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慶


【摘?要】
目的?:?對比分析小骨窗顯微手術與鉆孔引流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隨機選定本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為研究時段,遵循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原則,分為A組、B組,每組研究對象人數為58例。A組采納微創鉆孔引流治療,B組采納小骨窗顯微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情況、并發癥發生率。結果?:?A組術中出血量顯著較B組低,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顯著較B組短,并發癥發生率顯著較B組低,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微創鉆孔引流可有效縮短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時間,減少并發癥,安全可行。
【關鍵詞】 ?小骨窗顯微手術;鉆孔引流;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療效;安全性
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腦底小動脈極易發生病變,具體表現為小動脈管壁上出現局灶性壞死、出血、缺血、纖維樣變性、玻璃樣變性等,血管壁的強度明顯降低,可見局限性擴張,極易引發微小動脈瘤,一般在患者過度體力、腦力勞動或者情緒激動時發病,目前臨床對于該病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臨床重點關注的內容[1-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作者為了分析小骨窗顯微手術與鉆孔引流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特隨機選定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16例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研究,進行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研究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隨機選定本院收治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116例,均經MRI以及頭顱CT確診,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為研究時段,遵循隨機數字表法的分組原則,分為A組、B組,每組人數58例。A組女性23例,男性35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為(60.05±8.26)歲;出血時間3~8h,平均時間為(5.52±2.25)h。B組女性25例,男性33例,年齡50~72歲,平均年齡為(61.01±7.01)歲;出血時間4~8h,平均時間為(5.67±2.04)h。兩組基線資料相比,P>0.05,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可比較。
1.2?方法
1)B組:氣管插管全麻患者,術前予以甘露醇降壓,結合CT定位在顳部做一個弧形切口,長5~7cm,牽開乳突,做一個直徑是3~4cm的骨窗,穿刺血腫腔,將血腫抽吸出,于顯微鏡下切口皮層2cm,造瘺進入到血腫腔,徹底清除血腫,電凝止血后縫合切口。2)A組:術前結合CT定位血腫位置并進行穿刺,穿刺要避開重要功能區、血管,在穿刺點位置做一個直切口,顱骨鉆孔之后,將硬膜十字切開,根據預定的深度和方向穿刺血腫,穿刺成功后,連接注射器,對血腫進行抽吸,首次抽吸劑量是總血腫量的30%~50%,固定引流管,縫合切口,結合患者具體殘余血腫量,予以適量的尿激酶(國藥準字H44020647;生產企業:麗江集團麗珠制藥廠;規格:10×10000IU),溶解、引流血腫,每日2次,注入之后夾管2h后再開放,一般留置引流管3~7天,直至血腫清除量大于80%,方可將引流管拔除。
1.3?觀察指標
1.3.1?手術情況??包括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
1.3.2?并發癥?統計并計算所有研究對象術后再手術、再出血、腦水腫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4.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情況對比
A組的術中出血量顯著較B組的低;在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兩項指標方面,A組顯著短于B組,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具體數據見表1。
2.2?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A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45%,顯著低于B組的17.24%,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詳細數據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多見于老年人,男性的發生率顯著比女性的高,該病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手術旨在于及早將顱內血腫清除,降低顱內壓,避免腦出血情況進一步發展造成繼發性的腦損害,及早恢復患者腦功能[3]。小骨窗顯微手術需要進行氣管插管全麻患者,借助顯微鏡完成相關操作,手術醫師必須熟練的掌握纖維外科技能,其次對于腦室、丘腦出血的患者,止血難度較大,明顯增加了創傷性,治療效果不盡人意。微創鉆孔引流術在局麻下展開,有效減少了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應激刺激,對患者腦組織的損傷明顯降低,該手術方法明顯縮短了手術時間,并且微創鉆孔引流術操作方法簡單,對技術要求并不高,取得的手術效果良好,有效彌補了小骨窗顯微手術的不足[4]。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顯著較B組的短,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率顯著較B組的低,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在譚華滄[5]等研究中,術中出血量A組、B組的分別是(28.39±5.30)mL、(94.29±7.35)mL,A組顯著較少,P<0.05,與本研究結果不謀而合,證實了微創鉆孔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為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借鑒、參考價值較高。但是本研究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參與研究人數較少,研究時限過短等,對結果一般性有所影響,因此對于微創鉆孔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治療中的長期療效,仍舊需要臨床進一步增加研究對象的人數,延長研究時段,為臨床評估微創鉆孔引流術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提供更加嚴謹、科學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納微創鉆孔引流術治療,操作方法簡單,且止血效果確切,對于腦室、丘腦出血的患者適用性較高,臨床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何曉云.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小骨窗顯微血腫清除術和鉆孔血腫抽吸引流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16):1612-1614.
[2] 羅方接,李小云.小骨窗顯微手術治療基底節區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手術時機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19):1613-1615.
[3] 蔚強,綦學強,呂俊生.立體定向鉆孔引流術與小骨窗開顱術治療老年高血壓丘腦出血患者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8(06):645-646.
[4] 黃懷忠,杜軍,呂勝青,等.小骨窗經外側裂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5,24(05):508-510.
[5] 譚華滄,任安州,程樹來.鉆孔引流術與小骨窗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