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云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多元文化也逐漸進入大眾的視野。而受到社會多元化趨勢的影響以及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音樂教學也越來越傾向于多元化,“發揚民族音樂,滲透多元文化”成為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的理念。為此,本文從小學音樂教學融入多元文化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等方面闡述了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多元文化;小學音樂;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在新課程改革以及社會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將多元文化融入到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許多學校和教師在課程的設置、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都有意識地提高了對多元文化的重視程度。就小學音樂教學來說,多元文化的滲透已經取得了一些顯著的效果。一是音樂的主題內容較為生動活潑,可以與小學生的心理成長達到完美的貼合;二是音樂教學內容能夠貼近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更真實地接觸音樂文化;三是教學內容相較于舊觀念的教學內容有了很多的補充,通過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來感染學生。總體而言,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正逐步滲透多元文化。
二、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多元文化的滲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的教學成效與預期想要達到的效果仍有著一定的差距。在滲透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教師通過教學想要達到的預期效果。換句話說,就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的一種期望。在多元文化的前提下,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堅持以音樂文化為主線,通過將音樂知識,如音階、發聲、節奏等與其他藝術知識相結合的方式來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然而,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時并沒有做到將藝術門類很好地結合,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往往出現的情況是,要么有意識地在教學中融入了很多理論知識,而忽視了最基礎的教學生唱歌;要么老師在教學時過于注重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將教學僅僅停留在表面,沒有使學生真正接觸到音樂。
(二)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推動力不夠高
據統計,大多數的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缺乏興趣,認為民族音樂難聽。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側重點有密切的關系。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理念落后,帶領學生學習民族音樂時,也只是止步于聽賞或理論學習的層面,導致民族音樂達不到足夠的推廣效果,讓學生很難有足夠的機會接觸民族音樂,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從而使學生無法產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之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小學生民族意識薄弱,愛國情懷淡薄的現象。
(三)小學音樂教學內容單一
由于教師在教學時對多元文化的滲透程度不夠,導致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小學階段的音樂學習本來就沒有過多深入的知識體系,而教師在教學時又不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就使得小學音樂教學工作在開展時沒有濃厚的文化氛圍。
三、有效提高多元文化與小學音樂教學結合的措施
為了有效地發揮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就必須研究出有效的應對措施,解決上述所提到的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強教師對多元文化的重視
加強教師對多元文化的重視程度是保障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教師的教學目標,小學音樂課程的設立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要認識到讓學生更多地接觸不同背景的音樂文化有助于學生領略更寬廣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時,要帶領學生認識和學習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意識到民族平等的觀念,不能讓學生產生民族歧視或排斥民族音樂的想法。只有教師充分認識到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學中更好地融入多元文化,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發展。
(二)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自身具備了良好的音樂文化素養,才能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更好地學習。這就要求學校在選拔小學音樂教師時嚴格要求,同時教師自身也要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不斷豐富自身對不同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認知,并將這些多元文化帶到課堂教學中來,引導學生感受音樂魅力。
四、結束語
總之,將多元文化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及鑒賞能力,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意識,這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都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高霞.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小學音樂教學新途徑[J].文學教育(下),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