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陽
3月初,一名“90后”姑娘在自己的公眾號發布了一篇標題為《張楊導演,我愛你》的文章,瞬間斬獲10萬以上的閱讀量,讓曾執導過《愛情麻辣燙》《洗澡》《岡仁波齊》等多部文藝電影的導演張楊一夜爆紅,令51歲高齡的他初嘗當上“爆款網紅”的滋味。
這名姑娘開篇就自述為制片人,并在文中自爆,去年在一個電影峰會晚宴上,她初遇張揚導演,彼此加了微信。沒過多久,她就飛去云南大理探班。兩人一起吃晚飯、談人生、談文藝,自然而然就跨越了道德的底線。悲劇的是,第二天早上,導演就稱他有老婆有孩子,并開始有意疏遠她。
這姑娘卻執迷不悟,一邊柔情款款說愿意生生世世當他的妻子,無條件包容他、等待他,另一邊又怨憤交加:“此生永遠不會讓張楊解脫。”隔天她又說,他倆雖然精神有所交集,但并不是情人,而是愛人。再之后她又換了套說詞,說自己是中國臺灣女作家三毛轉世,導演則是她的“荷西”(荷西是三毛的丈夫)。兩人唱的這出戲不是激情焚身,不是欲望男女,而是絕戀輪回!
至此,看戲的網友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吐槽:“求求你放了三毛吧!”“如今的好詞所剩不多了,求你別糟蹋‘女文藝青年這個詞了!”
從這姑娘的文章描述里不難看出,文中男主角的態度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典型“三不男”的被動無辜套路。可再怎么洗白,甚至冠以“天注定”“文藝青年”等關鍵詞,這個故事也是婚外情的性質,這個游戲也是欲火焚身的套路,這對男女也是“三不男”遇上了“女妖精”的人設。所以,別拿三毛荷西當擋箭牌,別拿愛情混淆視聽。兩個人都應受到懲罰,誰也別喊冤,誰也別覺著委屈。
此篇自白文章一橫空出世,歷經網絡平臺的放大和發酵,這姑娘已經開始接受一眾媒體的采訪和關注,并在微博上曬所謂的“光頭照”,稱要開始做一些優秀的作品了。
可以看出,這姑娘已經頭也不回地踏上了“網紅”之路。而“三不”男主呢?除了沉默還是沉默。
別以為當事雙方都得償所愿了,也別以為時間是洗刷這一切最好的方法。這姑娘這般作為,從今往后,娛樂別人、被人消遣將成為其第一社會價值。這也意味著,她自愿放棄了被信任、被尊重的權利。可一旦黔驢技窮,制造不出更雷人、更無厘頭的炒作價值,她就有可能被投資方背棄。
這些,就是激情的代價。因為即使在能讓你一夜暴紅的娛樂圈,實力與情商,仍是必要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