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紀,俄羅斯音樂代表人物有阿利亞比耶夫、古里遼夫等人。音樂曲目改編大師格林卡又豐富了這一領域的題材表現和技巧表現方式。也正是這一時期創作者的不懈追求,帶動了俄羅斯浪漫曲的滿天繁星。阿利亞比耶夫的《夜鶯》主題旋律簡單而優美動聽,抒情且具有感染力,充滿了濃烈的俄羅斯民族氣息,同時音樂表現上以不斷變奏的創作手法帶來豐富的變化性,非常具有技巧性,成熟度高,代表著浪漫曲的高成就作品,造就了此曲目擁有極高的高傳唱度,廣受中外歌唱家青睞,各種版本的演繹皆精湛且相得益彰,并成為廣大聲樂學習者的必學曲目和參賽常見曲目。
【關鍵詞】俄羅斯;藝術歌曲;《夜鶯》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夜鶯》的創作背景
(一)歌曲《夜鶯》的改編始末
《夜鶯》是一首旋律優美的俄羅斯民族特點鮮明的藝術歌曲,原曲短小而精湛,僅四小樂句構成。歌曲改編顯示了大家對其特色和地位的肯定,歷史上眾多音樂家都嘗試著對于這首歌曲進行改編,但遺留史冊并備受大家推崇的還是格林卡和李斯特的鋼琴曲目改編。他們對這首歌曲的改編各有特色,都充滿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從格林卡的改編上看,鋼琴改編注重鋼琴演奏和感情抒發的互相交融。
(二)歌曲《夜鶯》的結構特征
阿里亞比耶夫的《夜鶯》是一首改編自旋律優美而主題簡單的俄羅斯民間歌曲,它短小精悍,加之輕巧的花腔介入,在眾多花腔聲樂作品中具有顯赫的地位和辨識度,受到眾多中外著名歌唱家的青睞。在結構特征上表現為主題簡單,花腔技巧純熟,主題的不斷變奏。
二、《夜鶯》的演唱處理
(一)不同歌唱家的演繹版本
在歌劇界領域,《夜鶯》擁有其獨特的魅力,一直是眾多歌唱者體現歌唱功底的最好例證,經常成為花腔女高音展示自己炫彩歌喉的最佳選擇。1828年,這首歌曲首發,茨岡的實力歌手花腔女高音塔尼亞傾情演唱。在我國早期,中央戲劇團有沈湘、郭淑珍等演唱家競相演唱,她們歌唱功力的雄厚與完美的藝術演唱受到眾人的好評。
(二)個人的演唱體會
筆者曾演唱過此作品,為筆者在聲樂學習過程中興趣最為濃厚、最為鐘愛的一首經典曲目。經搜尋大量資料、視聽不同歌唱家的演繹版本、反復練習思考,積累了一些演唱體會。筆者認為,演唱要注重花腔部分的重點把握,同樣的,首先最重要的是體會作者的感情抒發,在對整體感情有重點把握的基礎上,才能將這首歌曲傳唱得惟妙惟肖。
1.俄文歌詞及咬字
《夜鶯》的歌詞,字面內容很簡單,“夜鶯,我的小夜鶯,歌聲嘹亮的小夜鶯;你往何處飛翔?整夜你在何處歌唱?”不斷重復歌唱,抒發強調,并以旋律的花腔為載體,起伏發展。
學習俄語原文歌詞發音過程中,練習難點集中在一個音節上,它是全曲最重要的一個字節。(1)輔音字頭“vi”不能濁化“v”即不能濁化牽動大的胸腔共鳴共振;(2)不能拖長輔音,即不能分離輔音字頭“vi”,與緊接的元音“e”,即不能讀成“vi”-“ye”;(3)不能省略不讀緊密附帶于“v”后的“v‘i”,即不能讀成“ve-i”。
(三)花腔演唱注意的要點
對于《夜鶯》的演唱功力首先要注重合理的呼吸,正確的呼吸能保證每個音都有足夠的氣息去表現才能將音樂的神韻表現出來;其次,要有恰當的起音,從整首歌曲的感情起伏來看,起音可以給觀眾一個感情基調,讓人們有更好的觀感;最后,要講究聲音的連貫、靈活性,從而引起共鳴,音階之間不能出現過于生硬的起伏。從整首歌的表現上看,要把握住歌曲的控制力度,將每一次歌聲的顫音、震音、高音都完美地發揮出來,這樣才能有更高的花腔表現。
三、歌曲《夜鶯》對聲樂專業學習者的意義
歌曲《夜鶯》無論是演奏技巧還是唱法,都對聲樂專業學習者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它是眾多音樂會上深受廣大花腔女高音所喜愛的曲目,也是許多歌唱家用來炫技的常用經典之作。其婉轉動聽的曲調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與喜愛,是世界經典名曲之一,為世人所傳唱。
《夜鶯》屬于藝術歌曲,藝術歌曲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盛行于歐洲的一種曲調,其主要特點是適合用來抒發心中感情,表現其思想動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將詩詞的內容與歌曲的曲調相結合,既有詩詞的文氣,也有歌曲的樂氣,側重抒發和表現人內性世界的情感,有著很強的表現力。
綜上,聲樂專業學習者演唱《夜鶯》,需注入豐富的個人感情,才能真正將歌曲的藝術魅力所表現出來 ,才能達到人歌合一的境界。
作者簡介:童心,陜西師范大學優秀畢業生,在讀研究生。華師大寧波藝術實驗學校音樂教師,浙江省聲樂專業委員會會員。區優質課一等獎,曾與寧波交響樂團合作,演唱莫扎特歌劇選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