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出理論知識堅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和一定創新能力的人才,實現地方性、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高校鋼琴專業展開了以分層教學為核心的改革。本文將深入分析高校鋼琴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剖析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現狀,同時詳細介紹分層教學的開展方式,并根據問題導向指出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為鋼琴教學的發展出謀劃策。
【關鍵詞】鋼琴教學;分層教學;開展方式;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鋼琴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一)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由于樂器學習本身的特點,使得鋼琴教學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教師需要“一對一”進行指導,才能更精準地培養學生的彈奏技巧,對不同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輔導。然而,隨著高校的擴招,“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展現,主要表現為師資力量需求較多,教學效率日益低下,課堂氣氛不足,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助不理想。可見,傳統的“一對一”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目前高校鋼琴專業的教學要求,在鋼琴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很有必要,分層教學模式可以讓教師服務更多的學生,開展逐批教學,使鋼琴教學更有效率。
(二)學生水平不一,專業基礎存在差距
在我國高校擴招的大背景下,鋼琴專業也完成了不斷擴招的進程,隨著這一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問題開始浮現出來。擴招不僅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學生整體情況的變化也使得教師的工作變得復雜,擴招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鋼琴專業的準入標準,很多鋼琴水平較低、鋼琴基礎薄弱的學生也進入到鋼琴專業,學生鋼琴素養良莠不齊,給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直接影響鋼琴教學效果的提升和鋼琴教學的發展。因此,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應在充分調研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推行分層教學模式,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獲得進步。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教學理念影響改革進程
晉中學院自2004年升本以來確立了地方性、多科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明確了培養理論知識堅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具有較強社會責任感和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然而,師資力量的整體水平并不能適應學校創新發展的要求,影響了改革進程。一方面,傳統的精英化教育、學院派教育根深蒂固,使得地方性、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落空,學生不能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需求,傳統教學理念下學生很難得到教師充分的指導,不利于分層教學的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師資力量的教學能力也有待提升,隨著社會對音樂從業人員需求的不斷變化,教師也應當不斷學習,提升教學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時代脈搏,扎根地方音樂,發揚地方特色,培養出能為社會提供優質音樂服務的可用之才。總的來說,落后的教學理念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將直接影響分層教學的開展。
(二)課堂教學模式陳舊
就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來看,鋼琴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都比較陳舊,仍然沿用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學缺乏新的生機與活力。一方面,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學生鋼琴素養的差異性給鋼琴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仍然采用“一對一”模式將給教師帶來巨大的工作量,拖延教學進度,降低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填鴨式”教學法已經不適應現在的背景情況,傳統課堂上“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的模式過于單一,不能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給予幫助,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喪失積極性。總的來說,陳舊的教學模式成為高校鋼琴專業開展分層教學的絆腳石,嚴重影響了分層教學的順利開展,不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
(三)教學評價體系落后
在高校教學過程中,評價體系是檢測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成效的直接方法,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奮斗目標,這一體系的科學性直接決定著鋼琴教學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的鋼琴教學評價體系較為落后,成為鋼琴教學發展的桎梏。現行的評價體系以考試作為學生唯一的評判標準,“一考定輸贏”的現象頗為嚴重,嚴重束縛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以考試為核心的評價體系缺乏靈活變通,對分層教學的實施是一項較大的阻礙。在這一評價體系下,教師和學生盲目追求考試高分,滿足考試的評價標準,將嚴重影響學生藝術素養的提升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使得分層教學流于形式,難以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三、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的開展方式
(一)教學目標分層
開展分層教學首先要做好教學目標的分層工作,即通過嚴格、細致、全面的考察,充分了解學生的鋼琴基礎和技能水平,從而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層次中,并根據不同層次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有針對性地幫助不同類型的學生實現更合理、更有效的發展。例如,對專業素養很高的學生可以制定更加嚴格的教學方案,設定更高的教學目標,講解更多的前沿知識,引導學生創造性地發展;而針對專業素養中等的學生則要強化基礎,加強技能培訓,通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鋼琴水平。
(二)課堂授課分層
“因材施教”是分層教學的核心,也是課堂開展鋼琴教學的關鍵步驟。針對一般性、理論性的知識,教師可以統一講解,集中傳授,對彈奏技巧等學生差異性較大的方面,教師可以合理劃分小組,讓能力相近的學生成為一組,不僅能夠互相切磋進步,促進小組間的良性競爭,教師也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分組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評價分層
教學評價分層是在教學目標分層的基礎上開展的,摒棄傳統的“一考定輸贏”方案,綜合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水平采取不同的評價體系。例如,對于專業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采用全面的評價體系,更加強調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而對于專業能力中等的學生,則側重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考核,鼓勵學生加強練習,夯實基礎,通過評價體系看到自身的進步,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四、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引進優質教師,加強教師培訓
面對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高校鋼琴教學在實施分層教學時要重點關注。首先,要積極引進優秀教師,一方面滿足師生比的需求,另一方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引進新鮮血液,帶來先進的知識和教學方法;其次,要加強師資力量培訓,組織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創新意識,用系統的培訓武裝教師隊伍;最后,在人員篩選和師資培訓中強化分層教學理念,讓教師在實踐中大膽運用分層教學法,優化教學效果。
(二)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
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實踐策略。豐富的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在娛樂中學到知識,提升技能,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創新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與不同層次、不同小組的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良性互動,能夠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鋼琴教學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保障。
五、結論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應用型人才成為高校追求的人才培養目標,鋼琴專業應以分層教學的開展與實踐為契機,加快改革進程。很多高校鋼琴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學生水平不一,專業基礎存在差距,因而在鋼琴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很有必要。目前,我國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存在教學理念影響改革進程、課堂教學模式陳舊、教學評價體系落后等問題,需要深入探討,一一克服。在開展高校鋼琴教學分層教學時,可以從教學目標分層、課堂授課分層、教學評價分層三個方面入手,同時,有針對性地積極引進優質教師,加強教師培訓;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優化評價模式,健全評價體系,提高鋼琴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琴.幼教專業數碼鋼琴教學模式革新——以分層教學為例[J].藝術教育,2017(17):70-71.
[2]趙文昊.淺析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的開展實踐[J]. 黃河之聲,2017(08):29.
作者簡介:白雨虹(1975—),女,漢族,山西呂梁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鋼琴教學與演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