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檸
摘要:近年來,美國對于陸軍指揮官的培養愈加看重,完善并修訂了《陸軍指揮官培養戰略》,為陸軍軍校指揮官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的模型構建以及培養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的具體要求,探討了培養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美國陸軍;指揮官;培養;指揮能力
美國陸軍在美軍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是履行國家醫務和意志的主要力量,也是具備極大世界影響力的一支陸地軍力。培養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有助于其職責的充分發揮,讓指揮官可以正確的分析作戰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正確調整作戰計劃,更好的與其他軍種協同作戰,具備更多作戰創新優勢和技術優勢。由此可見,探討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培養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模型分析
(一)決策能力
美國陸軍指揮官在實際作戰中要根據現有的軍隊力量和作戰空間,形成可續而合理的作戰意圖,并且把作戰意圖下達到軍隊中,這就要求指揮官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決策能力,這樣才能夠將作戰部署闡明清楚,合理支援和使用部隊資源,明確作戰目標和進度規劃,保證作戰指揮的水平和效果[1]。
(二)分析判斷能力
指揮官在面對復雜的戰場情況時,要集中注意力找到關鍵問題,剖析研究這些問題,綜合評估制定出適合的作戰方案,與友鄰單位指揮官和下屬一起分享自己的分析判斷結果,從而更好的整合、聯系作戰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指揮官具備良好的判斷智慧能力、參謀判斷能力和任務分析能力,這樣才能夠以為接下來的作戰提供準確的分析結果和正確方向。
(三)協調控制能力
美國軍隊提倡協調控制能力的重要性,陸軍指揮官更是如此,在指揮工作中先將作戰情況呈現在腦海中,接著體現在協同作戰、支援活動等行動中,無論是針對相繼進行的作戰活動還是同時進行的作戰活動,指揮官都要憑借其良好的協調控制能力做出正確選擇,合理安排作戰空間和時間等,確保可以最快完成作戰任務,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四)制定作戰計劃能力
近年來,各個國家的科學技術均獲得了快速發展,這也充分體現在作戰武器和方式上[2]。美國陸軍指揮官想要達到更高的指揮水平,就需要綜合考慮作戰范圍、武器、速度等因素,不間斷的完善作戰計劃,調整作戰方案,這樣才能夠保證作戰計劃始終處于動態的優化過程,針對突發情況及時作出正確變化,提高作戰勝利幾率。
(五)效能評估能力
所謂的效能評估能力,簡單來說就是陸軍指揮官能夠科學、全面的評估指揮情況,反映出指揮作用的發揮程度。清晰呈現出軍隊整體任務的完成情況、準確性和真實能力,這對于站前部署、戰中指揮及調整行程、戰后評估總結經驗教訓來說十分重要,是促進指揮官指揮能力不斷提高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培養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的具體要求
(一)注重下屬能力培養
在培養美國陸軍指揮官過程中,要意識到培養其下屬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意識的提升指揮官幫助下屬完善訓練細化的能力,讓指揮官可以參與到下屬訓練的實施和準備工作中,評估訓練過程及效果,及時發現下屬訓練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分析這些問題,采取有效方法解決問題,提升下屬自我培訓意識,將指揮官培養成陸軍中自信、稱職的領導者,提高其綜合指揮能力。
(二)強調創新能力
創新是各個工作發展中的生命力。長久以來,美軍十分重視軍人的創新能力培養,因此,在培養陸軍指揮官時也要強調對其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打開指揮官的思維大門,避免文化障礙影響其思維發展,讓指揮官可以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抉擇和部署。
(三)明確達標標準
科學合理的訓練達標標準是保障陸軍指揮官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想要提升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首先就要審視奪度的制定訓練達標標準,讓指揮官能夠在逼真的作戰環境高中,按照達標標準進行各項訓練,設置通信不暢、情報不準等實戰情境,促進指揮官積累更多實踐經驗,提升指揮技能水平。
三、美國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注重院校教育,提升指揮官綜合素質
美國陸軍教育相關部門加強陸軍指揮官的院校教育培養工作,采取反復培訓的模式,保證指揮官可以不斷接受最新的作戰指揮理論性知識和技能技巧,時刻走在社會發展前沿,掌握最先進的指揮手段和作戰部署方法,樹立起“終身訓練”的理念,由淺及深的接受初級、中級、高級等各個層次均是院校培訓教育,全面提升指揮官的協調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藝術等,培養出高素質、可以充分發揮出新時期陸軍指揮官職責作用的合格人才。
(二)開展聯合作戰訓練,提升實踐能力
僅靠理論性的教育很難提高指揮官指揮能力,因此必須要將實戰訓練滲透到整個培養過程中,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積極開展聯合作戰訓練,創設真實作戰情境。讓指揮官可以在訓練中,更好的與相關人員溝通協作,建立起作戰空間模型,制定作戰計劃,提升實踐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指揮官聯合作戰指揮能力,相關部門積極模擬了全球聯網的作戰空間,這樣可以提升逼真程度,讓指揮官快速進入到角色與情景中,加深對陸軍本軍各種能力的學習和應用,也能對聯合作戰的其他軍種知識有一定掌握和了解,保證作戰指揮的正確性。
(三)注重立法,與時俱進創新培養模式
時代在不斷變化,美軍陸軍立法也在不斷完善,一成不變的陸軍指揮官培養模式勢必會被時代所淘汰,難以提高其指揮能力,無法滿足陸軍指揮法的最新要求,不能培養出跟隨軍隊和時代一起進步發展的陸軍指揮官人才[3]。因此,美軍在培養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時,更加注重立法,加強對美軍作戰指揮法規的深入鉆研,明確其中的各種軍事條令,將其納入到陸軍指揮官培養工作中,與時俱進的創新陸軍指揮官培養模式,完善和充實軍事理論內容,創新作戰實踐形式,提升陸軍指揮官培養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陸軍指揮官培養是美軍發展中的一大助推劑,無論是對于就讀在基層陸軍院校的學生,還是對于美國未來的建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美國軍事教育工作重視對陸軍指揮官指揮能力的培養,采取有效的培養策略,提升其綜合智慧能力和個人素養,可以為這些指揮官們今后的出色表現奠定穩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國斌.美國陸軍新型任務指揮概念[J].國外坦克,2016(9):7-7.
[2]美國陸軍思考下一代裝備[J].兵器,2018,000(002):P.9-9.
[3]林陳彬,周一.“軍官才能”模型:美國陸軍軍官轉型之路[J].基層政治工作研究,2018,000(002):P.67-67.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61046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