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煜 楊瑞雪
【摘要】音樂教育對中職生的素質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欣賞音樂,可以讓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處事態度,促進人際溝通的和諧以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音樂治療有助于中職生身心的協調。
【關鍵詞】中職生特點;素質發展;心理健康;音樂治療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我校中職學生的特點
我校入學的學生的特點可以總結為:學習成績一般,目標不明確,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學習上的自制能力較差,部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焦慮現象。有些學生品德表現總體較差,紀律渙散,厭學,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較差,甚至有些學生感覺自己不受人喜歡,自卑心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和教育方法,發掘中職生的潛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作為音樂教師應該去發掘學生身上的音樂潛能,讓他們找到自信。
二、音樂教育促進中職學生的素質發展
在我任教的這幾年,我發現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非常高,無論是音樂鑒賞還是唱歌,學生的態度都非常積極。從我對學生的了解,音樂教育對學生的素質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一些正能量的歌曲和音樂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不僅僅局限于流行歌曲,當學生能夠欣賞一些交響樂和一些藝術價值比較高的樂曲,審美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有助于塑造學生良好的個性,音樂可以是一種愛好,也可以是一種信仰,音樂可以讓學生的性格更加的溫和,消除焦躁不安的情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有些學生音樂上的天賦還是不錯的,但由于自己的不自信,從來不敢在同學面前展現出來,這時教師就應該主動發現這些學生的優點,并不斷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三、音樂教育促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中職學生很可能會面對著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壓力,容易出現一些我行我素,逃避,以及對學校的管束產生一系列的逆反心理。這很容易讓學生形成一種心理障礙,這種障礙相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音樂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而且在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上,作用也是很大的。由于現在的青少年,尤其是在校的中職學生,無一例外的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手,都比較喜歡聽歌,所以音樂教育在促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方面有著其他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也是其他學科教育不可替代的,可以用以下具體措施促進中職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在音樂課上強化學生在聽音樂時情緒合理的抒發,主要是欣賞和聆聽一些學生喜愛的音樂緩解疲勞,放松心情。引導學生合理的傾訴、宣泄;鼓勵學生上臺進行表演,培養學生自信心,這樣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愛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人際交往能力,在合唱團中,個人的表現必須服從整體的要求,這也是我校合唱團對學生的基本要求。
四、音樂治療對中職生的作用以及運用
音樂治療在兩千多年前中國醫學的經典著作《皇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五音疾療”。可以說這是一門古老而又比較年輕的學科,它是通過音樂對人的作用所進行的心理治療。音樂治療不僅能夠針對一些心理上的疾病,對于中職生的身心健康也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音樂治療能在中職生的發展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認知神經學和心理學研究證明:音樂刺激能影響大腦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等遞質的釋放,并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等人腦主管情緒的中樞,從而能改善大腦皮層功能,協調左右半球,促進中職生感覺器官的發展,促進智力發展。構成音樂的要素主要是節奏、和聲和旋律,不同的節奏與和聲能夠調節學生情緒,節奏平緩的音樂能夠消除學生焦躁不安的情緒,節奏激昂的音樂則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充滿激情。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有效的鑄造人格,健康美妙的音樂有助于中職生協調身心,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二)如何將音樂治療運用在中職學生中?
多聽,多唱,多奏。多聽,就是在不同的階段讓學生聽不同風格音樂,針對一些喜歡熬夜的學生,可以布置任務讓他們在快要睡覺的時間點聽一些節奏緩慢的輕音樂,這可以促進精神減壓,促進睡眠;針對考試前可以讓學生聽一些節奏激昂的音樂,可以讓學生消除焦躁的心理,更加有信心地面對考試。多唱,哼唱不同的音樂和歌曲。多奏,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開展課余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樂器,培養休閑技能。
綜上所示,中等職業學校的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促進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的重要環節,對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得不停地積極探索音樂教育中的新模式,培養合格的職業型人才,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周亞娜.淺談音樂教育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3):146.
[2]袁媛.淺談音樂治療[J].大眾商務,2009(0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