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巧 莫穎華 徐英輝 梁可
[摘 要] 針對高等學校創新創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實踐,介紹了多維度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關 鍵 詞] 創新與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032-01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觀念上認為大學生畢業面臨的選擇無非就是就業、升學,但是伴隨著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創新創業教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需要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構建層次分明、科學立體的多維度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一、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類課程沒有真正融入學校的教學體系
當前,高校公共基礎課主要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和一些專業基礎類課程,創新創業類多以選修課形式向學生開課,被擠壓到一個較狹小的空間,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實踐實訓環節缺乏有力支撐,課程的輻射面及影響力都較小,因此很難達到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效果[1]。
(二)創新創業課程孤立于專業教育之外,沒有進行深度融合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都比較孤立,最多與職業生涯規劃結合在一起。這樣導致的后果是,學生很難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創業實際中,創業活動缺乏專業支持,沒有可行性,而專業教育的效果也難以通過創業活動來實踐[2]。
(三)缺乏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團隊
大部分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的教育是由專業教師兼任的,缺乏專職的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大多數指導教師自身創業經歷都較少,講解的理論知識脫離創業實際,學生的創業興趣難以被激發[3]。
二、多維度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
(一)開設創新創業基礎類課程
按照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開設創業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術方法相關的選修課,如,《創業學基礎》《大學生創業教育》等。該類課程相當于基礎通識課,注重培養創業者的素質,給學生提供學習經營管理、創業理論等方面知識的機會。
(二)在專業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思維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要與專業能力的養成相結合。應該以專業課程建設為契機,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要求,從學科專業與就業崗位的關聯入手,發掘專業課程中與創業相關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在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得以拓寬創業視野,培養創業思維[4]。
(三)結合專業背景,開設創業核心類課程
如我院藥學專業結合學生就業方向開設了一門創業類課程——《藥店創業》。站在市場需求的角度,通過對藥店定位的思考,從規劃、選址、采購、布局、陳列、銷售、售后等方面對藥店創業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探討了如何具體開創和經營一家藥店。這類課程從實際出發,為學生將來的創業實踐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
(四)學術報告交流類課程
創新與創業過程是實踐性很強的過程,除了基礎類知識和專業知識,學生更需要實際創業經驗和案例的交流。因此,為了更有效地形成一種創新創業氛圍,可邀請創業訓練專家、企業負責人、創業成功人士、校友等開展系列化“創業論壇”,介紹創業方法和過程、分享創業案例、激發創新精神,開拓學生的創業思路和視野。
(五)開展模擬實訓
開展“創新創業競賽”活動,展示大學生的創業實力和成果,并支持和鼓勵學生申報國家、省和學校的計劃項目。通過各項賽事,使學生學習創業知識、獲得創業經歷、鍛煉團隊精神和組織管理能力。
比如,藥學專業就結合專業特色開展了手工制劑創業大賽活動,學生動手制備了手工皂、紫草膏、潤唇膏、護手霜等產品,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創業的艱辛和樂趣,增強了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創業中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育教學計劃,建成層次分明、科學立體的多維度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是高職院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關鍵。多維度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創新創業的精神、提升創業實踐的能力,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談曉輝,張建智,關小舟,等.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建設研究與探索:以中南大學能源學院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6(6):92-94.
[2]胡葉容.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7(51):223-224.
[3]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等.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0(4):55-57.
[4]楊益彬.基于多層次創業教育目標的高校多維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探索,2010(6):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