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綜合學科,即興伴奏中鋼琴演奏技能、基本樂理、和聲設計選配、曲式結構分析、基礎作曲理論、復調音樂寫作手法等等的學習成果深淺程度直接關系到學習者鋼琴即興伴奏的優劣。筆者作為鋼琴演奏專業畢業的學生,在中國音樂學院訪學期間第一次正式規范的學習了這門課程,現就課程學習心得,談幾點自己對這門課程的思考。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 【文獻標識碼】A
鋼琴即興伴奏是指即興為歌曲或者器樂伴奏,兼具即興創作和演奏的技能。《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和即興伴奏人才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即興伴奏的學習與掌握也是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要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綜合能力強大的即興伴奏者更是需要學習者有恒心和毅力。
一、課程開設的重要性與實用性
《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開設的重要性與實用性,從就業角度來說,鋼琴即興伴奏廣泛應用于聲樂、器樂、合唱、音樂劇、歌劇、舞臺劇、舞蹈等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就業面和市場需求。筆者作為音樂學院鋼琴表演專業畢業生,在工作就業后深有感觸。作為鋼琴教學和演奏工作者,無論在高校的鋼琴專業演出實踐中還是社會演出活動中,鋼琴伴奏的演出機會及場次遠遠大于鋼琴獨奏。這說明獨奏與伴奏在實際就業中,即興伴奏需求占有主導地位。鋼琴演奏專業畢業學生,畢業后更多的是從事鋼琴基礎教學工作、基礎音樂教育崗位、這對他們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狀是許多鋼琴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就業面試時面對用人單位一首簡單的歌曲即興伴奏編配都無從下手,導致與工作機會擦肩而過。所以各個專業院校只有將鋼琴教學的實踐內容與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才真正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我的藝術價值。
二、課程的教學的系統性與廣泛性
《鋼琴即興伴奏》是一門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綜合運用學科,教學開展需要全面系統,深入寬泛。
(一)系統性
根據課程特點合理科學的把每節課的學習內容分為幾個板塊:
1.和弦連接的掌握
研究生階段的《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學生普遍具有一定的鋼琴基礎和即興伴奏能力,所以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初就在教學內容中安排了三和弦、七和弦、九和弦以及變和弦的原轉位構建及各種組合的和弦連接。通過一段時間的開放位置和密集位置的和弦連接訓練和練習,學生基本能熟悉反應各個調式調性的和弦及和聲語匯在鍵盤上的位置。打破鋼琴專業學生固定調唱名法的常規,強調首調唱名法且結合頻繁的移調練習,學生能基本將和弦連接在24個大小調上進行移調練習。移調練習在即興伴奏中具有必要性,許多學生在即興伴奏時只能用1=C、1=G、1=F彈奏,如果需要換成1= A 、1=?B或者其他復雜調性時就手足無措。由于缺少移調訓練,導致對鍵盤位置不熟悉,當該調中主音Ⅰ級(大調do 小調la)的位置一變化,和聲功能就找不到,配不上。老師對移調訓練的重視,可以讓學生避免這樣的尷尬。鍵盤和聲是即興伴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彈好即興伴奏的基礎,以豐富的和聲色彩和功能效果,對歌曲編配起到了補充、烘托和陪襯的作用。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具備了選擇設計和弦連接,對比和發展,準確的表現歌曲的音樂形象和情感內容。
2.和弦功能的了解
掌握和弦連接彈奏的同時,進行和弦功能標記的學習。也就是字母和弦標記,這在流行即興伴奏中尤為常見。學生要掌握常用大三和弦C、小三和弦Cm、增三和弦C+、減三和弦C-、掛留和弦、以及大小七和弦C7、大大七和弦Cmaj7、減七和弦Cdim7、半減七和弦Cm7-5(與小七減五和弦為同和弦Cm7-5)、小小七和弦Cm7、小大七和弦CmM7、屬七升五和弦C7+5的和弦標記,并能在任意音級上快速構奏出來相應和弦。現今國內外流行音樂樂譜,包括歌曲、吉他、鋼琴、電子琴以及電子合成器等鍵盤樂器譜中,幾乎毫無意外的采用和弦固定標記法,通過訓練學習能夠熟練運用和弦標記給樂曲編配和聲。
3.伴奏織體的學習
在掌握和弦連接和和弦功能標記的基礎上,老師教授柱式和弦伴奏織體、帶低音和弦式織體、分解和弦式織體。每節課安排學習一到兩種織體的教學內容,整個學期掌握常用和弦的節奏音型以及分解和弦的伴奏織體,并且能根據歌曲的風格特點,準確編配和聲織體。同時為了使即興編配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擴展教授實際編配中相同樂句運用不同織體、調整變化音區,歌曲長音休止加花填補的設計以及前奏、間奏、尾奏的伴奏設計等內容。通過學習學生能在拿到一首新曲目時,能快速分析歌曲的調式調性、音樂形象并迅速配置適合的和弦和織體。
4.考試內容的設定
通過一學期《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學習,老師在考試內容設定上要做到全面和豐富,包括各個調性和弦連接的隨機考察、指定歌曲即興伴奏的編配、和弦功能標記的臨時構彈、自選歌曲的自彈自唱以及課程學習收獲感想文章。這樣的考試內容設定突顯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需要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特殊性,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教學高效、創新、實用,應符合《鋼琴即興伴奏》培養目標的教學成果評價體系。
(二)廣泛性
課程選曲范圍廣,涉及流行歌曲、經典影視歌曲、民歌等,要求學生掌握不同形式的伴奏特點和方法。通過課程學習能運用帶旋律的伴奏方法和不帶旋律的伴奏方法為常用歌曲類型(進行曲風格歌曲;抒情性歌曲;舞曲性歌曲;中國民族調式歌曲)伴奏。
三、即興伴奏的藝術性與實踐性
《即興伴奏》是一門藝術性很高的課程,通過系統學習和舞臺經驗的積累,學生需做到即興伴奏的藝術化正譜化,高級的即興伴奏編配要爭取做到迅速、合理、精致、巧妙。學習者要多聽各式音樂會演出比賽,多看相關專家即興編配技巧,勤思考、善分析,不斷總結摸索,從起初的模仿進而形成自己即興伴奏的風格和特色。學習者平日練習時還需注重提升自己的創造意識、鑒賞能力和審美聽覺,學習即興伴奏的曲目不僅僅局限于教師所教授的范例或是內容,還要不斷拓展嘗試各種類型的曲目,主動參與到各項伴奏實踐活動之中,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那么將來會從一個沒有章法的即興彈奏者,轉變提升成一個在遵循某些原則和規律下,有敏捷創作思維、豐富想象力、靈活實際伴奏能力并且個性十足的即興伴奏專家。
四、結語
即興伴奏的學習實踐沒有盡頭,能夠把相關知識儲存于大腦之中,并通過反復實踐練習,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融會貫通、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才是真正掌握了即興伴奏。鋼琴即興伴奏在我國興起與發展的時間并不長,可喜的是它的重要性與實用性,藝術性與實踐性已經得到了大家的重視,相信隨著課程設置的不斷完善,教學成果的不斷提升、教材出版的日趨規范化,《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將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我們鋼琴伴奏藝術的專業人才也會與日俱增、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謝哲邦.鋼琴即興伴奏實用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謝哲邦.鋼琴即興伴奏入門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楊帆(1985—),男,拉祜族,云南瀾滄,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