素材。思路打開了,好的素材何愁不來?聽課的學生應該有“恍然大悟”之感:原來還有這么多有意思的內容可以寫啊!
這堂作文課的成功,除了引導學生有話可說,說與眾不同的話,又有法可依,依精當可感之法外,還在于教者選擇了3篇同題但選材優劣程度各異的文章,按教學需要有序呈現,給了學生很好的參照。整節課簡而不凡,層層推進,訓練扎實,隨風潤物。
(丁衛軍,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現任教于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