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摘要】長笛教學屬于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聲音及氣息的訓練,保障學生掌握長笛的學習方法,使其能夠提升自身的學習水平及能力,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本中具體闡述了長笛教學中聲音及氣息的具體訓練方法,以提升長笛教學的整體效果。
【關鍵詞】長笛教學;聲音;氣息;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長笛聲音訓練
(一)口封松弛訓練
對于長笛學習來說,唇部屬于學習的重點部分,因而需要對口封松弛進行訓練,這其中首要任務如何松弛雙唇。針對一個剛剛學習長笛的人來說,在最初訓練階段,可以借助羽毛在唇前深深呼氣,然后再將氣緩緩吹出,由此能夠看到羽毛均勻的擺動,與此同時,嘴唇也具有比較深刻的感受,這個狀態的下雙唇基本上處于松弛狀態。要完善口封松弛訓練,學習者必須要注重氣息力度增加,不能單純依靠口腔力度,而是還需要借助腹部及腰部力量,增加胸腔壓力,控制氣息輸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口腔壓力,增加氣息力度,增加速度。
(二)笛頭聲音松弛訓練
音樂如同有生命一般,假設我們賦予長笛音樂不同的情緒,則勢必會達到不同的效果,比如緊張的情緒,將會導致生命黯淡許多,缺乏活力,沒有感染。要想最大限度提升長笛的感染力,則勢必要讓聲音變得松弛,尤其要做到笛頭聲音松弛訓練。而對于被訓練者來說,讓笛頭輕松出現在自己松弛的下唇之上,笛頭的唇墊內側,必須要貼在下唇的唇下方,笛孔內側則需要緊貼下唇線,主要是位于下唇線,笛頭與嘴唇來說,兩者需要保持平衡,吹進笛孔氣息,必須要學習者實施微調,直至吹出正常的聲音,而且上下嘴唇以及口封都處于松弛狀態。
二、長笛氣息訓練
(一)胸腹式呼吸
長笛訓練過程中,對于氣息的掌控也是非常重要的,這直接關系到最終呈現的效果,根據研究分析,長笛教學中氣息的訓練方法有多種,如胸腹式呼吸法,對于這種練習方法來說,最重要的是吸氣,這樣腹部就會充滿空氣,直到形成膨脹感為止,自此之后,才能慢慢排除氣息,完全排除為止,這個時候腹部就會形成極大氣壓緊張感,但是現階段不能立刻開始吸氣,還需要忍住5秒左右,將胸腔打開,然后放松腹部,由此身體能夠會按照規律進行吸氣,這是練習初級階段。對于該訓練方法來說,必須要憋氣,與此同時,人體胸腔也勢必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在具體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使其能夠循序漸進,掌握訓練方法,也不會傷害到身體。
(二)站坐姿練習法
長笛氣息練習有助于學習者更好的掌握要領,而對于氣息練習法來說,不管是站姿練習,還是睡姿練習,則都必須放松身體,這樣才能在完成吸氣之后,學習者的氣息于腹部停留4秒,自此之后,再將氣息排除出去,與此同時,初學者這種氣息練習不斷遞增,自然將會極大地增加熟悉度,通過循序漸進的模式,從而延長氣息腹部停留時間。相較于睡姿練習,站姿練習則更具優勢性,這主要表現在對于練習環境要求相對較低,更重要的是對于時間的要求也甚低,由此一來,勢必會極大地增加練習隨時性。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種練習方法還存在其他方面的優勢性,即利于練習者快速進入狀態。
(三)貼墻練習法
在對上述練習方法有所掌握之后,需要對長笛練習增加適當的難度,而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紙貼墻練習法。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能夠將A4紙用手垂放在墻面上,然后引導其吸氣,與此同時,借助同樣方式吐氣,借助呼出的氣促使紙張貼于墻面上,而伴隨練習時間逐步遞增,對于紙貼在墻上時間也隨之增加,由此才能達到相對較好的練習效果,隨之學習者練習難度的不斷遞增,某種程度上增加了長笛練習的整體效果,必然促使其保持相對良好的練習習慣及效能。
三、結語
總體來說,長笛教學中聲音與氣息的訓練尤為重要,這直接關系到學習者長笛練習的最終效果,因而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則需要掌握練習的方法,教會學生聲音及氣息的訓練方式,使其能夠掌握基本的訓練要領,這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具有極大的幫助。文章對此展開全面且有效的分析,借以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長笛吹奏的方法。
參考文獻
[1]金葳.長笛教學中聲音與氣息的訓練方法探討[J].黃河之聲,2016(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