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千江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音樂教學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注重傳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時,許多音樂教師也將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激發學生音樂興趣方面。基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認為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革新教育教學理念勢在必行,讓音律之美、音色之美、音韻之美浸入學生的心田,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打造音樂殿堂。
[關 鍵 詞]激發;小學生;音樂興趣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3-0107-01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音樂鑒賞力,還能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身心特點來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在眾多教學方法中,情境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積極性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來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游戲情境、生活化情境等,讓音樂巧妙地融入學生的世界,讓他們跟隨教師的腳步,來發現音樂的節奏、旋律之美,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花城版四年級上冊《牧羊女》這首歌的時候,在給予學生充足的歌曲練習時間后,我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牧羊女》劇組要招募歌手了,有沒有同學想要當歌手的?想要報名的來這里登記了。”這個問題一下子將學生引入相關情境中,他們看著我在黑板上寫的歌手招募規則、歌手獎勵機制,“蠢蠢欲動”起來。為了使情境更為逼真,我還讓學生毛遂自薦,來擔任劇組的評委,對“歌手”的表現打分。片刻工夫,評委人數已經湊齊,而歌手報名現場也熱鬧非凡。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可謂是一舉兩得。
二、滿足學生的表演愿望,讓學生愛上音樂學習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等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從他們的這一特點出發來設計教學方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為學生創設表演的平臺,讓他們通過肢體動作、歌唱表演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悟,讓他們隨樂而歌、隨樂而舞,在加深他們對歌曲認識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例如我在教授花城版四年級上冊《土風舞》一課時,就將課堂布置為表演的舞臺,為了增加真實性,我還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具有民俗風的服飾。在布置環節,我邀請學生參與其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布置效率極高。布置完教室后,我將學生分為了幾個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歌曲的學習和舞蹈練習。在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學習之后,我讓學生先進行小組表演,再進行個人表演,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在激勵機制下,小組的表演各具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注入生活化元素,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音樂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有些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了這一特點,認為音樂就是高于生活的,在教授音樂時,選取的音樂作品、遵循的音樂理念往往更貼近“陽春白雪”,跟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更別說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學習音樂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了。在這一錯誤的教育理念下,處處可見部分小學生哼唱著不屬于他們這個年紀的“流行歌曲”,有的還將歌詞的內容當成了自己的人生座右銘,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殊不知,這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對此,我進行了深度思考,認為音樂教師的首要教學目標不是傳授學生音樂知識和技能,而是要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通過注入生活化元素,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價值觀,教會他們選擇好音樂、歌唱好歌曲。
例如我在教學中,發現每天獨自上下學的學生很多,面對擁擠的車流人海,如何保證他們的安全,不僅是班主任的工作,作為音樂老師,也有義不容辭的義務。因此,我在音樂教學中,教給了學生一首交通安全歌曲《紅綠燈》。這首歌的內容為: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就等一等。過馬路要注意,交通規則要牢記……這些歌詞不僅具有一定的旋律,還將安全知識融入其中,學生在哼唱的同時,無形中就會受到安全教育。這首歌深受學生喜愛,他們在這節課結束之后,紛紛聚攏到我的身邊,開心地跟我說:“今天學的歌曲真好聽,通過這首歌,我了解了許多關于安全知識方面的內容,比方說知道了怎么過馬路,雨、雪、霧天氣要穿鮮艷的衣服……”將生活元素注入音樂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了進一步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中還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通過音樂主題班會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來探究適合小學生演唱的歌曲,讓他們被生活化、正能量的音樂包圍,讓音樂在給學生帶來身心愉悅的同時,也起到育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琳.實施愉快教學,提高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質量[J].新課程(小學), 2012(11).
[2]蔡東晞.小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現狀及其原因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