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課屬于具有特殊性的課程,學習此門課程的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還應當對此學科充滿興趣,才可透過自身努力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高中音樂課教學中,師生互動逐步得到了大家的重視,通過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提升音樂課堂的效率,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我國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發展來看,我國急需改變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現狀,才能順應我國教學發展,持續提升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執行,需要教師與學生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積極性,令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獲得提升。因此,在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需創建良好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喜愛音樂課堂,令高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獲得提升。本文通過對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重點分析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的提升方法。
一、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一)提高課堂教學氛圍
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激發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氛圍。師生互動式有利于師生的角色轉變,令師生能夠構成學習的共同體,讓課堂氛圍更加和諧。對于一些長期使用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方式而言,師生溝通、探討、問答、表演等,均需要民主、和諧的氛圍,才可以良好地進行。這是由于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生才可以更加自在地表達自身想法,而不會像傳統教學中的課堂一般,成為教師一言堂的狀態。音樂作為一個較為自由的藝術,其追尋自然之美與情感體會。只有提高了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才可以一同感受音樂、體會音樂,讓學生在相同的環境中自由地進行學習。[1]
(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
高中音樂課堂運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拋棄原本的重教方式,而變成重學的方式。從以往的注重教學的過程變成注重教學的結果,更加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真正展現出學習的主體作用,實現自主學習。想要達成這一點,則需教師通過科學與先進的教學方式給予教學,包含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高中音樂課堂中運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通過與教師進行溝通而主動發覺問題并進行分析,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變成課堂的主人。并且,只有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才可以令音樂教學更加精彩。
(三)提高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
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可以增強師生相互間的情感溝通。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學生會因喜歡某個課程的任教老師而喜歡此門課程,高中音樂課程也是如此。公眾音樂教師在課堂中正確運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讓學生更為喜歡教師,喜歡與教師相處,以此更加喜歡上音樂課,喜歡學習音樂。并且,教師對音樂作品的情感會對學生理解音樂帶來影響,而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體會也會左右教師的思想感情。這成為師生相互間心有靈犀的歷程,只有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才可以真正達成師生間的默契,讓師生共同在音樂中將精神與情感相融合。
二、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一)欠缺輕松的學習環境
對于高中音樂課堂教學而言,教師因受傳統因素的影響,在教學中十分嚴厲,令課堂氛圍十分壓抑,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的教學環境必然不利于提高課堂效率,教師無法通過提升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喜歡音樂課堂。輕松快樂的課堂環境能夠提升學生的熱情,教師一旦未做到,則會較易讓學生喪失對音樂的學習熱情。目前,諸多音樂教師具有不正確的教學理念,認為只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式不正確
正確的教學方式對提高課堂效率十分有利。音樂教學的從教學方式較為靈活,在高中教學中,這不但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還可以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高中音樂教學方式具有諸多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缺少新意與靈動性,成為目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十分主要的一個問題。并且,諸多音樂教師僅將教學作為一項任務,在某一程度上教師欠缺改革教學方式的動能性。
(三)欠缺實踐教學
音樂教學也需要進行實踐,只有如此,才可以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可是,有些音樂教師對此并不認同,認為只要在教室中進行教學,就可以完成教學目標。可是通過音樂教學實踐而言,僅在教室學習的結果并不理想。實踐教學屬于我國教育中較為普遍的教學方法,其不但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令教師透過轉變教學方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國高中音樂教學較少運用實踐教學方法,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力度。
三、提高高中音樂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方法
(一)無論作為基礎教學還是延伸教學,想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則需運用趣味性教學方式
不論哪種教學方法,均需師生相互間的互動,這就需教師掌握好互動教學與興趣教學之間的關聯。為了有效進行師生互動,教師應當把控好師生間的關系,教師應當掌控好情感投入的程度,才可以讓所有學生喜歡音樂課程。教師應當針對實際內容給予相應的互動配合。例如,對于《誰說女子不如男》的音樂鑒賞而言,可以先制造好課堂氛圍,為學生介紹音樂和戲劇的魅力,然后再使用多媒體播放花木蘭代父從軍的音頻,讓學生體會到音樂和戲劇間美的切合點,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2]
對于趣味性教學模式而言,通過改變音樂作品,能夠顯著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例如對《春天的故事》一歌的鑒賞,當學生十分了解此歌曲后,進行歌曲重命名。學生能夠展現出自我思維,將其變成新世紀之歌,或前進歌等。再讓學生將改過的歌名與原歌名進行對比,從而顯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新鮮感,增強課堂的教學氛圍,讓趣味化不斷感染教學課堂,令師生之間獲得更好的互動,確保學生有效學習相應的音樂知識。[3]
(二)在音樂鑒賞教學模式中,傳統音樂教學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
當前以流行樂為主,許多學生并不青睞民族音樂和傳統演奏音樂。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屬于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沉淀,如何提高學生對此方面知識的學習熱情,變成教師教學的主要方面。這不但能夠展現出傳統音樂文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從而需教師將其與現代化教學方式相融合,例如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教學。在教學中,應當將傳統音樂文化的宣傳主題確定好,讓學生尊重民族傳統文化,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傳承理念。在教學當中,為了打造趣味性的課堂,可以將各種藝術表達方式相結合,讓教學更加感性,更加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音樂教學使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而言,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激情,讓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獲得提高。并且,教師需持續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依照師生互動的方式,使用良好的教學方法,融會于音樂課堂教學當中,令高中音樂課堂體現出應有的魅力,以此令高中學生在學習中獲得進步,從而體現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價值得。
參考文獻
[1]王啟才.淺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藝術的應用[J].高考,2017(12):212.
[2]黃俐.師生互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實踐經驗及效果分析.[J]中華少年,2015(31):137.
[3]張京江.讓高中音樂課堂在互動中走向精彩[J].新課程導學,2015(16):20.
作者簡介:張畢(1980—),女,苗族,畢節市,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音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