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素珍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市場經濟逐步走向成熟,促使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為確保企業能長遠的發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更高的份額,企業必須要降低產品成本,實現對資金的高效利用。當前,盡管諸多中小型企業已然意識到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性,但是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對此,筆者就中小企業降低產品成本途徑問題展開系統化的分析與研究。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降低產品成本愈來愈被人們所關注,通過降低產品成本,能促進企業更為科學而高效的生產與經營,這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新時期,中小企業為尋找發展出路,必須要從實際的生產與經營中獲取足夠的利益,實現利益最大化,這就需要加強對產品成本的控制。然而,諸多中小企業在產品成本控制上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成為當前所面臨的突出性問題。
一、中小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意義
降低產品成本便于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據更高的份額,能大大提高企業的行業競爭力與市場占有力,便于企業能爭取到更多、更大的客戶群。同時,企業降低產品成本也是現代商品發展至一定時期之后的重要產物。企業要將市場作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以誠信為基礎,以服務為中心,才可留住老客戶,不斷的開發出新客戶。降低產品成本,可減少在產品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與銷售等方面的成本,也就減少了在產品上的支出,科學控制產品的成本,能幫助中小型企業獲取更高的利潤,以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同時,在整個成本體系中,企業產品成本占到一半以上,因此,在控制產品質量的情況下控制產品成本,能幫助企業獲取高效益,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發展水平。中小企業應意識到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性,了解到其與企業發展間的實際關系,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降低產品成本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不能盲目的控制產品成本,而是要在保證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控制成本。
二、中小企業降低產品成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企業生產的各項材料價格都在逐步上漲,且勞動力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企業面對著這雙重壓力,促使企業的運行成本明顯的增加,致使產品成本控制不力,影響企業的整體效益。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都對怎樣降低產品成本缺乏成熟而高效的處理方法,導致成本管理仍舊停留在以往成本控制環節,僅僅重視生產成本而忽視掉生產之外的材料供應、銷售與物流等方面的成本管理,也未充分考慮外部市場環境、行業競爭與客戶的實際需求等因素對產品成本所產生的影響。另外,一旦產品成本降低,質量也就會有所下降,再加之服務水平不高,最終會使得原本穩定的客戶群流失。中小企業降低產品成本過程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展示如下:
(一)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現如今,很多中小型的企業還在推行家族式管理,此種管理模式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從長遠角度來看,此種管理模式是不建議使用的,且相信在未來會弊大于利。同時,部分員工認為企業運轉與成本控制和自身無關,制定、制定、改進與監督成本目標的工作均由高層來負責,這是一種病態的認知。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相對淡薄,極易導致原材料、設備正常損耗與修理費用等超出預算。
(二)成本管理方法比較落后
當前,我國常見的成本管理法主要有計劃成本法、目標成本法與標準成本法三類。在我國中小型企業之中,這三種成本管理方法比較適用。然而,這三種方法并未在我國進行全面推廣,諸多中小企業仍舊在使用傳統的成本核算與管理法,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也會導致企業的年終盈利變得不夠穩定。盡管部分企業的發展規模在逐步擴大,未對成本進行科學的把控,無法保證企業每年的利潤值。
(三)信息化程度低下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經濟的全面發展,其在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逐年上升。目前,在我國,淘寶、天貓、京東、阿里巴巴等均已成為銷售領域的巨頭,特別是近幾年來,電商的發展速度迅猛,奠定了在整個銷售產業中的重要地位。當前,諸多零售商也都由實體店逐步趨向于電商,而中小企業也應意識到這一點。然而,諸多中小企業認為電商是一種很神秘且難度系數高的運營模式,其在思想與意識上還相對封閉,不敢大膽的嘗試,導致企業運營模式仍舊保持在傳統條件下,會對產品成本控制工作產生制約。
三、中小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規范化措施
(一)增強成本管理意識
企業管理者必須意識到產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若不控制好產品成本,企業極有可能面臨著虧損、利潤負增長的窘境。管理者應帶領著員工學習成本管理的相關方法,灌輸員工產品成本管理的價值,規范員工的行為,進而增強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以求讓員工更為積極的參與到成本管理的行列中去。企業在選拔成本管理人才時,可從學校直接引進,打造專業化的成本管理團隊,把控好產品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到銷售等每個環節的支出,杜絕一切成本浪費行為,從而降低產品成本。
(二)降低產品生產成本
企業產品成本是由原材料、人工費用、制造費用等這幾方面組成的。
首先,我們要抓住對原材料的調查,對原材料進行價格分析,對比前三個月的價格來分析價格趨勢。價格固然重要,但質量也是重要的,從原材料使用率及返工率來對比原材料的質量問題。原材料我們需要從財務部和采購部提取數據并與市場價格相結合來進行調研。
其次,抓住人工費用,現在是人力市場高漲時期,人工費用很貴,但是我們又要留住原有的技術工人,又要有管理上的突破,所以在人工操作技術方面要形成系統的文件和培訓機構,來應對熟手工人的離職,也應用于新手工人的培訓,并形成“幫帶制度”熟手帶新手的機制,更加地完成產品的生產,減少由新手帶來的返工率或損失率。人工費用我們需要從人力資源部和生產部以及勞力市場提取數據來調研。
最后,我們還是對制造費用調研。制造費用是由幾種產品共同承擔的費用和機器 的折舊等組成的。制造費用的組成相對比較復雜和繁瑣。但我們可以進行明細對比,查出每月平均費用的比率來比較有沒有超支。制造費用我們需要從生產部和倉庫、物料部等部門提取數據來調研。
具體來講,降低產品成本的主要措施表現為:
1.原材料方面的調研。從市場、材料提供商、以及生產車間里的品質管理部三大方向來分析如何保證質量的同時,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2.人工成本方面的調研。從勞動力市場、人力資源部、以及生產車間的人工記錄三大方向來分析如何保證產品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工成本。
3.制造費用方面的調研。主要從生產車間的里共用的費用明細與之前月份來進行對比發現分析如何保證產品效率的同時,降低制造費用。
4.將原材料、人工成本 、制造費用三大要素進行分析對比,尋找出最佳降低產品的途徑,最后形成調研報告。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促進中小企業的高速發展,企業應必須要想方設法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而產品支出在總支出占據著很高的份額,因此,企業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在產品上的成本支出,進而讓企業獲取更高的利潤。新時期,為降低產品成本,中小企業的員工應增強成本管理意識,重視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創新企業運營模式,以此來控制產品成本,在保證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為企業獲取更高的利潤。(作者單位為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