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呼吸是進行聲樂演唱的基礎和主要動力,聲樂呼吸需要滿足演唱所呈現的需求,根據不同樂曲所呈現的節奏特征讓演唱者的氣息更加具有飽滿和舒暢特征,這樣可以讓聲樂演唱更加具有舞臺表現能力。所以說,通過對聲樂學習者進行呼吸訓練,能夠讓他們對聲樂知識進行深度的掌握,通過形成正確的呼吸可以開展有效的聲樂演唱。本文對聲樂呼吸開展內涵分析,研究初學者呈現錯誤聲樂呼吸的行為,在此基礎提出幾點開展正確聲音呼吸的訓練方式,希望可以對初學者提供更有效的聲樂訓練模式,讓他們可以開展更高質量的聲樂演唱。
【關鍵詞】聲樂教學;呼吸訓練;胸腔;腹肌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對聲樂呼吸開展內涵分析
(一)放松自然為聲樂呼吸的正確表現形式
放松自然為聲樂呼吸的正確表現形式,這主要是因為聲樂呼吸的基礎是日常呼吸,而日常呼吸是人類發展的一項本能,具有自然屬性,同時也具有放松屬性。基于這一點,聲樂呼吸也應該具有自然屬性,也要體現放松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通暢的呼吸,不會對呼吸造成干擾,避免對演唱者造成身體功能的損害。如果聲樂呼吸是自由的,那么他則可以依據自身進行合理的調節。[1]通過對聲樂呼吸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優秀的歌唱家他們的聲樂呼吸是舒展的,很難被外人察覺,他們所進行的呼吸如通常人們進行的自然呼吸一樣是輕松的。可以說,是否能夠實現正確的歌曲演唱,主要是取決于氣息的運用正確性和自然性。為此,在對學生進行聲樂呼吸訓練時,教師要避免他們出現過分緊張或者是焦慮的問題,引導他們對聲樂呼吸進行科學的協調,以此讓他們能夠實現輕松的聲樂呼吸。
(二)腹胸聯合為科學的聲樂呼吸
目前,在進行聲樂演唱中,最科學的聲樂呼吸方式是腹胸聯合,它也是最符合藝術表演需求的一種呼吸方法。該種呼吸方法主要是運用人的橫隔膜、腹腔以及腹部肌肉進行氣息的共同控制,它充分利用人體所呈現的生理結構和條件,可以全面地讓呼吸器官實現作用的調動,這樣就可以增強腹腔在聲學呼吸中所呈現的功能性。在吸氣的過程中,肋骨就會出現張開狀態,橫隔膜就會依據腹腔的方向進行伸張[2]。這樣就可以擴大胸腔的范圍,以此增加肺部的氣息量。在呼氣的同時,橫膈膜會出現向上抬起的動作,胸部、腰部以及腹部繼續保持吸氣的狀態,這樣就可以對氣息進行合理的控制,能夠讓胸腔等器官進行有效的配合,通過協作的模式實現高質量的氣息控制工作。該種呼吸方式能夠使演唱者的氣息更加均勻和舒暢,可以對氣息節奏進行合理的控制,這樣就能夠實現聲樂演唱氣息的有效調節,以此實現更高質量的聲樂演唱。
二、初學者呈現錯誤聲樂呼吸的行為
(一)胸部擴展呼吸
在具體聲樂教學中可以發現,一些初學者由于沒有對聲樂呼吸進行正確的概念理解,所以會使用一些不正確的呼吸方式,這樣就對聲樂器官造成一定的損害。胸部擴展呼吸是一項錯誤的呼吸行為,它主要是依賴胸部的擴張動作來進行氣息的轉換,外在表現形式為抬起肩部和鼓起胸部動作。該種呼吸的生理基礎為,當鎖骨出現向上抬起動作時,肋骨向外進行擴張,這樣就可以增加肺部的氣息容量。
(二)將氣吸入至小腹
將氣吸入至小腹也是初學者所呈現的一種錯誤聲樂呼吸行為。出現該種錯誤的呼吸行為主要是初學者不能夠對人的呼吸器官進行科學的了解,認為只要將氣息吸納到小腹部位,就可以進行有效的聲樂演唱。所以,該種聲樂呼吸方法所出現的外在形象就是演唱者的小腹會變得高高的。將氣吸入至小腹的呼吸方法生理基礎為將橫膈膜進行下降,然后讓腹部肌肉沿著外部方向進行擴張。該種呼吸方法的運用結果是腹部出現膨脹現象,胸腔里的肋骨會向內進行壓力的收縮,容易導致腰部的肌肉出現緊張問題,進而造成演唱者身體出現僵硬的問題。此外,該種呼吸方式容易出現氣息小的問題,不可以進行持續性的聲音發出,這樣就會對聲帶造成一定負面的壓力,無法進行高音的演唱,或者是在演唱過程中出現抖音以及身體搖晃的問題。
三、開展正確聲樂呼吸的訓練方式
(一)緩吸緩呼
針對以上在聲樂練習中出現呼吸錯誤的問題,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聲樂呼吸訓練。首先需要對他們進行緩吸緩呼的訓練,緩吸緩呼為聲樂呼吸訓練中一項最為基礎的構成,也是人們在進行聲樂練習中使用頻率比較高的呼吸方式。在進行緩吸緩呼聲樂練習時,需要將身體放松,然后以嘴部為主將氣息緩緩地吸入到身體內,上下嘴唇掀起形成吹口哨的嘴型,然后再將胸部打開,讓橫膈膜進行放松。這樣可以讓肺部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然后呼吸者需要保持暫時的氣息穩定,唱出“啊”的長音,也可以唱出“哈”的長音。因為唱是一種呼吸的形式,在唱的過程中人體喉嚨是一種保持吸氣的狀態,可以在氣流緩入身體的同時讓聲音發出。在唱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氣息力量的勻稱,否則就會出現忽強忽弱的呼氣方式,或者是出現聲音搖擺的呼吸問題。此外,在進行緩吸緩呼訓練時,學生應該保持胸部的自然狀態,不能讓胸部出現塌懈的問題。
(二)緩吸急呼
緩吸急呼也是一種進行聲樂訓練的方式,該種呼吸方式是通過嘴部和鼻部共同作用,將氣息以一種狂歡的方式吸入到體內,在氣息吸滿的時候稍微停留一下,以此保證氣息能夠實現穩定的吸入,然后再依據聲樂演唱中所出現的音高、氣量等因素,以短促的形式唱出“哈”的短音。在唱短音的同時,可以讓腹部和肋部肌肉實現收縮,這樣就形成推動力讓橫膈膜出現收縮動作,然后對呼吸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該種呼吸方式能夠對初學者的氣息高度進行鍛煉,可以瞬間將氣息進行集中,然后進行歌曲的演唱。緩吸急呼對氣息練習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初學者在進行聲樂學習的同時,需要對該種呼吸方式進行學習,以強化自身對氣息的控制能力。
(三)急吸緩呼
急吸緩呼也是一種正確的聲樂呼吸方式。通過讓初學者進行該種呼吸訓練,能夠讓他們實現氣息的下沉,進而更好地開展聲樂舞臺演唱。急吸緩呼主要是通過嘴部和鼻部迅速的呼吸,可以將一定的氣息數量向腹部下沉。[3]在此種呼吸過程中,當胸腔、橫膈膜以及腹部出現擴張狀態時,學生需要穩住該種狀態。但是要注意一點,在穩定擴張狀態的時候不能出現僵硬或者是人為進行氣息向外鼓的動作。之后在氣息的支持力下,初學者需要以平緩的方式唱出一些長音,如“啊”或者是“哈”,這樣可以保證聲音的高度。
(四)急吸急呼
急吸急呼也是一種進行聲樂呼吸訓練的正確方式。該種呼吸方式和人們的喘氣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吸氣的時候不能出現過于飽滿的現象,而在急呼的時候,需要通過力量將氣流進行集中性的推出,這樣可以感到腹部和肋骨肌肉對呼吸進行控制的作用。
四、結論
在進行聲樂學習中,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才能夠樹立牢固的專業基礎。在對學生進行聲樂教學時,需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這樣才可以讓他們進行高質量的聲樂演唱。聲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呼吸方法訓練時,需要讓他們正確掌握人體呼吸中各項功能,能夠合理地利用呼吸方法進行聲樂演唱。通過對初學者進行科學的呼吸訓練,可以讓他們掌握正確的聲樂呼吸方式,對他們進行發聲器官的保護,可以保障演唱聲音的質量,提升聲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賀潔.淺談歌唱教學中呼吸技巧運用的幾個關系及訓練[J].黃河之聲,2017(11):93-94.
[2]陳劍飛.關于體育鍛煉提高聲樂專業學生歌唱呼吸能力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6):111-112.
[3]劉杰君.淺析胸腹式呼吸法在歌唱中的優勢及其在聲樂教學中的訓練[J].戲劇之家,2016(16):51.
作者簡介:谷穗(1977—),女,白族,湖南桑植,中央民族大學法學碩士,少數民族藝術,講師,畢業院校 武漢音樂學院,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