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龍
【摘要】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重點,更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學前教育專業是我國教育發展的一大亮點,也是社會大眾的一大關注點,尤其是聲樂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探討應用更是意義重大。律動情感教學法作為一大創新教學方法更好地順應了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需求,有效地提升聲樂教學的整體效果。本文以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所存在的問題為起點,著重分析了律動情感教學策略在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帶給相關教學工作者一些新的啟迪。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律動情感教學法;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學前教育的針對對象是幼兒這一特殊群體,他們不僅僅好動、好玩,而且對一切事物充滿著好奇,這就使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工作充滿著更多的獨特性。律動情感教學是一種創新化的教學方式,旨在培養學生的整體協調性,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熱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聲樂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可以不僅僅學到聲樂知識,更能夠學會如何應用到將來的教學實踐中。律動情感教學的核心在于促進學生認知以及感悟音樂的要素,借助律動提升學生對音樂的體味能力以及音樂的表演能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積極參與者,以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加融入音樂欣賞學習世界,為聲樂教學活動提供無限的助力。
一、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分析
(一)未樹立正確的律動情感教學認知
當前,學前教育是我國高職院校教育的主力軍,占據的教育比重相對較大。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還沒有對律動情感教學法形成起正確的認知,導致了忽視對學生的律動能力的挖掘與培養,對律動情感教學的實踐更是十分淺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的教師忽視了學生將來是要進入幼兒課堂從事幼兒教育的,對學生的培養忽視了教學方法的傳授,沒有將律動情感教學的精華融入到課堂中,聲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發聲的原理,忽略了對學生音樂創造力與想象力的培養,沒有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的能動性,不利于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學生。[1]
(二)未招收音樂綜合素質基礎良好的學生
目前,我國一些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條件比較寬松,學生招收門檻比較低,并沒有依照聲樂專業的學生音樂素質能力實施招生工作,一部分學生不僅聲樂嗓音的素質水平不高,而且缺乏對音樂的感悟以及音樂節奏的控制,不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并未達到招生的條件,這樣的學生無法真正進入聲樂世界學習。由于聲樂學習具備一定的專業性,一些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難以達到標準,久而久之,學生對聲樂學習更是產生了畏難抵觸心理,難以跟上聲樂老師教學的步伐,更難以勝任將來的教學工作,給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帶來了困擾。
(三)未實行科學的聲樂課授課體系
科學的聲樂課授課體系是教學活動的一大保障,當前,教學實踐過程中因為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高職院校仍舊沿襲傳統化的教學理念,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了專業理論上面,即使一些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了實踐教學的意義所在,[1]但貫徹的力度仍舊不足,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出現分離,沒有一個系統化的聲樂教學大綱作為依托,教學活動出現隨意性,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2]
二、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的律動情感教學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聲樂律動情感教學觀
聲樂課教學是高職學前教學的基礎,高職教師需要正確認識律動情感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借助優秀的實踐教學經驗制定自身的教學目標,[2]與此同時,學生必須要強化對律動情感教學的學習,鼓勵學生積極體驗與表演幼兒聲樂,提升幼兒聲樂彈唱水平,讓學生能夠把控幼兒歌曲的彈唱能力,從聲樂的角度去體會幼兒教學的內涵。
(二)積極滲透聲樂律動情感教學方式方法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就業所面向的對象是幼兒,聲樂律動情感教學方式的滲透能夠讓學生將聲樂學習變靈活,立足于幼兒的立場去理解教學活動,從教學實踐針對律動情感教學進行分析探究,結合聲樂教學教材融入律動情感教學法的實踐,將律動情感教學方式滲透到學生的聲樂技能培養訓練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發聲與演唱水平。
三、總結
律動情感教學法是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一大亮點,更是推動教學實踐水平提升的新動力,需要教學實踐工作者積極應用與創新,促進高職學前教學專業聲樂教學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龍有成,范燕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的反思與改革策略[J].戲劇之家,2017(17):224-225,227.
[2]金美琳.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課程現狀及改革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