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
摘 要:美術故事使得美術作品更加生動形象,感情更加飽滿豐富,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文化修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文章從扎根美術教材、多樣化運用,深入學生生活、激發興趣,投入作品創作、培養創作能力幾方面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故事教學;文化修養;課堂氣氛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1-0097-01
“上有故事的美術課”,就是嘗試在美術課堂中融入美術作品故事,以及美術發展過程、美術家背景故事等內容的講解。融合美術故事,能夠為美術課堂講解營造氣氛,吸引學生美術課堂注意力,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進而推動美術課堂講解的順利進行,使得學生更容易接受晦澀難懂的美術知識,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完成美術教學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美術教材是美術教師教學的基礎,課程設計必須扎根于美術教材,不能偏離美術教材設計的初衷。但是,美術教師扎根于美術教材基礎之上,可以適當改變其應用方法,多樣化運用美術教材,以此達到美術教材高效率的應用。“上有故事的美術課”,就是多樣化運用美術教材,不再照本宣科,學生作品也不再是簡單的臨摹教材作品。內容豐富,情節包含趣味性的美術故事,將美術課堂串聯起來,為學生提供一幅幅別具特色的美術作品,能夠讓學生體驗到不一樣的美術課堂,獲得不一樣的課堂收獲。例如,美術教師在講解“魚”的創作時,可以在扎根于美術教材基礎之上,融入美術故事,多樣化運用美術教材內容。首先,美術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美人魚的故事,引發學生對美人魚的好奇。其次,美術教師滿足學生好奇心,向學生講述美人魚的故事,同時向學生講解世界上有許多種類的魚,以及魚的生活習性、身體構造等。最后,美術教師帶入美術故事:“龍王要召開盛大海底舞會,邀請生活在海底的所有小魚,大家都是小魚的造型師,要為小魚們準備華麗服飾裝扮,讓我們馬上行動起來吧。”學生們融入美術故事情節,全部投入到“裝扮”小魚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舞會”開始后,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投票選出“最美小魚”。“上有故事的美術課”,扎根于美術教材,多樣化運用美術教材,能夠助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上有故事的美術課”,也要深入學生生活,探尋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美術故事,多方位激發學生興趣,打造學生優秀美術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美術文化品質。美術故事要緊貼學生生活,要不同年齡段學生融合不同種類故事,不同學習情況學生融合不同層次美術故事,縮小學生與美術故事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美術學習并不是遙不可及、晦澀難懂之事。學生生活與美術故事完美融合,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進而引導學生探究更深層次的美術知識。例如,《三只小豬》《龜兔賽跑》《刻舟求劍》等,這些故事生動有趣,都能夠深入學生生活,激起學生內心深處好奇心,開發學生想象空間,多方位激發學生興趣。美術故事深入學生生活,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壓力,容易挖掘學生個性發展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美術教師應當多選擇此類美術故事,幫助學生加入美術學習行列,使得學生體會美術以及美術故事帶給他們的美好感受。
不論是通過美術故事引入課堂內容,還是美術故事與學生生活結合,都是從美術教師角度出發。然而,美術故事投入作品創作,則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創作能力的手段。美術故事變成美術作品,再將美術作品變成美術故事,能夠啟發學生注意美術作品創作的細節,幫助學生豐富美術作品的精神內涵。基于美術故事的美術作品,其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更加考驗美術創作者的創作能力,使得表現內容更加豐富,不顯單一枯燥。例如,美術教師向學生布置“月球上的生活”課后作業時,學生最初看到創作主題時感到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入手創作,更不知道需要展示哪些方面。美術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些美術故事,或者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月球的故事,從而幫助學生了解月球上的生活大概是什么樣子,學生有了入手點,也就有了想象范圍。學生在擁有這些信息之后,就能得心應手地進行美術作品創作,豐富作品表現形式,在符合邏輯分析條件下進行大膽想象和創造,進而獲得一幅幅優秀的美術作品。
綜上所述,“上有故事的美術課”,探究美術故事教學,需要美術教師扎根于美術教材,多樣化運用美術教材,將其作用發揮到極致;同時也要深入學生生活,拉近美術故事、美術作品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距離,多方位激發學生興趣;并且還要將美術故事投入美術創作,以美術作品的形式呈現出來,多角度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美術教師要嘗試不斷革新,嘗試新穎的教學手段,尋求最適合學生的美術教學方式,在不偏離美術教材、美術教學目標基礎之上,運用美術故事讓學生體會美術魅力,讓美術故事依托美術作品展現出來,讓美術故事動起來,讓美術作品更有深度。
參考文獻:
[1]何聲.“學講”趨勢下小學美術課堂轉變——以故事的方式創新教學方法[J].美術教育研究,2016(02).
[2]于華.讓故事成為小學美術課堂的催化劑[J].美術教育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