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竹蕓
摘 要: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的開設目的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培養物流企業管理崗位所需要的操作型人才。高職院校應不斷探索這一課程的創新性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要突出高職高專職業教育的特點,在教學內容安排和教學活動開展中多講方法,注重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對崗位的適應能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操作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教學方法;創新;操作型人才
中圖分類號:G642;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1-0009-02
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職業技能核心課程,也是連鎖經營、報關等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這門課程的初衷是讓高職大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物流理論知識和基本會計技能的基礎上,通過仿真的物流企業工作場景進行模擬訓練,處理物流費用結算各項業務,運用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軟件進行物流費用結算操作,掌握“物流費用結算員”崗位的工作技能,達到我國物流結算員考核標準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還能讓學生結合課程內容綜合運用物流運作現場管理相關知識,初步形成在工作環境中處理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這門課程不僅可以為學生奠定專業基礎,還能培養學生的物流費用成本控制管理能力、費用結算操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實際操作能力,達到高職高專學生應具備的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因此,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教學可從第三方物流企業所需的物流結算員崗位出發,以“物流企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物流費用管理崗位工作任務為依據,打破原有的以理論為主的內容結構與體系,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組織課程教學的模式?,F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教學為例,針對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隨著人才培養的專業化、培養規格的高要求、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完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物流管理專業的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教材內容缺乏實操性
《物流費用結算實務》教材內容比較單調,只是簡單地從物流企業實際的作業流程進行計算與結算方面編寫,沒有從物流企業結算員這個崗位出發并結合信息化軟作操作案例方面來編寫教材。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容易出現知識系統性不強,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等問題,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
2. 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薄弱
現行的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進行課堂講授,缺乏實訓案例操作性的信息化教學,教師大多比較注重授課內容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日后所從事職業的實際需求。教學缺乏針對性,很少涉及物流費用結算員這個崗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信息化網絡化教學不完整,針對性不強,難以實現“教與學”的真正互動,導致學生的物流管理軟件操作能力不足。
二、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教學模式思路創新
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的教學模式也需要不斷創新,為此,本文提出“以任務為核心驅動、以項目為導向、以管理軟件實訓案例為切入點”的教學模式新思路,以期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實施“以任務為核心驅動、以項目為導向、以管理軟件實訓案例為切入點”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下達各項任務或項目來組織課堂教學。教學內容上突出財經特色,以學生為中心,凸顯實踐教學,讓學生將物流管理軟件與物流專業知識、會計基本操作、識別原始票據等結合起來,按照企業相關程序處理物流費用結算業務,實現與物流費用結算員崗位的“無縫”對接。這樣,可以使學生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加深學生對物流費用結算員崗位的認識,從而體現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的新思路和創新性。
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理論知識的選取則需緊緊圍繞工作任務完成的需要來進行,要以學生為中心,凸顯實踐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根據現行“營改增”形勢完善教材內容,突出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目標。
1. 教材內容要新穎,突出財經特色
教材內容包括第三方物流的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環節,以及針對“營改增”的變化進行費用計算、結算工作。應以“任務導入——任務分析——任務實施”為主線構建教材內容體系,以職業崗位從業要求為導向,結合物流企業費用管理的需要,校企合作雙方共同確定課程的內容、學生的能力及素質目標等。要在突出財經特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嫻熟的銀行轉賬結算操作能力和公司費用結算軟件應用能力。
2. “教、學、練”有機結合,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
本課程的設置是以“物流企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表”中的物流費用管理崗位工作任務為依據,并結合相應的管理軟件實施物流運輸企業仿真的模擬實訓教學,讓學生在完成具體模塊的過程中完成相應的任務,并構建相關理論知識,發展職業能力。這樣,能使學生利用管理軟件完成物流企業實際工作中發生的各項物流費用的分析和結算,增強學生對物流企業的感性認知,完善與企業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機制,達成雙贏的效果。這種教學方法能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更加牢固,同時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訓練。應采取“以任務為核心驅動、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組織課堂教學,向學生下達任務或項目。教學內容要突出財經特色,以學生為中心,凸顯實踐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校內實訓室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3. 采用現場觀摩教學法,利用課程教學配套資源及數字化網絡資料開展教學
通過校企合作單位和用人單位與學校的合作,教師可帶領學生們到相關單位進行實踐實習。在實踐實習期間,校企合作單位的相關部門主管或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學生通過現場觀摩,能增進對工作崗位的認識,增強職業的向往感、使命感和責任感。教師可利用課程教學配套資源進行教學,制作與課程配套的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使教學更加直觀生動。還可利用數字化網絡資料開展教學活動,在原有精品課程網站資源的基礎上,與行業、企業共同建設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圍繞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培養目標建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內容豐富、使用便捷、更新及時的數字化專業教學資源。還可配備數字化(網絡)資源,包括網絡課程、視頻庫、音頻庫、電子期刊等。
4. 不斷完善考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考核方面,教師應制定一套新的考核評價標準,形成多元化、全程化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應改革傳統的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平時成績為輔的考核評價方法,采用考、評結合,以評為主,遵循動態考評的原則,在每個學習項目中的每項學習任務中都設計相應的學習評測表,并包含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評價方式的具體量化指標。在評價體系中,主要由學生、教師和企業專家,分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實訓操作、頂崗實習及創新能力四個方面進行考評,四者所占比例分別為20%、40%、30%和10%,從而形成全程化的學生學習評價體系,這有利于更好地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同時,在評價體系中,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合,理論學習和實訓實踐相結合。這樣,不僅能夠科學考評學生的學習情況,更加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突出教材財經特色,體現以“練”為主的教學特點,在具備物流工作環境并配備相同的設備和管理軟件的物流費用結算實訓室組織教學,最終實現高校培訓與企業上崗的“無縫對接”。這樣,能夠使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物流各個環節中費用的歸集和物流費用核算的基本程序及具體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各種費用結算的業務處理能力。學生在實訓操作中,能夠培養職業意識,形成一定的職業判斷能力,提高職業素質,形成工作能力,為即將從事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程文忠,陳淑蓉.物流費用結算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2]任鳳香.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為例[J].中國市場,2016(09).
[3]聶曉.商品流通企業物流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