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文
[摘 要] 職教集團作為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機構,仍處在快速發展的機遇期,但是在內涵建設、作用發揮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以大連的職教集團為例,對職教集團的發展建設進行了思考。
[關 鍵 詞] 職教集團;內涵建設;現狀分析;思考
[中圖分類號] G71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01-01
職業教育集團的涌現和發展,體現并順應了職業教育向整合集約方向發展、尋求建立新型產教融合方式的趨勢和目標。但是當前,職業教育集團在內涵建設、發揮作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以作者所在地區大連的職教集團為例,對職教集團的發展建設進行了一定思考。
一、地區職教集團建設情況
大連市政府于2012年下發《大連市推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實施意見》《大連市關于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建設工作意見》等文件。2012年以來,先后成立了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服務、交通和數字媒體等5個職教集團,涵蓋市內外380所職業院校、行業組織、企業和科研機構,覆蓋大連市近70%的規模企業。
各職教集團均由相關職業院校、行業協會牽頭組建,秘書處設置在牽頭高職院校。政府撥付經費用于建立工作網站和日常運行,對集團建設項目也給予一定的財政支持。自2013年以來,各集團開展了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學標準制定、課程職業能力標準制定、共享性實訓基地建設和微課資源建設等百余項建設項目,財政專項經費支持年均達百萬元。
二、職教集團建設發展現狀分析
(一)集團活動局限于牽頭院校,產教融合、資源共享的作用不明顯
職教集團的牽頭單位都是職業院校,參與企業大都也與牽頭院校有合作關系。集團活動和項目建設主要是牽頭院校在組織和承辦,集團網站更新的內容大都是牽頭院校的工作動態。校企合作的內容集中在頂崗實習、教師培訓、企業贊助活動等初級方面,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共建資源、職工培訓、技術研發等較深層次的內容涉及不多,難以在集團范圍內實質性地促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和資源共享。
(二)項目建設局限于承辦單位,成果應用、轉化及輻射作用不明顯
集團建設項目包含了專業建設、課程標準建設和數字化資源開發、中高職銜接、員工培訓等多個方面,但是大都局限于項目建設學校和個別企業,缺乏與整個行業需求、產業發展、崗位要求的整體銜接。又由于職業院校對企業資源、生源存在競爭,資源難以實現共享,成果轉化輻射作用不明顯。
(三)集團建設的責任主體、功能定位不明確
職教集團不具備法人資格,只是一些利益相關者自愿參加組成的聯盟。由于沒有盈利和社會效益指標的約束,成員單位職責發揮有限。集團沒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和公共場所,發展規劃、資源配置等職能往往由牽頭單位承擔,但是牽頭單位又不能成為完全的責任主體。因此,在建立之初的工作熱情消耗殆盡后,集團發展明顯緩慢,作用發揮也越來越薄弱。
三、職教集團建設發展的幾點思考
(一)理性判斷職教集團的定位和功能
職教集團是在校企合作發展到一定程度,為順應區域經濟發展、滿足各利益相關方需求、自發或半自發成立的一種組織。而部分集團的牽頭和參與單位組建職教集團的動機,在于體現地位、提高聲譽,響應政府號召,甚至為了獲取個人利益,在集團建設過程中采取的行動往往與集團應有的功能不符,導致集團“集而不團”。因此,要保證集團可持續發展,最根本的前提是明晰集團的功能定位。
(二)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
行業協會作為地區乃至全國同類企業之間溝通信息、協調服務的一種社會中介組織,是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力量。與職業院校相比,行業協會在貼近企業、了解人才需求和技術前沿等方面更有優勢。由教育部推動組建的各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制定的教學標準、開發編寫的教材等,專業性、普及性都很高,學校和教師比較認可,成果輻射作用比較明顯。但是,現在的職教集團與行業組織在功能定位、活動開展等方面都有重疊。因此,今后應充分推動行業協會的健康發展,調動行業組織的影響力和積極性,發揮其對職業教育的規范引導作用。
(三)明確職教集團運行機制
很多職教集團沒有專職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秘書處大都設在牽頭院校,工作人員基本是兼任,集團理事會例會、工作會等工作推進機制也都不健全。建設職教集團,必須有專職人員和明確的運行工作機制,只有專職人員才能確保對區域經濟、行業發展、集團成員需求、優勢資源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明確而健全的工作機制才能保證集團工作的持續推進和功能實現。
參考文獻:
[1]王平安,郭蘇華.職業教育集團發展的實踐與創新[M].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韓冰.從職教集團活動現狀看其發展和建設要求[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8).
[3]崔發周.職教集團的基本功能和內涵發展指標[J].職教論壇,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