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雁 李霖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秉h的十九大吹響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勁號角。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新是高新技術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與源泉。筆者基于企業自主創新的內涵與實現方式,試從創新行為與能力特征出發探討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的具體路徑,并已航天高新技術企業為例進行實踐研冤。
企業的創新能力如何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在一些產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如技術創新周期變短、不確定性加大、風險提高等,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成熟度還不高,創新結構較為分散,從市場集中度來看集中度還不強,從自主創新能力的累積性來看,其累積性特征還不明顯。以下結合高新技術企業的生命周期、從創新行為與企業能力發展兩方面對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路徑進行一般性分析。
一、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的路徑選擇
1.初創期企業。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在初創期宜采取原始創新策略。通過原始創新,高新技術企業依靠自身力量進行研究與開發,加上長期大量的資金投入,創造一種難以模仿的核心技術,從而帶來全新的研發與創新成果,開發全新的產品或工藝,從而對競爭企業產生技術壁壘,這有利于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維持。
2.成長期企業。該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宜采取改進型創新策略,這一階段可以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學習、分析、借鑒,進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或新產品,將其核心技術轉變為核心產品,進一步轉變為最終產品,從而生產出符合顧客需求的全新產品(服務)或工藝。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在改進型創新的基礎上重點形成的是產品能力。
3.成熟期企業。當高新技術企業一旦進入成熟期,其產品的銷量基本已經達到最大值,因而其市場增長較為緩慢甚至遲滯不前。此時,高新技術企業宜采取滲透型創新策略,即將產品進行縱向延伸與橫向拓展,從而使其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同時業務范圍不斷拓展。通過滲透型創新,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技術不斷強化,核心產品不斷升級,呈現出獨特性與難以模仿性特征,此時,高新技術企業核心能力已經形成。
4.蛻變期企業。成熟期后高新技術企業如果能夠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方向與路徑,那么它就進入了蛻變期,否則它將走向衰退期。此階段,高新技術企業宜采取協同創新策略,協同創新通過融合各種創新要素,將國內外各種新技術、知識、戰略與組織等層面融合起來,并與不斷變化的市場相結合,從而形成1+1>2的集成放大效應,形成綜合能力提升,實現企業新的經營目標。
從上述四種創新方式的特征可以看出,原始創新強調所創新技術的突破性;而改進型、滲透型強調創新所依賴技術的來源性;協同創新強調創新方式的整合性,但這四種創新方式相互交叉,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企業能力提升方面則體現為“核心技術一產品能力一核心能力一綜合能力”的路徑變遷。這一系列演進并不是時間序列上的簡單承接,而是一種戰略層面的累積躍升,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軌跡。
二、航天企業自主創新路徑選擇實踐研究
航天科技是世界科技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發達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能力與水平的競爭不斷加劇,特別是近年來我國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眾多國外航天企業已經將我國視為強勁對手加以遏制和圍堵,競爭形勢日益嚴峻。航天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拉動我國工業基礎共同發展,因此,航天企業唯有選擇創新的道路。針對內外部形式,航天企業通過多年實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自主創新體系。
1.樹立全員創新精神。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企業自主創新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企業的全面創新管理體系中,創新精神不是企業家所特有的,而應是企業所有員工所共有的。因此,航天企業認識到全面創新管理體系的構建離不開企業家、管理者和員工全員創新精神的支撐,具體來說,首先是培育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其次是引導員工明確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最重要的是,營造有利于激發職工創新精神的企業環境。
2.全面市場創新。市場需求是企業創新的根本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為企業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從世界范圍的自主創新實踐來看,企業創新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壓力,航天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市場創新意味著既重視占有市場、更重視創造市場。市場創新是市場各要素之間的重新組合,它既包括產品創新和市場領域的創新,也包括營銷手段的創新,還包括營銷觀念的創新。
3.知識協同創新。知識創新是自主創新和制度創新的基礎,高校與科研機構是知識創新的主體。因此在企業外部創新協作網絡建設中,航天企業重視發揮高等院校的原始創新資源、優勢和潛力,加強產學研合作的規劃、組織和引導工作,建立了大規模、高層次、多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對接機制,支持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人員與企業合作開展研發活動,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實現知識創新系統與自主創新系統的有機融合。
4.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企業自身的科技資源和研發能力往往比較有限,但是隨著科技研發活動的國際合作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高新技術供應的全球化的發展,航天企業越來越重視國際合作,通過建立海外聯合實驗室、國際合作項目等,充分實現資源的整合和共享,通過自主創新,引進外資、技術和人才,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再創新,從而取得創造性的進步。
創新永遠不停歇,改革永遠在路上。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以企業為主題、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自主創新的實現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動態過程,企業自主創新的路徑選擇也是一個復雜的選擇過程,高新技術企業應根據其所處產業的技術發展趨勢、市場發展趨勢,以及企業技術能力發展的累積性特征而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