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惠林
去年以來,江西省瑞金市針對農業保險認知度偏低、農業保險職責不清、農業保險崗位兼職、農業保險虛假承保理賠、農業保險分類細化創新不足、農業保險理賠機制不暢等問題,采取多項措施,改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
一、加強政策性農業保險宣傳,不斷提高農戶參保意識。農險主管部門和承辦機構充分利用官方媒體、互聯網渠道等,向農戶、種養大戶等重點人群宣傳農險的方針政策、主要成績、典型事例等。建立農險防災減損資金保障機制,穩步提高農險保障標準,探索開發覆蓋直接物化成本、完全成本、甚至基本收益的農險服務創新品種,營造濃厚的農業保險服務氛圍,吸引農戶自愿參保。
二、厘清政策性農業保險各參與主體職責界限,構建明晰的責任分工體系。農險主管部門制定農險工作規范性文件,厘清政府、農業保險承辦機構職責,明確各參與主體的分工、責任,做到不越位、不錯位。各承辦保險機構強化落實鎮村“三農”保險服務網點和農險員專職隊伍建設,做到承保迅速、勘察及時、合理定損和規范理賠,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同時,規定重點崗位工作人員不得兼任保險機構專職農險員,不得參與查勘定損、理賠環節工作;鄉鎮政府加強對鄉鎮畜牧獸醫從業人員的管理,杜絕其出具虛假牲畜死亡證明等。
三、建立高效的政策性農險服務網絡,逐步推進基層農險員專職化。強化承保機構主體責任,建立全覆蓋的服務網絡。各承保機構加強市農險部、重點鄉鎮保險機構中心網點及鎮村服務站點建設,積極打通服務“最后一公里”,提供承保理賠全覆蓋便捷服務。承保機構建立內部控制及崗位分離制度,強化監督制約。同時,各承保機構根據農險業務量,配備適量的專業專職農險員,或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聘用專業技術人員予以補充。加強對專職農險員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聘任、培訓、薪酬、考核、獎懲等管理制度。
四、規范政策性農險業務運作,建立完善的承保理賠機制。承辦保險機構認真貫徹落實承保理賠“三公示、兩簽字”和“五公開、三到戶”的監管規定,嚴禁出現欺騙投保農戶或以不正當手段強迫農戶投保,以虛構保險合同、虛報承保數量等方式騙取財政補貼資金,以虛假退保方式沖銷投保人應繳的保險費,保險機構人員代為投保農戶簽字確認等現象。承保機構加大對承保、賠付的回訪力度,按月、分戶開展回訪,按規定時間將回訪結果提交市農險和財政部門。市農險、財政部門定期、不定期地開展再回訪,促進合規投保、理賠有效落實。
五、探索建立政策性農險分險種浮動費率機制,降低農戶保費負擔。農險主管部門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以大數據和保險精算技術為依托,探索建立費率合理的分險種的浮動費率機制,開展農險分險種核算,對理賠支出少、利潤率較高的險種提請保險機構適當降低費率,支持農戶下年適當少繳保費,切實降低農戶保費負擔。
六、強化政策性農險資金管理,切實為農戶利益提供財力保障。財政部門切實加強農險保費資金管理,進一步規范農險保費資金的籌集、核算、使用等管理,嚴禁挪用保費資金,嚴禁截留理賠資金作為村、組收入或抵頂農戶應交保費;市財政部門建立理賠周轉金制度,按季與承辦保險機構進行資金結算,確保承保理賠工作順利進行。市財政按規定上繳巨災風險準備金,對巨災風險準備金實行專項核算、滾動積累、定向使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挪作他用。
七、強化政策性農險責任監管,建立多層次監督評價體系。承保機構加大對承保標的、理賠勘察的復核力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面的合規檢查,強化對農險員的直接管理和考核,建立完善內控制度。市鄉兩級政府和農險主管部門加強對農險業務的全面監督,財政部門加強對財政補助資金的監督和績效評價,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強化監督執紀檢查力度。建立第三方審計評價制度,不定期對轄區內農險業務進行第三方審計評價,重點對農險政策落實、承保理賠的真實性及管理費的提取使用等開展審計,加強對承保機構的監管力度。公開市、鄉兩級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對發現的違法、違規、違紀問題嚴肅追責問責。同時,按照營造平穩有序、適度競爭的農險市場環境要求,通過招標方式遴選政策性保險經辦機構,鼓勵符合條件的農險經辦機構積極參與地方農險業務,促進同業相互競爭、相互監督。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財政局)
責任編輯: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