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孟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高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多,高校資金總量逐年增大,識別和防范高校財務風險,進一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本文將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高校財務風險類別和具體表現形式,進一步提出防控財務風險的內控策略。
近年來,高等教育發展突飛猛進,高校辦學規模越來越大,高校運行資金量逐年增加,確保將高校的資金用好用規范,保障教學科研業務正常開展,對高等學校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確分析和識別財務風險,做好財務風險防控成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高校財務風險的涵義
高校財務風險主要是指在高校各項財務活動中,由于外部環境或自身原因造成的學校財務狀況或資金流情況與預期目標偏離,導致高校資金流緊張或斷裂,或高校國有資產產生損失,進而嚴重影響高校正常開展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活動的可能性。高校財務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風險,存在于高校事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我們要采取盡可能的措施,將其影響降至最低。
二、高校財務風險具體識別
結合高校實際情況,高校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償債風險、投資風險、其他風險。
(一)償債風險
償債風險主要指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因向銀行過度舉債等原因造成的導致資金流緊張或斷裂的風險,既包括顯性負債,又包括隱性負責。例如,高校為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大力開展新校區基本建設,在沒有政府撥款或政府撥款進度跟不上建設進度的情況下,部分高校選擇銀行借款等舉債方式籌集資金。在沒有政府專項撥款的情況下,高校一般無力償還本金,只能按期償還銀行借款利息,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另外,部分高校為緩解自身預算壓力,對校內預算采取允許延期至下一年度使用的政策,緩解資金支出壓力,而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時僅考慮當年新增支出,未及時清理結余指標,造成內債,即學校欠內部二級預算使用單位的負債,隨著時間的推移,內債壓力會逐漸顯現。
(二)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主要指高校項目投資過程中存在的投資項目收益無法實現或國有資產浪費或損失的風險。例如,高校在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購置過程中,容易出現重復購置資產、資產閑置浪費等現象,造成資產購置投入與產出不配比。部分高校的校辦企業,依托高校面向社會獨立經營,而校辦企業管理者部分為高校教職工,對企業管理并不專業,校辦企業的經營目標不明確,不完全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造成校辦企業投資收益率低甚至是發生投資損失,不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及為學校創收的目的。
(三)其他風險
資金回收風險,指高校的各種應收款項存在不能如期回收變現或不能及時收取的風險。例如,長期未清理的教職工個人借款,若借出款項無法核銷或追回,則造成資金損失;學生學費長期欠費,學校收費率低,如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則無法完成收入目標。
財務管理風險,指因財務管理流程設計存在漏洞或財務人員未能有效執行財務管理流程而造成的損失。例如,財務管理專業化程度低,財務管理流程設置有缺陷,不能有效防止舞弊或損失的發生;財務人員未能履行基本的財務管理規范要求,對內部規范的執行不到位,如不相容崗位要分離、支出審批權限要明確、對債權債務不及時進行清理等,造成因財務管理人員工作失誤或錯誤而導致的損失。
三、防范高校財務風險的內控措施
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規定,應從學校層面和業務層面出發,在分析查找風險點的基礎上,制定財務風險防控措施。
(一)從學校層面出發防范財務風險的內控措施
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從制度層面出發明確權責。明確學校議事決策機制,三重一大事項應當由班子集體研究決定,對于涉及重大項目投資、籌資事項的決議,還應聘請相關專家進行具體咨詢,對經濟事項的決策、執行和監督應當相互分離。明確崗位責任制,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明確收支審批權限管理,明確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職責,做到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完善財務監督體系,財務、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要各司其責、相互配合,加強內部監督,同時,明確財務信息公開制度,按規定通過相關渠道定期公開財務信息,接受廣大師生和社會的監督。
(二)從業務層面出發防范財務風險的內控措施
1.做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預算編制應做到科學、精細,支出預算編制應考慮全面,收入預算編制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嚴厲杜絕以支定收或赤字預算的情況。加強預算剛性約束,嚴控預算追加和調整事項,不得發生未列入預算的經費支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將收入計劃的完成情況、支出項目預期目標的完成情況等細化成考核指標納入預算績效考核,以績效引導資源配置。
2.規范收入和支出管理。高校所有收入應全部納入學校財務集中核算、統一管理。嚴格按規定范圍和標準進行收費,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防范出現“賬外賬”或“小金庫”。加強支出管理,各項支出全部納入學校預算并符合制度規定的開支范圍及開支標準,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有關規定。
3.整合關鍵業務流程。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遵守國家相關規定的基礎上,明確采購、資產、合同、建設項目、投資等關鍵業務的具體內部控制業務流程,加強資產分類管理,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流程,加強建設項目立項變更管理,加強投資決策執行管理,加強合同內部管理,財務管理流程應與上述業務流緊密銜接,相互配合。
4.加強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強調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加強往來款清理工作,對應收款進行賬齡管理,對達到催交期限的及時進行催收,防止發生資金損失。加強財務信息系統建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把財務管理流程嵌入財務信息系統中,減少或消除財務人員操作失誤或錯誤等因素,提高財務工作效率和質量。強化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教育,全面提高財務人員專業技術水平,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強化財務人員專業判斷能力,防范財務風險。
綜上,為將高校財務風險降到最低,首先要識別財務風險點,運用內部控制手段,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出發,做好財務風險防控,全力做好高校事業發展的財務保障工作,為高校實現內涵式發展、實現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總目標打好管理基礎。(作者單位為杭州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