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大學音樂教育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接受藝術熏陶,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將基于微課程理念,分析和探討大學音樂教學模式,以期能促進提升大學音樂教學革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微課程;大學音樂教育;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一、微課程理念的基本內涵
微課程理念依托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以建構主義方法作為理論基礎,實現以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為主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當今時代發展背景下,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拓展了人們的學習渠道,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和學習觀。微課程具有教學時長段、教學內容主題鮮明的特點,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給學生帶來新型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進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掌握。微課程依托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夠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讓教學結構形象化,具有開放性、靈活性等特點,豐富學生的音樂教育學習體驗。
二、微課程理念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效提升大學音樂教育質量
隨著科學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人們的生產和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人們的思維理念也逐漸發生轉變。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推動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為教育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和方向。微課程理念符合我國教育發展的要求,有利于促進大學音樂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落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理念,能夠有效利用科學技術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逐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推動大學音樂節教育的發展。
(二)推動大學音樂教育改革創新
微課程理念在大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符合我國新課程改革標準以及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能夠合理配置各種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基于微課程下的大學音樂教育模式秉承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將學生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體,能夠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和探究的主人,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
三、基于微課程理念下的大學音樂教育模式分析
(一)優化大學音樂教育課程設置
大學音樂課程一般分為專業課、選修課以及公開課這三種類型,不同課程具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基于微課程理念下的大學音樂教育模式能夠有效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在不同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設置科學有效的微課程,通過構建系統完善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明確音樂教育中的重難點,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進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二)提升教師的微課程制作水平
基于微課程理念下的大學音樂教育模式要以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為支撐,教師的微課程制作水平與微課程教學質量息息相關。高校要集中對教師進行計算機技術培訓,讓教師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為落實微課程理念奠定基礎。鑒于微課程的特點,教師要注重提升制作微課程的能力,清晰了解各種軟硬件設施的應用方法,逐步提升制作微課程的質量。音頻制作軟件、視頻制作軟件、計算機操作系統等作為制作微課程的主要軟件,教師要通過學習和培訓掌握熟練運用這些軟件的能力,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制作適宜的微課程,逐步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三)完善大學音樂教學設計
微課程教學模式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科學應用有利于促進大學音樂教育發展,教師要明確微課程理念的特點,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構建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微課程理念對大學音樂教育的積極影響。微課程的市場不宜過長,教師在設計時要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在有限的教學時長內系統詳盡地講解知識點。教師在設計微課程教學時,要明確大學音樂教育大綱和教學目標,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能力進行設計,注重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控制好微課程教學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將微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有效結合起來,確保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四、總結
基于微課程理念下的大學音樂教育模式符合當前大學音樂教學發展需求,有助于完善和優化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逐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祖君.基于微課程理念的大學音樂教育模式分析[J]. 好家長,2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