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洋
2018年3月的一天,渝北區石船鎮膽溝村。
早早吃過晚飯,村民吳幫勇就約上鄰居一起出了門。
漫步在潔凈平整的鄉村公路上,路邊平整的農田里,莊稼正吐出新芽,一旁的農居白墻青瓦,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一副田園美景圖展現在吳幫勇面前。
“要擱在以前啊,村里房子破舊,垃圾成堆,十分臟亂,誰有興趣出來散步?”吳幫勇說。
改變緣何而來?原來,自去年開始,石船鎮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舉全鎮之力,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膽溝村部分村民小組也被確立為“渝北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片區”。
為此,石船鎮成立了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統領其他相關人員的全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強的《全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與各村簽訂考核責任書,納入評先評優的重要條件。
石船鎮還廣泛發動群眾,給每一戶老百姓寫了一封信,做成宣傳單入戶發放,引導村民養成愛護環境的習慣,調動村民積極參與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
同時,圍繞農村環境“五清”和“五亂”專項治理、庭院綠化美化、公共空間改造等重點內容,石船鎮通過整治上百棟破舊房蓋和墻面,補種月季、三角梅等上萬株植物,改造農廁等一系列舉措,大力整治村容村貌。
針對農村常見的垃圾清理問題,石船鎮一方面在村民院壩前配備垃圾桶,在馬路邊每隔幾十米配備垃圾轉運箱體;另一方面,在每個大社配置2名清潔員,全鎮配備近400名清潔員,負責村內道路保潔、農戶生活垃圾收集等清潔維護工作。同時,按照“戶收集、村集中、鎮管理、區運輸、區域處理”的模式,健全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
除了農村生活垃圾,石船鎮還重點治理了居民房前屋后、院落環境及道路沿線柴草亂放、糞便亂堆、雞鴨隨養、亂搭亂建等“五亂”突出問題。
一系列措施接連推出,石船鎮各村風貌煥然一新,不少村民豎起了大拇指。
“現在啊,環境衛生變好了,大家的精氣神也更足了,住在村里啊,一點不比城里差!”走在路上,吳幫勇樂開了懷。
膽溝村的變化只是近年來重慶深入實施“田園行動”,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時曾指出,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要求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成為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總書記要求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讓重慶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為了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重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持續深入推進了“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五大環保行動。
通過開展“五大環保行動”,重慶市城鄉環境質量持續得到改善。2017年,通過實施“碧水行動”,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為優,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通過實施“藍天行動”,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03天,同比增加2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16.7%。通過實施“綠地行動”,重金屬污染防治完成年度2%減排任務,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通過實施“田園行動”,完成400個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1064家禁養區畜禽養殖場關閉搬遷和81萬頭生豬當量污染治理,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通過實施“寧靜行動”,全市區域環境噪聲和交通干線噪聲平均值分別控制在53.5分貝和66分貝以內,主城區噪聲達標區覆蓋率達90.6%。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慶將深刻把握新時代新作為,聚焦新目標、落實新部署,落實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要求,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讓重慶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景煥發新的風采、展現新的魅力。全市環保系統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重點圍繞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重慶市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堅持建、治、管、改并舉,推動重慶生態環保工作持續平穩發展。
村里通過開展綜合環境整治,改變了以前臟亂差的面貌,現在大家的生活環境都變得更好了,每個人對現有的生活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認識,那就是只有環境變好了,經濟才能發展得更快,我們的生活條件才能更好。希望黨委、政府多出臺一些好的政策措施,繼續加強環境整治,讓鄉村振興早日實現。
——九龍坡區陶家鎮文峰村村民 張光祿
我是土生土長的合川人,從小在嘉陵江邊長大。近些年來,在市里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全區各級干部和廣大群眾積極響應“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的號召,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合川對“涪江趙家渡生態工程遺址”進行了保護,還打造了“三江國家濕地公園”。現在合川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由衷地感到高興。生態環境保護應當常抓不懈,希望好的政策能夠繼續得到貫徹落實,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能永享綠色發展的成果。
——合川區政協辦公室信息科科長 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