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平

摘 要:從能源產業、能源基地到現代能源經濟是對能源發展作用的認識升華。我區發展能源產業、建設能源基地方面卓有成效,但按現代能源經濟標準衡量,還存在著“現代性”不夠、“經濟性”不足問題。做好能源經濟這篇大文章,需要發揮好能源礦產的原料作用、能源產業的基礎作用、能源產業的主導作用、能源要素的杠桿作用和能源基地的引領作用,在能源產業發展、能源依托型產業放大、能源配套服務產業跟進、能源衍生效應利用和能源體制機制創新等多個方面尋求突破。
關鍵詞: 現代能源經濟 內蒙古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綜合考慮國家戰略和內蒙古區情,充分結合國內外產業分工變遷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為我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開出的經世良方。我區必須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契機,科學謀劃、創新施策,把發展現代能源經濟作為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行動抓手。
一、現代能源經濟的內涵及我區的差距
能源是現代國民經濟的命脈,一個地區能源資源富集是先天性的稟賦優勢,如果能夠通過恰當的開發戰略把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能源就成為地區崛起的支點和工業化騰飛的翅膀。但如果停留在能源輸出基地層面而不能突破,形成了產業體系的低端化鎖定和發展方式的路徑依賴,能源也可能成為地區發展的資源“詛咒”或模式“陷阱”。
(一)從能源產業、能源基地到現代能源經濟是對能源發展作用的認識升華
一般情況下,理論界談到能源發展會涉及到三個概念,即能源產業、能源基地、能源經濟,但三個概念的內涵是存在視角區別的。能源產業往往突出地區貢獻視角,主要強調能源產業對地區經濟總量、投資總額、財稅就業等方面的貢獻大小;能源基地則重點突出區域分工視角,主要強調能源產業產能規模、產品產量、銷售收入等在區域或全國所占份額;而能源經濟除了包括上述兩個方面的基本內涵外,則更強調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作用。如果說能源項目是點、產業是線、基地是面,那么能源經濟則是體,具有體系化、共生性特征,對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發展戰略的實效性取決于思想認識的高瞻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區要把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做好,是對能源在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認識升華。我區必須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契機,把思想認識從能源產業、能源基地的傳統思維定式提升到現代能源經濟的高度上,把現代能源經濟作為衡量發展成效的標準和推動轉型升級的指南。
(二)按現代能源經濟的標準衡量,我區目前能源經濟發展存在巨大差距
近年來,我區依托得天獨厚的能源礦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能源產業,建設能源基地,并均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我區的煤炭生產規模、電力裝機容量、總發電量及外送電量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列,能源產業成為“六大支柱產業”之首,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并初步形成了全國性能源供應基地的分工地位。但如果從現代能源經濟的視角衡量,我區的能源開發水平則既存在“現代性”不夠,也存在“經濟性”不足的問題,能源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還遠未充分發揮。
一是能源產業層次低、鏈條短。目前我區能源輸出遠大于就地轉化,全區每年近10億噸的煤炭產量,2/3直接以原煤形式運出區外銷售。留在區內就地加工轉化的煤炭,一半直接燃燒發電,約20%轉化為煤化工產品。但燃煤發電是煤炭轉化鏈條中環節最短的路徑,煤化工產業基本處于初級原材料生產環節,基于電能轉化的有色冶金產業基本處于前端冶煉環節,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拓展遠遠不夠。
二是能源基地影響力嚴重不足。一般情況下,一定規模的產業基地應該具備相應的行業話語權、標準權、定價權。盡管我區煤炭生產規模占到全國總量的1/4左右,但體現能源基地核心競爭力的“三權”皆無,嚴重制約著我區能源經濟的做大做強。
三是面臨有支柱產業無支柱企業的尷尬局面。盡管能源產業已經成為我區經濟的第一支柱,但至今沒有培育出一家像紫金礦業、西部礦業、云南銅業、山東黃金等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大型國有企業,我區的內蒙古礦業集團、包鋼等企業的規模實力與國內行業龍頭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四是能源開發的富民強區效益不理想。由于我區能源開發及其轉化產業基本處于規模經濟門檻、技術經濟門檻、產業政策門檻均較高的初級環節,實力不足的民營經濟很難進入,產業鏈條細分不夠更不利于全民創業和中小企業配套,項目設計施工階段的專業化要求和運營管理階段的自動化方式存在著資本、技術替代勞動現象,加之央企主導的開發模式導致大量利益流失,致使能源投資及產值增長帶動政府財稅增加和居民就業增收的效應均很低。我區人均GDP雖然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近60%,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卻長期居全國平均水平之下。我區連續三個五年規劃制定的城鄉居民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始終未能實現,且差距越拉越大,與我區能源開發的低端低效模式高度相關。
二、我區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的思路和舉措
根據現代能源經濟的內涵要求,我區制定能源發展戰略需要緊密圍繞現代、能源和經濟三個關鍵詞,把現代作為要求,把能源作為支點,把經濟作為方向,全方位、多維度、系統化地設計突破路徑和政策體系。
(一)繼續發揮能礦資源的原料作用,著力把發展現代能源產業這篇文章做好
發展現代能源經濟,能源產業是基礎,也是切入點,沒有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其它都是無本之木。做好能源產業的文章需要重點做好“六化”工作。
一是能源基地規模化。區域經濟競爭規律是體量決定地位,要在全國同業競爭中爭取一定的話語權,就必須擁有相對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必須爭取國家產業政策的差別化傾斜,適時適度地繼續擴大能源基地規模,實現以規模求市場、以體量爭地位。
二是能源技術現代化。要緊跟世界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注重運用現代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能源產業,促進適時轉型升級。