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洋 李松柏
摘要: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為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立足全市脫貧攻堅實際,組建了教育扶貧基金、衛生扶貧基金、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四項扶貧基金”,從制度層面豐富和完善了脫貧攻堅政策體系,為生活特別困難和產業發展啟動難的貧困群眾點亮了同步小康新希望。本文介紹了南充市探索組建“四項扶貧基金”在基金籌集、使用、管理等工作中取得成功經驗,有力助推了全市脫貧攻堅,成效十分顯著。
關鍵詞:扶貧基金;脫貧攻堅;取得成效
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立足全市脫貧攻堅實際,組建了教育扶貧基金、衛生扶貧基金、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四項扶貧基金”,從制度層面豐富和完善了脫貧攻堅政策體系,為生活特別困難和產業發展啟動難的貧困群眾點亮了同步小康新希望。目前,全市“四項扶貧基金”的籌集、使用、管理等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助推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籌資金“三管齊下”,行動迅速、組建快速
資金籌集是建立扶貧基金的前提。南充市精準對接上級要求,多向發力籌集資金,在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當月就全面完成基金組建,并正式投入運行。截至目前,全市“四項扶貧基金”總規模已達10.1億元,其中,教育扶貧基金4736萬元、衛生扶貧基金4634萬元、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6.49億元,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2.68億元,為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堅強保障。
一是堅持財政投入主渠道。將財政投入作為組建扶貧基金的主要來源,在省級安排的基礎上,南充市本級專項安排3900萬元,9縣(市、區)按教育、衛生基金分別不低于500萬元,產業扶持基金每個貧困村不低于50萬元,小額信貸分險基金根據貸款需求足額補充的要求,及時調撥資金,做大基金規模。
二是堅持資金整合強支撐。將涉農資金作為組建扶貧基金的重要支撐,堅持“規劃引領、分步實施,統籌整合、集中審批,精準使用、突出效益,強化監管、權責匹配”的原則,打破行業界限、部門分割,統籌項目安排,建立“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整合機制,扎實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整合投入產業扶持基金和小額信貸分險基金分別達1.33億元、0.83億元。
三是堅持社會投入作補充。將多元投入作為組建扶貧基金的有益補充,在形成市、縣(市、區)財政定期投、整合資金投、回收基金及增值收益投入等長效投入的基礎上,通過開展基金捐贈活動形式,積極引導社會力量特別是本地在外創業的成功人士,以及慈善機構等社會組織為基金注資造血,確保基金池子有來水,能夠長期穩定保值增值。截至目前,“四項扶貧基金”共籌集社會捐贈資金183萬元。
二、抓使用“三位一體”,精準識別、精準投放
資金使用是發揮扶貧基金作用的關鍵。南充市把財政扶貧政策補充效應發揮到最細小單元,下足“繡花”功夫、做好“精準”文章,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特殊支撐作用,切實解決脫貧奔康產業發展資金短缺、貧困群眾看病就醫和貧困家庭子女上學等方面的特殊困難,得到了基層干部和困難群眾的普遍擁護。
一是投放對象精準識別。重點把控基金申報、評議、審核、撥付四個環節,確保政策執行公開透明、基金使用精準投放。截至目前,全市累計發放教育扶貧基金2462萬元、救助貧困人口3.32萬人,發放衛生扶貧基金863萬元、救助貧困人口8388人,無息借出產業扶持基金3.39億元,幫助5萬余家貧困戶和1290個貧困村走上產業脫貧路,扶貧小額信貸規模達20.36億元、惠及貧困人口20.48萬人。
二是投放范圍精準把控。準確把握“補政策短板、解個性難題、起兜底作用”的政策定位,嚴格界定“四項扶貧基金”使用范圍,對不同困難程度的貧困戶在政策范圍內差別化對待,有效避免吃“大鍋飯”和搞“一刀切”。 如閬中市去年一季度增加扶貧小額信貸資金1700萬元,帶動1130家貧困戶直接參與產業扶貧。
三是投放模式精準創新。主動探索扶貧基金使用機制,積極推行“主體帶動、村社主導、自主經營”三大模式,確保扶貧基金用在“刀刃”上,產生最大撬動效應。主體帶動模式是指,在產業發展基礎好、技術力量有保障的貧困村,鼓勵貧困戶將產業發展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入股龍頭企業(或農民專合社),實行“收益保底、按股分紅”。同時,鼓勵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進入產業園區務工,保障長期收益;村社主導模式是指,由村“兩委”牽頭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貧困戶以土地、產業扶持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等持股入社分紅,村集體共建共管和統一經營,并在年收益中提取公益基金用于扶持貧困戶和防范市場風險;自主經營模式是指,針對有勞動能力和發展產業意愿的貧困戶,鼓勵其自主創業脫貧。如蓬安縣楊家鎮伏嶺村成立合作社,鼓勵貧困戶利用產業扶持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資金養殖黑山羊,采取“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建立脫貧奔康長效機制,農戶實行托養,合作社按保底價回收山羊,帶動54家貧困戶年戶均增收7500元以上。
三、強管理“三向發力”,規范使用、公開運行
“四項扶貧基金”精準對接了扶貧開發最急需求,有效彌補脫貧攻堅最大短板。南充市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擺在最突出位置,念茲在茲、唯此為大,切實加強扶貧基金管理,確保“四項扶貧基金”發揮最大效應,推動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
一是健全制度推進規范運行。堅持靠制度管事、按制度辦事,結合全市實際制定出臺四項基金管理細則,進一步明確基金用途、管理方式和使用范圍,確保基金安全高效使用。如嘉陵區詳細列出貧困村享受政策對象、條件及標準等內容清單,逐項落實聯系責任人和政策執行部門,實行清單管理制。
二是部門聯動推進公開運行。堅持分工協作、統籌聯動,在市、縣(市、區)兩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把脈基金管理使用的具體問題,及時化解潛在風險。財政、教育、衛生、扶貧等部門和金融機構通力配合,共同推進基金組建、使用和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宣傳部門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群眾關注度高的市內各級主流媒體,開辟專題欄目重點宣傳。縣(市、區)在鄉鎮、貧困村政務公開欄連續宣傳,將政策解讀作為農民夜校的教學內容,確保“四項扶貧基金”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三是跟蹤督辦推進高效運行。南充市堅持掛圖作戰、掛責問效,將“四項扶貧基金”管理使用情況納入縣(市、區)年度目標考核范疇,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市、縣(市、區)兩級組成專門督查組,不定期深入貧困鄉鎮村社明察暗訪,跟蹤了解基金使用情況,特別指導產業扶持基金合理使用,務求真正發揮實效。如儀隴縣賽金鎮潮水壩、鄭家灣和柏埡子3個村,依托中國海升集團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引領11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產業扶持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資金90萬元入股園區建設,實現抱團增收脫貧,貧困戶去年人均分紅850元以上。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充市財政局農業科)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