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美坤
教師持何種態度,將會影響其對周圍的人和事以及教育教學的行為方式。對教育教學工作,態度積極的教師一般會做出積極的反應,進而激起學生對學習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而態度消極的教師則會做出敷衍了事、拖延甚至是對抗的反應,學生學業不僅無法進步,反而受教師的負面影響,產生厭學的消極心理。本文探討教師在教育教學行為中應具有的積極心態。
教師職業態度是指教師在工作中對教育教學的看法和所表現的行為,即教師的工作態度,具體表現為:對教育教學、對工作、對學生的態度。美國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羅杰斯曾說過:教師的態度決定教育的成敗。那么,教師應如何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呢?
國家興衰,取決于教育成敗,而教育成功與否,取決于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教師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的態度、衣著穿戴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偶像。因此,教師不能對學生的要求是一套,而自己做的則是另一套;在學生面前做的是一套,在學生背后做的又是另一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正,雖令不從。”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應該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率先為學生做出表率。以高尚的品質來做學生知識的領航人,人格和心靈的指路人。
教育教學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謀生、養家糊口,而更應該是作為教師自己的一項責任和義務來完成。上課左一句右一句、無條理、無重點內容、東拉西扯,一節課下來不知講什么內容,或是對學生的事情敷衍了事、拖延搪塞、得過且過等現象都是極度不負責任的表現。教師應該以高度的責任感,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對授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每一節課有限的時間里,給學生帶來最大的收獲,這才是一個高效的課堂,也是一個優秀的教師所必須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對待學生的事情教師應該盡自己所能及時有效地解決,給學生一種信賴和依靠感。
要努力地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以及健康快樂成長的良好環境,使他們能夠自由地表達,暢所欲言,并時常地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教師對學生要以一種欣賞的眼光和積極的心態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當學生在品行有點滴進步,學業上不斷提高,心智上逐漸成熟,進而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時,都要及時地加以肯定和鼓勵,并一起分享其中的成功與喜悅;當學生出現困惑和迷茫時,要一起分擔與分解。陪伴學生一起健康地走一程,一起快樂地成長。這才是體現教師社會價值之所在,教師職業幸福感之源泉。
但要注意,寬松、和諧并不是無原則地放縱、遷就和放任。如果為了所謂的寬松、和諧而無原則地放縱、遷就和放任,學生不僅做人做事沒有長進、學業無法進步,還會對教師失去信任和信賴,惡化師生關系,最終誤了學生也誤了教師自己。
寬松、和諧應該是以良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標準為前提的。當學生的品行出現偏差時,必須真誠對待,嚴格要求,要嚴中有愛、嚴中有方、嚴中有度、寬嚴并進,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的發展,維護學生的自尊、自重和自愛,使學生對教師敬而愛之,和諧共處,而不是敬而遠之,唯唯諾諾,唯命是從。
什么樣的心態將決定我們什么樣工作業績,決定我們什么樣的生活。教師持什么樣的職業態度將決定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進而培養出什么樣的學生來。心態端正了,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和社會價值;心態端正了,感覺到快樂,感覺到自己從事的職業的幸福;心態端正了,感覺到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都是理所當然的,都是幸福的。
[1]陳基豪.班主任工作淺談[J].職業,2015(17).
[2]馮春楠.淺談教師職業素養內涵[J]. 職業,2015(23).
[3]曹春貴.淺論教師的教學態度及其影響力[J].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