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世民 秦軒
摘要:近年來,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圍繞脫貧目標,從最難處攻堅、從最痛處發力,突出問題導向,夯實工作基礎,落實幫扶措施,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堅決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關鍵詞: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階段性成效
近年來,湖南省邵陽市城步苗族自治縣圍繞脫貧目標,從最難處攻堅、從最痛處發力,突出問題導向,夯實工作基礎,落實幫扶措施,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堅決打好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主要體現在“四個明顯”:一是扶貧資金投入明顯加大。2014至2017年,全縣投入專項扶貧、行業扶貧資金達12億元,是前四年累計投入資金的五倍,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效開展。二是貧困人口明顯減少。2014至2016年,全縣共脫貧5991戶24594人,脫貧率達到47.78%,貧困發生率由22.4%下降到11.5%,2017年計劃脫貧2198戶8940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7.9%。三是農民收入明顯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4年的4687元增加到2016年的6176元,年均增長1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縣貧困地區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事業明顯進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
一、突出規劃引領,高標準謀劃脫貧攻堅。一是提升政治站位。縣委常委會、縣委中心學習組先后10多次開展脫貧攻堅專題集中學習,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戰略思想,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頭等發展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把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決勝脫貧攻堅上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層層壓實脫貧攻堅工作責任,落實工作措施,舉全縣之力推進脫貧攻堅。二是堅持科學規劃。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先后制訂出臺《城步縣脫貧攻堅規劃》以及《城步縣特色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社會保障扶貧、光伏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專項扶貧規劃,做到既橫向銜接,又縱向協調,確保脫貧攻堅目標明確、措施有力。三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縣委專職副書記任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下設11個專項工作組,每個工作組由一名縣級領導任組長,并從全縣抽調了80余名工作人員集中辦公,實行掛圖作戰,在全縣形成了脫貧攻堅強大合力。四是精準開展結對幫扶。對所有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對非貧困村,以鄉鎮駐村為主,派出“兩代表一委員”和教育、衛計等戰線干部職工開展結對幫扶。全縣共安排115個單位組成87個駐村幫扶工作組,安排幫扶責任人6923人,實現貧困村駐村幫扶、貧困戶結對幫扶全覆蓋。
二、突出重點工作,打好“十大攻堅戰”。一是打好產業扶貧攻堅戰。去年整合涉農資金6501.8萬元,在87個貧困村發展產業項目103個,帶動貧困對象2957戶12392人,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產業扶貧格局。同時,每年整合資金1000萬元,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的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實施重點扶持,積極引導貧困農戶成立或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全縣共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429家,家庭農場32家,捆綁或帶動貧困人口4143人。投入資金1279.5萬元,為853戶2833名深度貧困人口購買奶牛、奶山羊入股龍頭企業,實現收益分紅、穩定增收。深入開展光伏扶貧,籌集資金5133萬元建成87個貧困村光伏發電站,總裝機達5220千瓦,已實現發電收入206萬元,受益貧困人口近萬人,貧困村也有了長期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推進全域旅游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建設特色農業基地、發展旅游商品加工業、新發展農家樂229家。全縣接待游客突破148.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5億元,直接或間接從事旅游業人數達2萬余人,輻射帶動貧困戶2000余戶6000余人。二是打好電商扶貧攻堅戰。成功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京東集團、農商通等6家全國、全省大型電商企業在城步縣設立了服務中心,發展本土電商平臺和企業55家,建成縣級電商服務中心1家、鄉鎮電商服務中心3家、村級電商服務站147個,助力全縣農副產品交易額突破3億元,貧困群眾搭上電商快車增收脫貧。三是打好住房保障攻堅戰。按規劃、分年度、有計劃組織實施易地搬遷扶貧,去年完成易地扶貧搬遷571戶2500人,總投資1.5億元。同時,加大產業后期扶持力度,確保搬遷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四是打好教育扶貧攻堅戰。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教育扶貧政策,對所有義務階段和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雜費并實施困難補助,免費入學率達100%。發放各類助學金、困難補助等資金876萬元,資助貧困學生13585人次,“雨露計劃”扶持1074人。舉辦創業培訓5期、技能培訓2期,培訓800人次,完成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200人次,貧困群眾脫貧致富能力明顯提升。五是打好兜底保障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953名兜底對象按政策全部保障兜底。貧困對象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大病救助范圍。對建檔立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大病保險補償起付線降低50%,縣級醫療機構補償比例達到80%。通過醫療扶貧政策,全縣共有4909人次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獲得了住院補償。六是打好生態扶貧攻堅戰。全縣實施林業生態扶貧項目,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核發補償資金747.39萬元,受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00余戶、2.5萬多人,共計17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實施林業生態補償項目脫貧。聘用262名生態護林員,每人年補助1萬元以上,實現直接脫貧。七是打好金融扶貧攻堅戰。截至2017年11月底,全縣通過開展“財銀保”、“光伏貸”、“富農貸”等金融扶貧項目,發放扶貧小額信貸4665萬元,受益貧困戶970戶。財政扶貧資金投入270萬元、人壽保險公司投入30萬元,為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了“扶貧特惠保”家庭綜合保障保險。八是打好就業扶貧攻堅戰。扎實開展“春風行動”和職業技能教育培訓,創新勞務輸出方式。截至2017年11月底,完成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1095人,完成勞務協作脫貧2162人。九是打好基礎設施扶貧攻堅戰。按照“兩個完善”要求,加強項目規劃實施,夯實貧困村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補齊醫療衛生、文化、網絡等公共服務設施“短板”。完善村級服務平臺,新建76個,擴建29個,維修改造70個。新建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61個,全面開工建設158個村級衛生室。實施54個農村安全飲水項目和32個退出村村組道路建設項目179個,總里程263.42公里。十是打好社會扶貧攻堅戰。積極探索“互聯網+社會精準扶貧”模式,以機制創新扎實推進“中國社會扶貧網”上線工作。堅持社會扶貧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精準對接需求,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同步運營的體系,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困難、發展生產。
三、突出機制創新,超常規保障脫貧攻堅。一是建立“黨建+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堅持以黨建促扶貧,全面完成191個村(居、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兩委班子整體素質較上屆明顯提高,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39個,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抓好村支書培訓和黨員評議活動,努力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立黨員和貧困人口結對幫扶機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二是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加強上下聯動,嚴格落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主抓責任和具體責任,建立了縣、鄉、村三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聯動機制。建立“領導聯鄉、單位聯村、干部聯戶”制度,實行縣級領導干部聯系精準扶貧工作責任制,每名縣委常委聯系一個鄉鎮,44名縣級領導干部每人聯系1個片區。嚴格落實部門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加強信息溝通,建立了信息收集、報送、共享機制,設立了脫貧攻堅QQ群、微信群和專用郵箱,全面掌握工作推進情況。三是建立資金整合機制。去年整合財政涉農資金2.68億元,主要用于產業發展、貧困村水電路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雨露計劃”及技能培訓等方面,涉及產業扶貧、金融扶貧、教育扶貧、電商扶貧、易地搬遷和危房改造、醫療扶貧、旅游扶貧等多個領域。通過大力推進產業扶貧,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產業扶貧格局,每個貧困村都有了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有一個以上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四是建立宣傳引導機制。印發《精準扶貧宣傳教育工作方案》,開辟《脫貧攻堅在苗鄉》宣傳專欄、專題、專刊,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地宣傳報道脫貧攻堅政策措施、先進典型、工作成效等情況,激發和調動全社會參與脫貧攻堅的熱情和積極性,營造了濃厚的脫貧攻堅工作氛圍。五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成立六個專項督查巡查組,針對精準識別、資金使用、項目管理等脫貧攻堅重點領域,每月開展一次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限期整改。六是建立考核獎懲機制。制定《精準扶貧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和《駐村幫扶工作隊暫行管理辦法》,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明確了脫貧摘帽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對脫貧攻堅工作一月一調度、一季一講評、半年一考核、年終算總賬。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講評和排名,連續三次排名倒數第一的,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駐村幫扶單位主要負責人按程序予以免職。對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干部進行提拔重用,對工作不力、敷衍了事的干部進行問責。
(作者單位: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扶貧辦)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