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輝?葛曉梅?田晨
智能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實現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本文對河南省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然后找出限制其發展的影響因素,最后就提高河南省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給出對策建議。發展河南省智能裝備制造業,對增強地區綜合競爭力和促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信息網絡、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傳統的裝備制造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技術革命,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方向之一,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河南作為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裝備制造業總體水平居河南省5大主導產業之首。然而,在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由于創新能力弱,智能化水平低,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導致智能裝備供給短缺,缺乏核心競爭力,龍頭企業缺乏、品牌影響力不強等短板凸顯,制約了裝備制造業整體素質的提升。因此,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圍繞河南省智能制造裝備業的發展對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相關發展對策。
一、河南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分析
河南省裝備制造業起步于國家“一五”建設時期,發展壯大于上世紀90年代之后。河南省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連續多年領跑中部地區并在2013年居全國第7位。2013年,裝備制造業成為河南省工業經濟增長的第一支柱產業,全省范圍內的產業聚集區共有180個,其中有79個聚集區的主要產業為裝備制造業。隨著河南省裝備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在輸電設備、大型礦山設備、盾構裝備等領域取得了較好的優勢。以中鐵工程裝備的掘進機為例,2007年前國內掘進機全部進口,中鐵裝備通過自主創新不斷使企業得到壯大和發展。
在質量效益方面,2017年河南省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5萬億元,利潤1089.98億元,其中機械制造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3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實現利潤886.7億元,同比增長8.6%。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裝備制造業必須向著智能升級,實現高端裝備制造的突破。然而,河南省裝備制造業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薄弱、核心技術缺乏等問題,成為河南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瓶頸。為了加快河南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加快智能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競爭力,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益,河南省政府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上,又分別于2017年7月和9月,分別頒布了《河南省消費品和裝備制造業標準與質量提升實施方案》和《河南省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7-2020年)》。
二、河南省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影響因素
(一)智能制造裝備技術體系不完善
除了個別領域外,大多數關鍵節點上原始創新匱乏,例如在控制系統、軟件系統等關鍵技術環節薄弱,各種信息集成軟件、設備關鍵部件接口、信息網絡端口等技術整合不夠。在高精、智能、自動等信息控制技術以及制造技術等方面的體系結構還不夠完善。
(二)核心控制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
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在研發與生產過程中涉及到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以及管理技術等多個方面,目前在這些技術的集成平臺上,整體創新能力不夠,核心技術在國際上缺乏一定的競爭力,與世界一流水平差距依然較大
(三)產業規模小,缺乏國際競爭力
河南省裝備制造業中的大型骨干企業不多,產業規模小,盡管近年來涌現出鄭州宇通重工、中鐵工程裝備、洛陽一拖等一批大型智能裝備制造企業,但是與全國其他各地企業相比,在智能裝備制造領域還不能發揮領軍主導作用,還沒有形成周圍輻射效應,難以有效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的發展,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
(四)產業布局配套之間的協作不緊密
洛陽、新鄉、鄭州、安陽等智能制造裝備基地日漸崛起,產業集中化趨勢也比較明顯,然而與骨干企業生產配套相協調的零配件配套企業“散、小、差、舊”,尚未形成上下延伸、專業化水平、智能化水平、規模效應明顯的產業鏈。
三、促進河南智能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對策
(一)提高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的創新意識,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鼓勵企業圍繞智能制造裝備重大共性需求和關鍵技術進行資源的整合,加大知識技術的創新意識,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能夠有所突破,通過構建包含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重點產業等立體研發創新體系,建立健全協同創新機制。同時加強知識產權意識和運營能力等,能夠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制造創新中心,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推進制造裝備企業改造升級,提升智能制造裝備的生產能力
通過推進傳統制造裝備企業的改造升級,導入個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異地協同開發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切入智能制造的關鍵環節,實現傳統制造裝備企業的升級。針對汽車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鋁及鋁精深加工、中鐵裝備等重點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帶動行業生產效率、資源利用率水平的顯著提升。
(三)打造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區,提升智能制造規模和示范效應
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基礎上,加快打造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集群區的速度。在產業集群內,具有相同類似產業的企業相互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間不僅具有市場競爭的活力,而且也具有相互合作的氛圍,例如在新產品開發、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由此形成整條產業鏈條,各企業之間形成良性的競爭合作機制,促進集群區的區域品牌以及集群區的示范效應提升,進一步為河南乃至全國未來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四)完善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搭建結構體系全面的人才隊伍
加大智能裝備領域創新型人才培訓及培養的支持力度,構建規范科學、具有較強吸引力的識人及用人機制,通過提高工資待遇、解決戶籍及家屬或子女就業或入學問題、股權激勵、科技成果收益分等。另外,深化產學研之間的融合,裝備制造企業應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著力培養現有人才,對裝備制造業的人才結構、知識體系等進行優化,加強智能裝備制造企業人才隊伍建設。
四、結語
智能制造裝備作為未來制高點之一受到了科研工作者和企業家的高度重視,以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為核心,通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建立更具有創新意識的環境,促進河南智能制造裝備的升級換代,實現企業不斷向著生產柔性化與數字化、客戶需求大規模定制化的生產模式轉型。本文分析了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現狀和影響因素,并圍繞河南省智能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給出了發展對策,推動河南智能制造裝備業進一步滿足智能裝備制造業更廣闊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河南智能制造裝備業的綜合競爭力。(作者單位為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管理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