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霞,胡元慶
(閩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食品營養學”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及食品質量與安全等食品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課程以“營養基礎知識—食物營養—合理膳食—社區營養”作為授課主線,培養學生全面系統掌握人體營養的生理基礎、基礎營養、不同人群營養、食物營養價值、營養與慢性病、社區營養、營養強化與營養標簽等營養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技能。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CBT),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強調的以教師講授為主[1]。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食品營養學”中“中國膳食寶塔”授課內容為例,在CBT教學的基礎上結合PBL設計教學內容,為2種方法在“食品營養學”中的應用提供一個參考。
對于食品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習“食品營養學”的主要目的是能夠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設計合理的食品營養配方,盡可能地減少由于加工、運輸、貯藏和銷售等工序中的不當操作而造成的營養素損失,掌握食品強化營養素的添加原則和計算方法,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食品專業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膳食調查和評價、膳食指導和評估、食品營養評價、社區營養管理和干預等實踐技能知識對于改善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不均衡的現狀,培養科學健康(健康食品)的生活方式、提高國民素質具有深遠的意義。
然而至今,多數院校的“食品營養學”課程僅設理論教學,雖然輔以多媒體、討論互動等形式,但大多數授課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師教、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比如依據教材來介紹鈣的生理功能、缺乏癥狀,吃什么好等,學生單純學習這些理論知識會感覺枯燥乏味,既影響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又限制了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同時,由于“食品營養學”課程知識點既多又分散,期末還要靠死記硬背來應對考試,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綜上所述,傳統的“教”為主、“學”為輔的教學模式,已不符合當今社會對食品專業學生專業技能應用的要求[2]。
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3]。
筆者選擇該教學內容,輔以多媒體授課,綜合運用文字、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料來進行教學活動,既快捷高效又形象直觀,效果好。
在學習中國膳食寶塔的內容之前,先安排學生從自己的親朋好友中選1位,了解其身高、體重及身體的相關情況,然后采用24 h膳食回顧法調查其3 d的三餐食物清單。授課教師選擇的案例為一個60歲血脂高的董女士,測其身高和體重,并采用24 h膳食回顧法調查其3 d的三餐食物清單,列表。同時提出問題:該女士的膳食結構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請給出合理建議。
結合CBT和PBL教學設計案例見表1,課堂主要教學環節見表2。

表1 結合CBT和PBL教學設計案例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講述了膳食寶塔為居民提出了怎么吃、吃什么及吃多少的平衡膳食指導,卻無法指導學生深入的思考并加以廣泛的應用。而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案例式教學,學生不但可以學到膳食寶塔的具體內容,并具備理論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鍛煉和復習了24 h膳食回顧法調查和評價、膳食指導和評估等實踐技能。授課過程中還引用國內外的一些統計大數據、最新研究、時事熱點事件說明膳食與健康的關系,使學生認識到國民合理膳食的社會意義,進而建立專業責任感。
學生自己尋找一個案例,在授課教師的指導下,以問題為導向提出層層疑問,不但學習了理論知識,抽絲剝繭,還解決了實際問題。這也體現了案例式教學具有明確目的性、客觀真實性、較強綜合性、深刻啟發性和突出實踐性等特點[4]。另外,多數案例式教學都是分組進行,一般7~8個學生為1組,優點是能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5],而要求每個學生在自己的親朋好友中找一個案例,因為是學生認識的人,對該案例的了解就比較全面,如日常飲食狀況、經濟條件、生活習慣等,那么提的問題也會更加細致、合理和有深度。這樣將課本理論知識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這種與親友的互動交流,還能加深彼此間的感情,既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又能增加其學習動力,一舉多得。

表2 課堂主要教學環節
參考文獻:
[1]郭紅輝,何麗君,鐘瑞敏,等.PBL教學法在食品營養學教學中的應用 [J].廣西輕工業,2011(3):122-123.
[2]聶小華,孫培龍,何晉浙,等.基于構建主義的“食品營養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 [J].食品與機械,2015,31 (1):275-276.
[3]楊開城,李文光.教學設計理論體系構想 [J].教育研究,2001(11):70-74.
[4]徐倩,李梳剛.案例教學法在新疆少數民族學生“食品營養學”教學中的應用 [J].教育教學論壇,2014(8):67-68.
[5]林媛.“案例式教學”在食品營養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6(1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