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要:在幼兒眼中,一切從簡。對于幼兒園數學并不是簡單的加減口訣,也不是被記憶的規則,而是一項可以幫忙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工具。所以我們應當向幼兒學習應用簡單有效的方法,進一步探索數學的可操作性與趣味性。筆者基于此背景下分析探索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操作性體驗模式構建,旨在進一步提高幼兒體育活動興趣,提高幼兒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操作性;體驗模式
引言
數學相比較其他學科而言較為枯燥抽象,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引導幼兒在實踐中發現感知才能夠進一步調動幼兒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更好的體悟數學的應用特點與趣味。開展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師應當從幼兒的角度分析問題,構建符合幼兒思維認知的數學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元的實踐活動,使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方法分類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并且統計出數量,幼兒能夠感覺到數學活動的趣味性,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進一步豐富思維。
一、游戲導入環節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有助于幼兒掌握數學知識與相關技能,切實提高運用的能力,但是傳統的游戲活動中,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傳統單一的方式。由于數學知識較為枯燥抽象,久而久之便會限制幼兒的思維發展,不利于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選入數學游戲環節,通過數字變變變引領幼兒快速說出卡片上的具體數字,根據相關的數字作出要求。例如教師可以說“我的數字變變變”,幼兒說“5”,教師說“拍5次手來表示”,然后幼兒拍5次手予以回復。通過循序漸進的游戲活動,使幼兒輕松愉悅的進入到數學學習情境中,俗話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通過趣味游戲導入幼兒的興趣被成功激發,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數學活動。
二、進行實踐操作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開展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元素有效融合,鼓勵學生尋找到生活中存在的各項數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啟發性引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類數字,說一下你都知道哪一些具體的生活事物呢?”有的幼兒會說電話號碼,也有的幼兒說鐘表,有的幼兒說紅綠燈亮起的數字……通過你一言我一語,幼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在思考過程中能夠快速發動思維,回憶探索,能夠尋找到日常生活中與數字緊密相關的事物。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播放事先精心制作的電子課件,鼓勵幼兒開動思維、仔細觀察,尋找視頻中的物體的具體數量,然后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分析,這些數量可以用哪一些數字來表示呢?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地教會學生統計方法,教師“原來我們日常生活中有這么多的數字呀,那么老師想把他們記錄下來,我應當怎樣做呢?”然后順其自然的引出統計表,簡單介紹統計表的使用方法,例如一個數字記錄一次,或者是記錄兩個數字,五個數字等等,鼓勵幼兒紛紛嘗試,幼兒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能夠逐步感知知識的應用重要性并且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以及綜合能力,將全班幼兒畫分成4個小組,每一個小組分配一張統計表,要求幼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工,并且應用多元方法予以數據分類和記錄,在此基礎上教師與幼兒共同驗證。例如1組的幼兒將大小椅子共同排隊,數一數大的椅子有幾把?小的椅子有幾把?第2組的幼兒則是分配小毛巾有四四方方的,也有紅色的,也有黃色的,數一數紅色的毛巾有幾塊?黃色的毛巾有幾塊?第3組的幼兒則是數一數,教室內有幾個女娃娃,有幾個男娃娃?第4個小組的誘餌則是擺小碗和小勺,然后數一數小碗有幾個,勺子一共有幾把呢?通過分配不同的小組任務,幼兒能夠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交流,在此過程中教師與一旁認真的觀察和指導,根據幼兒的實踐操作情況進行引導和幫助,有助于取得良好的課堂活動效果。
三、開展延伸活動
生活是數學的源泉,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挖掘幼兒園潛在的生活環節中的數學資源,能夠開展生活化數學內容,進一步提高幼兒數學活動的參與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領幼兒進行數學活動,延展創新,例如可以鼓勵幼兒爬高樓,數樓梯數一數1樓到3樓一共有幾層?每一層一共有多少個臺階?幼兒會應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實踐操作,在實踐中能夠數清具體的臺階數量,以小組的形式互相交流,并且予以驗證,能夠取得良好的活動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幼兒的思維認知情況,有針對性的滲透生活,化數學內容,鼓勵幼兒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索分類,掌握統計方法,并且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新知識。
參考文獻
[1]黃紹文.幼兒幼育小學化現象辨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7,(9).
[2]教育部.教育部3~6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Z].2017:33-34.
[3]姚偉,徐銘澤.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操作性體驗探索[J].教育導刊,2016,(10):15.
[4]張云蕾.如何創新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指導策略[D].論文范文民族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