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師音樂專業合唱課,對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基礎和綜合能力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索了高師合唱課的教學模式,并提出高師合唱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注意事項,旨在為提高高師合唱課教學效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師合唱課;多樣化;綜合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一、高師合唱課的教學模式思考
(一)多媒體設備的利用
傳統的合唱課,往往是教師選擇好合唱曲目,學生配合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笵唱。形式比較單一。但在筆者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借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通過其多樣性、生動性,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好的視聽環境。首先通過多媒體技術,可降低合唱理論知識的枯燥性,使其變得生動、有趣,可以提供給學生更加形象的教學環境。其次通過多媒體,可以播放優秀的合唱團視頻,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更強烈的聽覺感受,從而獲得更深的情感體驗,提升其對合唱的興趣。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加深他們的印象,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合唱的相關知識。
(二)網絡信息技術的利用
傳統的教學內容僅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利用網絡息息化技術,可以使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變的更加豐富。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展,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融入更多的教學新觀點。通過網絡信息化技術,可以建立網絡平臺,讓學生從平臺上獲取更多的合唱教學信息,提高其知識面。通過網絡信息化技術,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的交流,并且由于網絡的發達,便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效果。
(三)加強合唱實踐環節
1.課內實踐教學
合唱藝術屬于表演藝術,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合唱實踐環節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音樂情感的表達,發聲技巧的訓練、合唱聲音的調整、聲部間的相互協調和平衡等教學實踐,是可以通過在課堂上,選擇經典的合唱作品進行分析,演繹,來作為實踐教學的第一手資料。設計科學的教學環節,與學生一起循序漸進、理論結合實際,共同完成。
2.課外藝術實踐環節
要豐富學校的課外藝術實踐教學。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多帶領學生“走出去”,積極參加課外藝術實踐活動。比如:帶學生到別的合唱團演出交流;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學到的合唱知識積極參加社會上的群眾性合唱活動,增強其良好的社會服務意識,為其今后走向社會奠定基礎等。此外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合唱藝術的專題講座,拓展學生合唱的知識面,讓學生從培訓中提升自己的合唱知識理論。
二、高師合唱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的幾點注意
毋庸置疑,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了現代高師合唱教學的效率,為了更好的發揮多元化教學模式的作用,有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一)教師的繼續教育
學習是個長久的,不停歇的過程。老師也需要不斷地充電學習。學校對在職教師應關注并且提供充足的繼續教育培訓。或引入專家或加強與兄弟院校的合作。通過學習交流不斷引進新的,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來滋養本校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讓教師的教學模式充分符合時代的社會需求。
(二)合唱教學的內容更新
學校應積極組織一線教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進行教學教材的編寫,引進國際先進的科學的多元化教學教材。如多引進一些當代國際上優秀的、反應時代特色的合唱作品供學生賞析和學習。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讓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利用成熟的網絡平臺讓學生掌握到國際前沿的合唱動態。
(三)有針對性的培養方案
對綜合素質強,實踐能力好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培養。為這些學生盡量提供社會實踐機會。比如讓這些學生參與到教師的教研工作中;或者采用組建業余合唱團的方式,為學生多創造實踐機會;鼓勵學生多觀摩和參加合唱排練、演出、比賽等實踐活動;并且要求他們多觀摩優秀合唱團的音樂會,增加自己間接的舞臺經驗;在學校也要多組織合唱比賽,有利于增加他們的曲目積累及豐富他們的演唱經歷。
三、總結
現代教育教學對高師合唱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的提升高師合唱的教學效果,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是合唱教學的必然趨勢。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采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實現合唱教學,不斷對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調整,才能更好地對學生的合唱能力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蘭曉梅.我國高師合唱教學問題與改革措施探討[J].莆田學院學報,2015(06).
作者簡介:潘宇凌(1983—),女,漢,湖北人,碩士,講師 ,研究方向:合唱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