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對于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從我國古代起,人們就發明了多種樂器,進行各種形式的創作,留下了一些膾炙人口的曲目。當然,古代流行的一些樂器也流傳到現在,并且得到了發揚。琵琶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民族樂器,因其獨特的音色,藝術的表現手法,受到了當代一些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并在實踐中不斷地對它進行改進,探索一些新的表演技巧和方法。本文從琵琶的實際應用情況出發,分析了琵琶現代作品技法和演奏方法,能夠對喜愛琵琶演奏者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琵琶;作品技法;演奏方法
【中圖分類號】J632.3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古人云:“高山流水遇知音”。鐘子期和俞伯牙因為琴聲而結緣,遇到了一生的知己,從此懂他琴聲只有一人。由此可見,音樂在古代文人雅客眼中是多么的重要,進行音樂創作也成了覓友尋知音的一個重要手段。作為一種民族樂器,琵琶在當今社會的熱度依然不減,人們對于琵琶不再滿足于從前的曲調,而是進行改造,結合時代的發展摸索出一種更適合現代人欣賞的演奏技巧及方法,讓作品受到更多人的喜歡。
一、關于琵琶現代作品的技法分析
現代琵琶演奏技法雖然和古代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技巧方法還是一樣的。通過分析琵琶現代作品,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關于琵琶彈奏的一些技巧。
(一)進行快速彈挑的時候要多注意指關節的動作
演奏琵琶、古箏等樂器時,主要靠的是手指的撥動,通過手指等關節的彈、挑來完成一個作品。在進行琵琶快速彈挑的訓練時,要注意速度。雖然是快速彈奏,但所有的東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開始就進行快速的訓練,只能一點點地提高速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表演技術。所以,在剛開始進行快速彈挑時,要放慢速度,在進行彈挑發力時,要利用自己的小關節,何謂小關節?就是指平時彈奏琵琶時所用到的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節關節,要確保這個小關節進行準確的發力。但這個發力和我們平時的那種捶打東西的力有所不同,彈奏琵琶給人帶來的是一種輕盈流暢的美感,看不出力的作用,所以,在彈奏琵琶時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力度,提高表演技巧。
(二)演奏作品時要注意提高自身肌肉的耐力
和上面那一條說的一樣,演奏琵琶是一個需要用力但又需要控制自己力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相比其他的樂器演奏肯定是比較累的,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提高自己的肌肉耐力,使彈奏作品的時候更持久。在進行耐力訓練的時候,可以采取專門的耐力訓練方法,如,把do.mi.re.me四十六音符分為一拍,然后用右手進行滾奏,每分鐘內奏的拍數越多越好,這樣能夠鍛煉手指的靈活性,使它更為靈活。左手可以從一弦到四弦開始練,然后再從最低音練到起點。這樣來回的訓練可以鍛煉自己的雙手,同時也可以提高手指的靈活性,提高肌肉耐力。同時,要求彈奏者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強大的意志去進行訓練,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不斷地鼓勵自己去進行演奏。
(三)彈奏時琵琶的音量調節十分重要
與古箏的溫潤古樸有所不同,琵琶的聲音的主要特征就是清脆,《琵琶行》中有描寫“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句話充分描寫出了琵琶清脆的音色,給人以美的享受。琵琶的發聲比較特別,它的泛音在各種樂器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它的音量很大,而且特別清脆。琵琶最初是波斯、阿拉伯等西域地區的樂器,漢代之后才傳入我國。可能是由于西域地廣人稀,比較空曠,琵琶的聲音音量特別大,穿透力特別強。在彈奏琵琶時,要注意音色的調節,控制左右手的位置,因為距離覆手的遠近也與音色有一定的關系,所以,這給彈奏者出了一個小難題,同時也是一個小小的彈奏技巧,能夠對表演者的演奏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四)彈奏琵琶時要注意左右手結合
琵琶彈奏主要用到的就是手指和關節,作為一種彈奏樂器,兩只手的配合必然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只有兩只手配合好了,琵琶演奏才會更好。平時訓練的時候,教師都會讓學生對雙手的協調性多加訓練,但是實質上是想讓學生能夠盡快掌握快速彈挑的技巧。有些琵琶作品節奏較快,整體風格比較明快活潑,這種作品就適合應用快速彈挑這一技法,能夠展現優美的旋律,加強對節奏的控制。所以,琵琶表演者應該運用好兩只手,使它們都能夠對整體的節奏有一定的掌控,并且在表演當中能夠配合得天衣無縫。在雙手力度的控制上,應注意手掌應該保持一個比較松弛的狀態,這樣比較容易控制指彈的力度。這樣演奏起來更能控制力度,使作品聽起來更加生動悅耳。
二、琵琶現代作品的演奏方法
早在我國建國初期,我國琵琶演奏發展得還沒有那么完善,不少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在實踐中進行改造,不斷地完善琵琶演奏時的缺憾。著名演奏家林石城就在琵琶練習曲目的教材中增添了“四指輪”手法,對琵琶演奏進行了完善。之后,又有吳祖強等人使用滑雙弦等技巧創造了《草原小姐妹》等曲目。90年代,著名琵琶大師劉德海開創了“正反彈”技術,使琵琶的聲音更加有力。通過一代代的音樂家不斷的研究探索,我國的琵琶演奏技巧也在不斷提升,釋放出更大的中國民族樂器的魅力。
(一)彈奏琵琶時首先要做好彈挑前的準備
每一種樂器都有其獨特的表現技法和演奏方法。例如,在吹奏笛子時,一般都是呈站立姿態,用雙手將笛子放在唇下置于身體一側;在進行手風琴演奏時,演奏者呈坐姿,然后將手風琴置于雙腿之上。通過這些可知,一件樂器的演奏和一些細小的問題是息息相關的,比如坐姿和手勢等。在進行彈奏前,就要把這些問題都弄清楚,準備好。演奏琵琶作品時,首先要準備好自己的坐姿,一般都是琵琶放在自己的腿上,然后與右手呈一個45度的角,這樣的坐姿比較利于我們的彈奏。琵琶是一項指彈運動,運用最廣泛的就是我們的雙手,所以,在演奏琵琶作品時,一定要注意左右手的協調運動,使演奏達到一個良好的水平。
(二)演奏時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上臺表演和平時的訓練本身就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舞臺燈光一照,看到下面那么多觀眾,演奏者的心態很容易崩塌,造成緊張心理。尤其是在進行快速彈挑的時候,由于這部分的彈奏比較困難,演奏者很容易緊張,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暗示:我要彈的快一些。其實,這種想法反而起不到作用,只有在自己的手掌最放松、最自然的時候,快速彈挑才能更好地實現。一味地求快,并不能促進節奏的發展。所以,在舞臺上表演時一定要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放松心情,消除緊張心理,以一種自然的姿態進行琵琶表演。
三、結語
音樂是一種很奇妙的東西,說它無用,卻又對人的身心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對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喜愛音樂,同時又敬畏音樂,只有心懷這份敬畏之心,才能使這門藝術走得更長久。琵琶作為我國的傳統樂器,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古老的演奏方法體系,理應受到我們現代人的繼承和發展,把中國傳統的東西和現代的東西結合起來,讓它散發出新的藝術生機,在世界的舞臺上散發出它獨有的光輝,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做的。在我們的努力下,琵琶藝術的發展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楊秀玉.對琵琶演奏技法教學的再思考[J].齊魯藝苑, 2009(03).
[2]張健.琵琶演奏技法的傳承與創新分析[J].戲劇之家, 2015(03).
作者簡介:田雅婧(1991—),女,漢族,山西大同人, 碩士研究生 ,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