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
1.體育鍛煉有利于幼兒身心素質的全面提高
體育鍛煉能夠促進幼兒運動技能和神經系統的發展。經研究發現,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幼兒,其身高增長更快。體育鍛煉能夠有效地增強幼兒的肌肉力量和關節靈活性及穩固性,不僅有利于幼兒脊柱的正常發育,還有利于幼兒神經系統的發展,能夠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經常進行鍛煉的幼兒明顯反應更快[1]。
2.體育鍛煉有利于幼兒優秀品質的培養
某些體育項目是需要幼兒付出一定的耐心和努力才能夠完成的。并且,長期進行鍛煉也能夠很好地培養幼兒堅持不懈的優秀品質。幼兒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僅增強了身體素質,還培養了意志力等多項優秀品質。
3.體育鍛煉有利于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兒園是幼兒生活的大集體,體育鍛煉的過程給幼兒提供了很好的社交機會。幼兒可以在某些需要合作的項目中提高自身的溝通交流能力,增強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促進多項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4.體育鍛煉有利于幼兒積極生活態度的培養
幼兒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增強了自己的運動機能,他們會感到自身擁有更多的活力,當幼兒意識到鍛煉是“好事”后就會接受并喜歡鍛煉,這有利于健康、積極生活的態度和方式的形成。
1.適宜性原則
家長與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體育鍛煉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生理特點,選擇適合幼兒的運動項目。幼兒的身體構造是有特點的,幼兒頭部在整個身體中所占比例較大,腿部的肌肉還未全面發展,力量不足。這一特點決定了幼兒不適宜進行遠距離奔跑和需要動用很多腿部力量的項目。另外,幼兒的認知發展處于早期階段,因此幼兒的體育鍛煉項目不宜復雜,規則應簡單、易記。
2.堅持性原則
幼兒體育鍛煉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幼兒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等多種優秀品質的方式。幼兒的注意力容易被趣味性更強的事物所吸引,只有家長和教師在一旁鼓勵,才能更好地使幼兒長期堅持體育鍛煉。在幼兒堅持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幼兒也學會了堅持不懈。
3.關注個體原則
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大體相同,但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尊重每個幼兒的特點,讓幼兒的優點得到最大限度展現的同時,讓幼兒的弱點得到充分的進步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4.全面性原則
幼兒體育鍛煉的項目不應該是單一片面的,不同項目的鍛煉會激活幼兒大腦的不同區域。因此幼兒的鍛煉應該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鍛煉項目同樣可以為幼兒創造可選擇的空間,有利于保持幼兒對體育鍛煉的新鮮感和主動性。
1.區域劃分鍛煉項目
將幼兒的鍛煉項目進行劃分,不僅能夠節省空間,同時能夠照顧到不同特點的幼兒,使幼兒能夠挑選到適合自己鍛煉的項目,不同區域的內容能夠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2]。
2.為體育項目設置情境和角色
幼兒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具有趣味性的內容上,如果體育鍛煉項目太過枯燥乏味,就無法引起兒童的興趣。選擇具有趣味性的體育鍛煉的內容,能夠充分激發幼兒進行體育鍛煉的意愿,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培養兒童進行體育鍛煉的自覺性。
3.為體育項目設置競賽
在體育鍛煉中設置小的比賽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若幼兒在競爭中失敗,也可以培養幼兒堅強的品質。
總之,選擇科學的鍛煉方式不僅適宜于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還能夠使幼兒體會到鍛煉的樂趣,培養幼兒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1]明 君,劉秋菊,鄒 君.體育鍛煉對幼兒身心影響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0(1).
[2]王盛香.淺談幼兒晨間體育鍛煉的有效開展[J].好家長,20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